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名:字良史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洪州(今江西南昌)人

董史,字良史,号闲中老叟,生活在南宋末年理宗、度宗时期,洪州(今江西南昌)人。受宋代收藏风气影响,董史的收藏也很丰富,但在宋理宗景定元年(1260)毁于大火,后世几乎没有流传。董史的《皇宋书录》在《四库全书》中名《书录》,是一部专门记载宋代书家及诸多书法史问题的重要书学文献。作者在咸淳乙丑(1265)冬至所作《书录后跋》云:“庚申(景定元年)之火,藏书荡尽,而《书录》亦不复存。念始者编类非一日,采摭非一书,功成而废,唯切怅怅。因忆曩时此录之成,惟匡庐曹谷中称之,盖尝转写。□□(缺二字)寄声昌谷,因致此意。咸淳乙丑之夏,乃能以旧录为寄,用充修校,复成此编,或可传之好事,以毕余志也。”(《四库全书》本《书录》)《皇宋书录》共三卷,属于书学史传著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曰:“其书皆纪宋代书家姓氏,分上、中、下三篇。上篇载艺祖至高宗,中篇载北宋书家一百十人,下篇载南宋书家四十五人。有见辄抄于帙,故不复以人品高下为诠次。凡诸书所有评论书法者,悉加采摭,汇次每人之后。更加外篇,附于卷末,所载女子六人。……录中所纪,虽未为赅备,而征引典核,考据精审,亦殊有体裁,非泛滥扯挦者可比。”曹宝麟《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指出:此书的中、下篇,书家是按先后排列的,但又不甚严格,稍有出入自可勿较,有些则未免乱了伦次。如邵置于文同(1018—1079)之前就毫无道理,因为文氏去世时,邵氏最多也只是童稚。从书论方面看,董史在书中除征引他书资料外,还能做出自己的评判。如批评米友仁的“横斜之势”是“效父体而用力太过耳”,即是非常中肯的看法。又如评论蔡京、蔡卞迎合时君所好,应属于前人所未道:“愚按二蔡书迹,自徽宗皇帝好书,笔法瘦劲,一时鼓舞,故京、卞书札亦尚枯健,今往往于碑刻中见之。士大夫少称之者,以人废耳。”(《四库全书》本《书录》卷中)总之,《书录》的成书背景缘于董史个人对书法的喜好及其丰富的收藏,再加上学术上的考究。《书录》体例的最大特点就是体现了著述上的史、论、著结合的学术思想。

董史作品

书录 [ 董史 ]

又名《皇帝书录》。三卷、外篇一卷。史传。宋代董史撰。史,字更良,自称闲中老叟。生平里籍不详。是书在“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艺术类》中收录,署作“董更撰”。全书记宋代书家姓氏,分上、中、下三篇。与《书小史》相衔接。上篇记帝王书,载宋太祖至高宗,中篇载北宋书家一百一十人,下篇载南宋书家四十五人。不分人品高下,采摭对每人的评论皆列于名下。另有外篇,记能书女子六人,计章友直女煎、状元胡氏黄由妻平江号惠斋、悟空道人、蓬莱女官徐清字静之、妓王英英、妓楚珍。是书所记,虽不算赅备,但征引典核,考察精神还是可取。所载书家及所辑评论,间有为他书所未见,为研究者提供了资料。《书录》中所纪丛杂,虽未为赅备,然征引典核,考据精审,亦殊有体裁,非泛滥采寻者可比。是书成于宋理宗淳玦壬寅(1242)。宋度宗咸淳元年乙丑(1265),重加修校。原本书末有“至正丁未三月录办”一行,盖元时华亭孙氏所抄时增益。该书辗转传录讹脱十分严重,自序已残缺不全,不可读,故现存书中阙文较多。《收录外篇》后有 《书录后跋》,仅五行字,却阙文两处;记述了修校复成经过。该书是我国艺术发展史上一部主要的断代书家汇编,具有重要的资料性价值。有《知不足斋》本,《八千卷楼》有钞本,《四库全书》本、199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影印本。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