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卷。王鹏运撰。有光绪三十一年(1905)羊城(广州)刻本、光绪三十三年小放下庵刻本、民国二十六年(1937)开明书店《清名家词》本、民国三十七年金陵京华印书馆重刊本、1949年成都薛崇礼堂《清季四家词》本等多种。京华本系其侄孙王序灏、王序宁据羊城刻本重刊,卷首有小像并朱祖谋序、钟德祥光绪三十年序,附录蔡丐因《王鹏运传》及民国三十七年蔡济舒跋。《清季四家词》本,卷首增刊王鹏运自撰《半塘僧鹜传》,卷末增况周颐《半塘老人传》。王鹏运一生词作编为九集:《袖墨集》、《虫秋集》、《味梨集》、《鹜翁集》、《蜩知集》、《校梦龛集》、《庚子秋词》、《春蛰吟》、《南潜集》,统名《半塘词稿》。各集有《薇省同声集本》、家刻本、钞本。据谭志峰《王鹏运及其词》列表统计,现存六百三十八首。词人晚年亲自删汰,选出一百三十九首,编为《半塘定稿》,交由朱祖谋校雠并作序,于光绪三十一年刻于羊城。朱氏惜《定稿》“刊落泰甚”,又编《半塘剩稿》刻印行世,收词五十馀首。朱祖谋序云:“半塘词尝刻于京师,为丙、丁、戊三集。今刻于广州者,乃君裒其前后七稿,删汰几半,仅存百许首,自定本也。”“君词于回肠荡气中,仍不掩其独往独来之概。”“君词导源碧山(王沂孙),复历稼轩(辛弃疾)、梦窗(吴文英),以还清真(周邦彦)之浑化,与周止庵(济)氏说契若针芥。”钟德祥序云:“今再读其遗词,幼(窈)眇而沈郁,义隐而指远。”王鹏运各种词集,唯《半塘定稿》流传较广,《虫秋》、《南潜》二集已佚。南京图书馆虽收藏宏富,亦仅《味梨集》等四种。 查看详情>>
近代词集。1卷。吴梅著。上海交通书局1942年铅印本,线装1册。卷首有1938年吴梅《自叙》、夏敬观《〈霜厓词录〉序》。词集收词137首。吴梅《自叙》说:“手定旧词,凡三易寒暑”。“酬应之作,删汰颇严。区区一编,已难藏拙。惠而好我,慎勿补遗。”夏敬观《〈霜厓词录〉序》说:“宋词人谙音律者,每一篇出,莫不谐歌者之口。君词亦由是矣。”“君既工曲,而词必雅训,不屑屑效彼,非才力有余,孰尽能事若此耶?” 查看详情>>
三卷,四百十四首。赵熙撰。民国六年(1917)霜甘小阁成都版。有自序。胡先骕《评赵尧生〈香宋词〉》,称其蜀中山水之作,“皆摩诘诗中之画,读之可作卧游者也”,“随手拈来,皆为秀句”。 查看详情>>
唐宋词总集。今人龙榆生编选。编选者云:“本编所录各家,以能卓然自树或别开生面者为主。”“所选作品,以能代表某一作家的作风或久经传诵者为准。”故此书多名家脍炙人口之作。此外,为使本选集兼作词谱之用,别创符号,置于词之右侧,以●表句,◎表平韵,△表仄韵。此为历来词选所仅见。唐五代词,收入自李白至李煜,作者25家、词143首。宋词,收入自潘阆至张炎,作者69家、词565首。选录每家作品,皆标明采自何书;每首词后,采录有关评语或词话。每一作家作品终了,则后列“传记”、“集评”,分引史传节录或诸家品评,以为作家小传与艺术成就、风格介绍,言简意赅,确切精到。书末《后记》,略述了词的发生发展轨迹。此选本,30年代时原为暨南大学讲稿,曾由开明书店出版发行。经选者增删,又于1957年由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 查看详情>>
