组诗。厉鹗早年娶妻蒋氏,无子。雍正十三年(1735)到吴兴,因友人沈幼牧介绍作伐,纳姬人(妾)朱氏满娘,以中秋月夜,舟迎碧浪湖口,同载而归。厉鹗给朱氏取名净居女士,字之曰月上。他们共同生活了七年,夫妻情感甚笃。不意乾隆九年(1744)秋,朱氏染病不起,为庸医所误,沉绵半载,至第二年正月而卒,时年二十四岁。作者为此异常悲痛,当时就写了《悼亡姬十二首》组诗,哀情至痛,凄恻动人。厉鹗诗歌以"冷峻孤峭"著称,鲜涉爱情风月.《悼亡姬十二首》不仅在意象和典故的运用上具有高超的艺术性,更以其真挚温情的情感表达方式,在厉鹗的作品中占据着独特地位.此外,与一般悲痛追怀的悼亡诗相比,组诗在儿女情长的表层之下,又隐喻了压抑厉鹗一生的伦理困境. 查看详情>>
诗别集,八卷,南宋岳珂撰。珂字肃之,号亦斋、东几,晚号倦翁。岳飞孙,岳霖子,汤阴(今属河南)人。嘉定间出守嘉兴,定居府西北之金陀坊。官至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制置使、宝谟阁学士。岳珂痛其祖父为秦桧所害,为之剖白辩冤,奔走呼号,作《吁天辩诬录》《天定录》等,后编为《金陀稡编》。此集为作者自戊戌到庚子(1238-1240)三年期间(任湖广总领“西溯鄂”和东归江州旧居,提举州太平兴国宫,以及进谒临安时)诗歌作品的结集,共收三百五十八首诗。岳氏因写诗得罪于人,罢黜五年,此时初被起用,故集中所登录之诗充满了愤懑和不平之气,所谓“老夫五年受奇谤,身则渔樵志犹壮”(《戊戌二十日……》)。许多诗篇感慨仕途维艰,人心险恶,如《太行道》《长门怨》等。作者既不为失位而悲,也不因得官而喜。在《试庐陵驾发竹丝笔》中借物喻志,表明自己坦荡磊落的心迹:“此君素以直节名,延风揖月标韵清。何人心匠出天巧,缕析毫分匀且轻。居然束缚复其始,即墨纡朱封管城。世门官爵岂必计,且幸一家同汗青。”丐岳诗中还有一部分表达自己以身许国的壮志,如《病虎行》《浩歌行》《玉唾壶》等。岳诗颇著气势,有乃祖之风,但较为粗糙,与刘过、江湖诗人接近。此集名取义于《韩非子·喻老》《列子·说符》宋人刻玉为楮叶三年而成之意(此集亦为三年的作品)。岳集以抄本流传,至明有岳元声刻本。常见有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查看详情>>
诗集。南宋史弥宁撰。一卷。弥宁字安卿,鄞县(今属浙江)人。嘉定中以国子舍生莅春坊事,后知邵阳。是集《宋史·艺文志》未见载,首有残缺序文一篇,据序意推,约成于知邵阳时,收诗凡百七十首,以近体诗居多。《四库全书总目》称其:“观其持论,似亦以妙悟为宗,与严羽之说相近。然命意遣词,务取鲜新,乃往往伤于纤仄,无所谓镜花水月之意,则所谓妙语者,特一韵之奇,一字之巧而已; 特其点缀映媚, 时亦清警,沙中金屑,要不可谓之非宝。”有《四库全书》本传世。另据文献记载,尚有宋、明刻本和抄本。一九五七年古籍出版社出版线装本。 查看详情>>
元诗别集。2卷。谢宗可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但《四库全书》所收《咏物诗》仅1卷,收入咏物诗106首。本集常见版本有署清乾隆五十六(1791)冰丝馆藏版的刊本。卷首有元至正十三年(1353)汪泽民序。卷上收入《睡燕》、《雁宾》等170首七言律诗,卷下收入《风筝》、《落花》等238首七言律诗。《四库全书总目》在论及谢宗可《咏物诗》时,曾对咏物诗的源流作了颇为精辟的论述,又对《咏物论》作了具体分析。《四库全书总目》说:“宗可此编……如不咏燕蝶,而咏《睡燕》、《睡蝶》,不咏雁,莺,而咏《雁字》、《莺梭》,其标题亦皆纤仄。盖沿雍陶诸人之波而弥趋新巧。”汪泽民在《谢宗可咏物诗叙》中说:“谢宗可为咏物诗数百篇,涵盖精微,词必新,理必正,事必工,字必谨。绮靡而不伤于华,平淡而不流于俗,于是求公之心概可见焉。”这些评价完全是着眼于咏物诗这一形式、体格而言的。 查看详情>>
