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1895.12.04~1990.11.26),中国哲学史家。字芝生。1895年12月4日生于河南省唐河县祁仪镇。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常务委员。幼年在家读私塾。1910年到开封入中州公学中学班。两年后进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预科班。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即哲学系),主要学习中国哲学史。1918年毕业后在开封一个中学教书,曾创办《心声》刊物,宣传新文化。同年7、8月间回北京参加教育部留学考试,不久,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当研究生,系统学习西方哲学。此时接触的实用主义、新实在论对他以后的学术观点很有影响。1942年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论文为《人生理想之比较研究》,广泛地讨论了一般的哲学问题。(此书于1923年用英文写成,后又用中文写出,名为《人生哲学》,1926年,商务印书馆作为中学教科书出版。)1923年回国后任中州大学哲学系教授兼文科主任。1925年起,任广州大学、燕京大学教授。1928年至1946年到清华大学任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其间曾任清华大学秘书长、文学院院长等职。由于讲授中国哲学史多年,写成《中国哲学史》(两卷本),并被译成英文,在国外发行。四十年代,写书六部,其中《新理学》便是当时他的哲学体系的总纲。自认六部书的主要内容是对于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生活的反思。抗战胜利后,随清华回京。次年,应邀到美国本薛文尼大学、夏威夷大学任客座教授,讲授中国哲学史。并用英文写《中国哲学史讲稿》一部。同年,获美国普林西顿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当北平快要解放之际,谢绝朋友要他长居美国的劝告,于1948年2月赶回清华大学,任校务会议代主席。后国民党派人来要他去南京,被他拒绝。解放后,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1952年院系调整时调北大哲学系任教授至今。该年荣获印度德里大学名誉文学博士。曾被选为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1990年11月26日20时45分,病逝于北京友谊医院,享年95岁。
20年代,著有《人生哲学》一书,侧重从人生问题的角度探寻东西文化问题。30年代,撰著两卷本《中国哲学史》,全面清理中国传统哲学,将中国以儒学为主干的学术文化划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认为“经学时代”已渐丧失了学术活泼的生命而趋于僵化,提出中西文化之别,不是地域之异,而是古今之异,近代中国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文化。40年代,冯氏以学院派哲学家的风格,运用新实在论的哲学方法,构筑他的“新理学”体系。“贞元六书”脱出哲学史史料的限制而直接创立自己的学说,中心范畴是“理”、“气”、“道体”、“大全”,讨论“真际与实际”、“共相与殊相”、“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提出了境界和觉解的概念;人的境界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等层次,不同的境界和不同的见解相关联。其哲学思想近于程朱理学,故曰其体系为“新理学”。“新理学”要在突出其“新”,所以不是程朱理学的重复。是“接着讲”而非“照着讲”。方法论上提出“正的方法”(逻辑分析)和“负的方法”(生命体验)并重,并逐渐由“正的方法”归于“负的方法”。冯氏道德形上学具有主知主义的特征,强调形上学与形下、理与气、心与性一定张力下的统合,并对先儒思想上的偏至予以修正。1949年以后,撰著多卷本《中国哲学史新篇》,力图跳出原来的哲学框架。自谓其动机在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重写一部《中国哲学史》”。冯氏在现代中国的文化建设问题上,主张融会中西,反对“中国文化本位论”,也不赞成“全盘西化论”。晚年他总结自己的思想和学术活动是“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在当代新儒家中,冯氏另树一帜,构成思想发展逻辑上的重要一环。主要著作有《人生理想之比较研究》、《人生哲学》、《中国哲学史》(上下卷)、《贞元六书》(《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中国哲学简史》(原名《中国哲学小史》,原为作者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英文讲稿,纽约麦克米伦公司出版,后有法文版、意大利文版、南斯拉夫文版等)。《中国哲学史论文初集》、《中国哲学史论文二集》、《中国哲学史料科学》、《三松堂自序》、《三松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新编》(1~7册)等。《三松堂全集》共14卷,1985~1994年间已由河南省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书选取冯友兰作品中三十五篇经典哲学随笔,包括“人生之真相”“理想与行为”“合理的幸福”“爱之中道”“我的读书经验”等篇目,讲述作者对于善恶、生死、命运、自由、爱欲、思辨等人生诸多领域的思考,对诸多人生问题的剖析,处处反射出丰富的智慧与深刻的洞见。书中许多思想深入浅出,字字珠玑,发人深省,对当代人的行为发挥着重要而深远的指引作用。 查看详情>>
冯友兰著。原为作者1947年在美 国宾夕法尼亚州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英文讲稿,1948年 由麦克米伦公司出版,1985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涂 又光翻译的中文本。《中国哲学简史》全书28个章节,涵盖中国哲学的精神与背景,孔子、老子、墨子、荀子、韩非子等先秦诸子,道家、儒家、佛家等哲学流派,以及中国历史上代表性的哲学大家,并论及中国哲学与当代世界的关系。全书分二十八章。一、二章论“中国哲学的精神”、“中国哲学的背景”,三章至二十七章从 “百家”起叙述了中国哲学至二十世纪初的发展过程, 二十八章论述“中国哲学在现代世界”问题。本书简明扼要,在欧美较有影响。除英文本外,还曾有法文、意大利文和南斯拉夫文译本出版。 查看详情>>
冯友兰著,商务印书馆1933年12月初版,1945年11月第二版。 该书主要分析和阐释了孔子、墨子、孟子、老子、惠施、公孙龙、庄子、荀子、周濂溪、张横渠、二程、朱子、陆象山、王阳明等的哲学思想。 关于朱熹,冯友兰认为,朱子之学乃是以周濂溪之太极图说为骨干,而以康节所讲之数、横渠所说之气,及程氏兄弟所说形上形下及理气之分融合之。在朱子看来,凡有形有象者,即是器;所以为是器之理者,则是道。所谓道,即是指抽象的原理或概念;所谓器,即是指具体的事物。天下之物,无论是天然的还是人为的,皆有其所以然之理;其理并且是在其物之先。一事物之理,即是该事物最完全的形式,也是该事物的最高的标准,这也就是极,是一事一物之极。而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它是天地万物的最高标准。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