一卷,一百十九首。朱祖谋撰。收入《疆村遗书》。卷末刊民国二十一年(1932)龙沐勋跋。龙跋云:“《彊村集外词》一卷,据先生手稿写定。稿原二册,于先生遗箧中检得之,大抵皆二十年来往还吴门沪渎间所作,亦有成于国变前者。” 查看详情>>
又名《彊村词剩稿》。二卷,二百四十一首。朱祖谋撰。收入《彊村遗书》。卷首刊《彊村词原序》,卷末刊龙沐勋跋。卷一录自《彊村词前集》、《彊村词别集》;卷二录自《彊村词》四卷本(《寒灰集》、《腹痛集》、《怀舟集》、《篁处集》)。龙跋云:“《彊村词剩》二卷,归安朱先生《(彊村)语业》删馀稿也。”又云:“其词为定本所删者过半,在先生固不欲其流传,然先生所不自喜者,往往为世人所乐道,且于当时朝政以及变乱衰亡之由,可资考镜者甚多,乌可任其散佚? 爰商之夏闰枝、张孟劬两丈,仿先生刻半塘翁(王鹏运)词例,取诸集中词为《语业》所未收者,次为《剩稿》二卷,而以辛亥后存有手稿不入《语业》卷三者,别为《集外词》以附《(彊村)遗书》之末。” 查看详情>>
词别集。近代朱祖谋著。三卷。龙沐勋民国二十一年(1932)跋云:“前二卷为先生所自刻,而卷三则先生卒后据手稿写定补刊者也。”二卷本有民国十三年张尔田序托鹃楼刊本,三卷本有民国二十二年刊《彊村遗书》本、民国三十八年薛氏崇礼堂刊《清季四家词》本。民国二十六年开明书店排印陈乃乾辑《清名家词》本,则并为一卷,较通行。先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朱氏“从半塘翁旨,删存所自为词三卷,而以己亥(1899)以前作为前集,曾见《庚子秋词》、《春蛰吟》者为别集附焉,后又增刻一卷,而汰去前集、别集,即世传《彊村词》四卷本也”(龙跋),晚年始订其词为二卷。《彊村遗书》所收《彊村弃稿》一卷、《剩稿》二卷、《集外词》一卷,均在《语业》所载之外。另有民国七年孙氏四益宧排印《鹜音集》本《彊村乐府》一卷。近又有1992年岳麓书社排印钱仲联辑《清八大名家词集》本。 查看详情>>
最早的文人词选集。 选录晚唐五代词五百首,分为十卷。编选者赵崇祚是后蜀宫廷文人,作序者欧阳炯是后蜀宰相,后随国君孟昶降宋,为翰林学士。《花间集》 中十八位作者,除了温庭筠、皇甫松是晚唐诗人,和凝是北汉宰相,张泌是南唐词人,其他都是蜀中文人。不过,《花间集》并非某地词家的总集,而是一个风格流派的专集,这个流派以男女艳情或别绪离愁为中心,在语言上追求艳丽精美、绵密柔媚的风格,后代就称其为 “花间派”。“花间” 一词的含义,古今是相同的,隐喻男女之事。无独有偶,1900年发现的敦煌石室藏《云谣集杂曲子》,其中主要也是歌咏男女相思。事实上,男女之情是古今流行歌曲的永恒主题。不同的是,敦煌曲子词是民间流行歌曲,《花间集》是贵族文人的流行歌曲,讲究含蓄、典雅,类似齐梁之间的宫体诗。从正统的文学观念看,这种 “卿卿我我”的歌咏 “格调” 低下,不足以感发人之善心; 尤其是君臣沉湎于声色之中,更是亡国的征兆。但是,《花间集》却并没有随着后蜀亡国而失传,恰恰相反,这部“香艳” 的词集不但风靡北宋,而且流传到现代。一些 “格调” 很高的词选都被时间之流淘汰,或者少有人问津,《花间集》却成了传世之作。这倒是值得玩味的现象。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