一卷。宋陶弼撰。陶弼字商翁,永州(今湖南零陵)人。庆历中,随杨畋讨湖南猺,因功授阳朔县主簿,历官知邕州。四迁为东上阁门使、康州团练使。陶弼善作诗墓志铭谓其:“聚晚学弟子讲授六经,平生不治细故,独以文章自喜,尤号为能诗。”《湖广通志》称:“弼诗尤善言风土,蜡茶诗至五十韵。”其著作有诗文集十八卷,今仅存《邕州小集》一卷,内有诗七十三首,都是陶弼在湖南时所作,故以邕州为其名。《邕州小集》一卷有《四库全书》本,晨风阁丛书本。另有《陶邕州小集》一卷见《宋人小集四十二种》,式训堂丛书本。 查看详情>>
十三卷。清赵执信撰。赵执信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山东益都人。康熙十八年 (1679)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颇为朱彝尊等所引重,官至右春坊右赞善。赵执信少颖慧,工吟咏,承其家学。所居因园,依山构建亭榭,各极天趣,又性好游览,历游所至,前来请他写诗文者甚多。徜徉五十余年,著有《声调谱》、《谈龙录》、《饴山文集》六卷、词一卷。其诗集流传颇多。诸本往往不同。此本末有乾隆六年(1741)赵执信门人丁际隆《跋》称:“是秋重谒秋谷先生于因园,时先生病目弥甚,不作诗者六年矣。从仲君羹梅得先生手定诗稿,分十三集,录副未及校,而羹梅遂索原本以去,岁寒无事,乃校一过,曩见手书《济南竹枝》及《宿法庆寺》二律,皆不在,盖所删多矣。”羹梅者,为江苏常熟仲显保之字,为赵执信门人之冠,与赵执信关系最为密切,则是集为赵执信晚年定本手授者。《因园集》十三集,一曰《并门集》、二曰《闲斋集》、三曰《还山集》、四曰《观海集》、五曰《鼓枻集》、六曰 《涓流集》、七曰 《葑溪集》、八曰《红叶山楼集》、九曰《浮家集》、十曰 《金鹅馆集》、十一曰《回帆集》、十二曰《怀旧集》、十三曰《磺庵集》,集各一卷,按本来面目分开,不按篇页多少。赵执信娶王士祯之甥女,原本与王关系很好,相传以求作《观海集序》,士祯屡失其期,遂渐相结怨,一生不睦。今观《还山集》中,尚有酬士祯诗二首,又为士祯作《西城别墅十三咏》。至《鼓枻集》中《渡江》一首,已有“只应羡诗老,持节问岷源”句。注曰: “谓阮翁”,又《悼吴孝廉》一首,有“渔洋未识名先著”句“阮翁”指王士祯号阮亭,“渔洋”亦指王士祯号“渔洋山人”。诗中提到王士祯时,其词气已不和平,自是以还,遂互相排击。相较之王之规模阔于赵,而流弊伤于肤廓;赵之才力锐于王,而末派病于纤小,使两家互救其短,正可以各见所长。有周永年家藏本。有《四库全书》本。 查看详情>>
宋诗别集。饶节著。又名《倚松老人集》或《倚松老人诗集》,《宋史·艺文志》著录此书为14卷,今存诸本皆为2卷,可知阙佚甚多。《四库全书总目》称:“旧抄本卷末有‘庆元己未校官黄汝嘉重刊’一行,是宋刻已然。又其卷首标目下别题‘江西诗派’四字,疑宋人删择编入江西诗派集中者。后人不见全本,因独传此,而缮录者尚仍其旧耳。今删其题字,以符诸家专集之例云。”饶节曾为曾布幕宾,后因政见不合乃祝发为僧,名如璧,号倚松道人。此集中作品大半是出家后所作。刘克庄《江西诗派小序》称其诗“轻快似谢无逸”;吕本中《紫微诗话》则称其“为僧后诗更高妙,殆不可及”;而许顗《彦周诗话》亦称其“作诗有句法,苦学副其才情,不愧前辈。尤善作铭赞古文”。观此集中,多有说禅悟佛之作,往往颇为生硬,与以上评语并不相符。 查看详情>>
