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天章,清代医学家。字麟郊、晚号北山、人称北山先生。上元(今南京)人。他好学记忆力极强,所读经史能通部背诵。天文、地理、射箭以及琴棋书画,无不探究,尤精医学,钻研温病学颇有心得。推崇吴又可的学说,主张瘟疫不同于伤寒,症状初现时要审慎分辨,着重对气、色、舌、神、脉等进行辨别,并提出详尽的诊治瘟疫的方法。于是对《瘟疫论》予以增订删改撰成《广瘟疫论》一书,着重辨明温疫、伤寒不同之处,特别是早期症候的鉴别、病因、受病、传经、兼症等方面的不同,详细叙述表、里症候,介绍汗、下、清、和、补等治法,并附载温热病方八十四首。此书曾经后人改名《瘟疫明辨》。后经陆懋修予以删补,题名《广温热论》。清末经何廉臣的再次补订,书名为《重订广温热论》,可见此书在温病著作中有相当大的影响。还著有《伤寒杂病》、《咳论注》、《疟论注》等书。
4卷,附方1卷。清·戴天章约撰于1722年。戴氏取《温疫论》予以增订、删改,辨明温疫与伤寒之异,特别是早期症状的鉴别。所附《佛崖验方》1卷,共收载治疗温热病方84首。本书后经乾隆年间郑奠一改名《瘟疫明辨》,内容并无改动;1878年陆懋修又将《广温疫论》加以删订补充,改名《广温热论》;清末何廉臣在《广温热论》基础上,参考前人著作,综合印证,内容又有所补订,将原书并为2卷,书名《重订广温热论》。建国后人民卫生出版社有排印本。 查看详情>>
温病著作。四卷,附方一卷。清·戴天章约撰于1722年。戴氏取《温病论》予以增订、删改,辨明温疫与伤寒之异,尤其重视早期症候的鉴别。 卷一辨析气、色、脉、舌、神,辨时疫与风寒在病因、受病、传经、兼症等方面的不同;卷二列表症候32条;卷三列里证症候41条;卷四叙述汗、下、清、和,补等治法,并辨别由于温热余邪未尽所引起的种种后遗症等。所附《佛崖验方》一卷,共收载治疗温热病方84首。本书后经乾隆年间郑奠一改名《瘟疫明辨》,内容并无改动;1878年陆懋修又将《广温疫论》加以删订补充,改名《广温热论》。清末何廉臣在《广温热论》基础上参考前人著作,综合印证,内容又有所补订,并将原书并为二卷,书名《重订广温热论》,1949年后有人民卫生出版社排印本。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