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晔(398—445年)南朝刘宋史学家。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人。出身大族,出继堂伯父范弘之,袭封武兴县五等侯。他自幼好学,博涉经史,善写文章,但他“无意于文名”、“耻作文士”,热衷于政治。初期仕途颇顺利,宋初官至尚书吏部郎,后因得罪权贵遭贬,几度浮沉后,又因参与宫廷政变被杀。范晔生平著作有《汉书缵》十八卷,集十五卷,录一卷, 《百官阶次》一卷,都已亡佚。流传至今的只有《后汉书》。《后汉书》是他在不得志时开始动手写的,由于被杀,全书没有全部完成。在写作之前,他曾对纪传体和编年体史书做过比较,得出结论说:“春秋者,文既总略,好失事形,今之拟作,所以为短;纪传者史班之所变也,网罗一代,事义周悉,适之后学,此焉为优,故继而作之。”在史学史上,比较纪传、编年两种体例的得失,他是第一人。对于史书的编辑目的,他明确提出“欲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得失”,就是说要从史事中吸取经验教训,掌握规律,为政治服务。因此,他对史论格外重视,各篇中的“论”和一些类传前的“序”以及篇末由四字一句的韵语组成的“赞”用力尤深,他自称“吾杂传论,皆有精意深旨”,“《循吏》以下及《六夷》诸序论,笔势纵放,实天下之奇作。其中合者,往往不减《过秦篇》。”“赞自是吾文之杰思,殆无一字空设,奇变不穷,同合异体。”(《宋书·范晔传》)在人物列传的编纂方面,他十分注重以类相从,而不简单地以时代先后为顺序。创立《列女传》、《文苑传》,使杰出的女性在正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让文学从经学的附庸下独立出来与儒林并列,先例一开,为后世史家所沿用。此外,还创立“逸民”、 “独行”、 “党锢”、 “宦者”、“孝子”列传,以反映东汉一代的社会风尚和特有的历史现象,体现了他灵活处理史料的高超手法。他写作史书讲究文辞优美,简洁流畅,又注意“以意为主,以文传意”,故他的《后汉书》的成就,远远超过从前的诸家后汉书。
文集。南朝宋范晔(398—445)撰。一百二十卷。晔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曾任尚书吏部郎,累官太子詹事。后因谋立刘义康为帝一案牵涉被杀。全书分帝纪九卷,后纪一卷,列传八十卷,志三十卷,共一百二十卷。范晔所撰纪传,梁刘昭取晋司马彪《续汉书》的八志三十卷合成全书。上起新莽灭亡(23),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记东汉一代一百九十多年的历史。范晔撰此书前已有十八家后汉史书,范氏博采众书,斟酌去取,纪传写得颇具特色,叙述人物,多以类相从,增创有《党锢》、《宦者》、《文苑》、《独行》、《方术》、《逸民》和《烈女》列传。叙事抑势力,薄公卿,褒党锢,尊独行。如表彰班超事功,为有才行的妇女蔡文姬立传。直写曹操“自领冀州牧”,“自为丞相”,为史家所赞肯。其《东夷传》、《西南夷》、《西羌》、《西域》、《南匈奴》各传,记载和保存了大量重要的民族历史、文化习俗资料,如在《南匈奴传》里,记载了王昭君为良家女,入宫多年,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远嫁匈奴的史实。被后世戏剧创作所取材。唐史学家刘知几评范书“简而且周,疏而不漏。”然书中也反映出范氏反对农民起义,对黄巾军多所诋毁。又缺表,无食货、艺文、河渠等志,缺少对后汉社会经济、交通、文化情况等专章叙述。唐章怀太子李贤为纪传作注。清惠栋有《后汉书补注》,王先谦有《后汉书集解》。版本以宋谆化五年(994)初刻最早,南宋绍兴本为善,一九六五年中华书局出版标点本。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