四卷。明王彦泓撰。彦泓,字次回,金坛(属江苏)人,明诗人。官华亭县训导。彦泓博学,好作艳体小诗,造语新柔,有唐李商隐遗风。明代黄虞梭《千顷堂书目》载该书为六卷,次于天启末年;《明史·艺文志》未载;孙星衍《祠堂书目》载该书四卷,与今传本同集,首有侯文灿作序。序中介绍:彦泓卒后,遗孤年幼,诗几乎散佚。友人弢仲欲整理校定,因故未成。后据严绳荪作序介绍:本集是由侯子蔚校定刊印的。由此可知,该集在明时本未刊行,直到侯文灿时才得到传抄旧本,刻于康熙丙辰(1676年)。评论者认为是香奁诗,艳冶流宕,因而在沈德潜选《明诗别裁集》时,虽有袁枚作书相告,仍摈斥不录。而钱谦益《列朝诗集》、朱彝尊《静志居诗话》、王士祯《渔洋诗话》、袁枚《随园诗话》,均极推崇彦泓诗。该集编年排列,不分类别,始于万历乙卯(1615年),终至崇祯壬午年(1642年)。集中1642年下注:六月十八日戌时长逝,二十二日闻后记此。据侯文灿序文中可知:彦泓与弢仲为故交,集中寄怀弢仲之诗很多,并有《和于氏诸子秋词诗》。彦泓生逢乱世,君子小人相争激烈,在朝为朋党之争,在野则为笔舌之战,该集中有《自悼》、《归途自叹愁遗》、《述妇病怀》、《悲遗》诸诗,表达了感时伤事、抑郁不平的心声。彦泓诗以香奁体居多,忧伤国事之词也别有特色,不可一概而论。该集有康熙十五年 (1676年) 刊本。 查看详情>>
宣传太平天国道德的诗集。刊刻于1857年,共五百首,大部分为洪秀全所作,集中反映了洪秀全的伦理思想,具体来说有以下几部分内容:(一)以“正直善真”为根本原则,反对“邪曲恶假”,指出“人妖分别在邪正,邪些是妖正是人,邪些极贱正极贵,邪些该砍正该升。”(二)提出宫廷生活的道德规范,即炼正遵旨;姊妹和睦;虔诚欢喜;炼好心肠;炼好情面;炼好声气;不好眼毒;爱人如己。(三)人的思想、行为与幸福、快乐之间关系是:思想、行为“正直善真”,则人就应该获得幸福和快乐;思想、行为“邪曲恶假”,则人就当罚为痛苦和灾祸。(四)重新强调太平天国初提出的“十款天条”的伦理意义。人要奋发向上,扬善疾恶,而行为举止、言谈话语都要“遵条遵命”,谨慎行事。(五)提出了“四不”,即不要起歪心,不要起邪心,不要起奸心,不要起贪心。(六)要争取“十多”,即要功劳多,要享福多,要好心多,要贵气多,要好样多,要威风多,要暗好多,要光荣多,要真凭多,要尊贵多。(七)强调要爱人不要害人,指出“爱人爱自己”,“害人害自己”,善恶终有报等思想。(八)提出“四失天伦”论,即子不敬父失天伦,弟不敬兄失天伦,臣不敬君失天伦,下不敬上失天伦。这部诗集反映了太平天国复杂而又重要的伦理思想。 查看详情>>
元诗总集。8卷。邵亨贞撰。原书传本很少见。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只收入了邵亨贞的文集《野处集》,并称他的《蚁术诗选》、《蚁术词选》世已无传本。清人阮元于嘉庆年间搜辑四库未收书进呈,据旧抄本过录了1部《蚁术诗选》8卷,并将其收入了《宛委别藏》丛书。主要版本除《宛委别藏》本,还有明隆庆六年(1572)好德轩刻本和数种清抄本(常与《蚁术词选》4卷合抄为1编)。本集无序跋,署“元云间邵复孺草”,“明新都汪稷校”。卷1为五言古风,卷2为五言长律,卷3为五言律诗,卷4为七言古风,卷5为七言排律,卷6为七言律诗,卷7为七言绝句,卷8为联句。全书共有各体诗376首,联句3篇。邵亨贞长于七言,七言律诗在各卷中分量最重,而且有1卷七言排律,这是其他元人诗集中所少见的。他的诗几乎很少涉及元明易代时的长期的战乱,主要是应酬之作,多与钱惟善、杨维桢、曹知白、沙德润、成廷珪等人唱和。阮元在《四库未收书目提要》中称邵亨贞“诗格高雅,绝无元世绮缛之习”。这一评价要高于邵亨贞诗的实际成就。据《野处集》冯迁、汪稷跋语,可知《野处集》是上海陆郯交给汪稷刊行的。《蚁术诗选》应该也是出自上海陆氏。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