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名:字子业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祥符(河南开封)人
  • 出生日期:1501

高叔嗣(1501~1537),明代诗人。字子业,号苏门山人。祥符(河南开封)人。少有才华,年16作《申情赋》几万言,见者惊异。嘉靖二年(1523)进士,授工部主事,改吏部,历稽勋郎中,谢病归。再出为山西左参政,迁湖广按察使。卒年仅37。 其诗主要抒发这样的主观情思,即为自己高材遭忌、身染多病、客居他乡,友朋贬谪而嗟叹和悲歌。他20来岁所写的《被言后作》就发出了“守官郎署”、“若临高坠”的伤心之辞。他感慨“世情堪叹息,身计任蹉跎”(《简子阳廷评》);他抱憾“俱为轩冕误”、“忧余有多言”(《简袁永之狱中》)。因其多病,其情怀更为凄楚:“自免知何病,重来尚此身。愁多长畏客,官拙竟随人。”(《斋居偶题》)常年在外,又有沦落之感:“我生岂断梗,逐年任飘沦”(《量移湖南用文谷韵》)。对友朋贬谪,也多发悲叹之辞:“怜君方迁戍,况我婴愁疾。一别若流云,相从竟何日?”(《送别永之》)这可以说是其诗歌创作的主要倾向。 其诗写得淡雅清旷。他之所以形成这样风格,有一个过程。他少时受知于李梦阳,但并未宗主其风。他认为是“本非所长,而强力慕之,度必取讪于众”(《读书园稿自叙》)。他既是一位喜欢抒发主观情思的诗人,为了更好地表达“上睹日月之易迈,下悼齿发之将衰"(《考功稿自叙》)所流露出来的感情,需要选择更适合表达自己情思的方式,这是他要走与李梦阳相异道路的内在因素。其诗中较好作品,能做到表面淡雅,中自丰腴,情韵也较深长。当时编者称其诗为“本朝第一”,不免过誉。但其所表达的悲叹情思往往是封建社会里许多知识官僚所会遭遇到的,因而能引起共鸣,受到推崇。著有《苏门集》8卷。

高叔嗣作品

苏门集 [ 高叔嗣 ]

明代诗文别集,高叔嗣(字子业,号苏门山人)著。初刻于嘉靖十六年(1537)。以后又多次翻刻,有嘉靖三十七年王纬刻本,嘉靖四十二年张正俭刻本,万历四十一年(1613)马之骏刻本。这些刻本,均为8卷。其中诗4卷,卷1为《考功稿》,卷2为《读书园稿》,卷3为《晋阳稿》,卷4为《入楚稿》及《轶稿》;文4卷,皆为杂著。四库著录的也是8卷本。《四库全书总目》评其诗文说:“其诗初受知于李梦阳,然摆脱窠臼,自抒性情,乃迥与梦阳异调。王世贞《艺苑卮言》曰:‘高子业诗如空山鼓琴,沉思忽往,木叶脱尽,石气自清。又如卫洗马言愁,憔悴婉笃,令人心折。’王世懋《艺圃撷余》亦曰:‘诗有必不能废者,虽众体未备,而独擅一家之长,如孟浩然,洮洮易尽,止以五言隽永,千载并称王孟。我明其徐昌谷、高子业乎。二君诗有不同,而皆巧于用短。徐以高韵胜,有蝉蜕轩举之风,高以深情胜,有深闺愁妇之态。更千百年,李何有时兴废,二君必无绝响。’世贞、世懋谈诗颇有异同,而品题叔嗣,则两相符契,盖论至当则无以易也。至其杂文4卷,特附缀以行,陈束原序言其诗优于文,抑亦确论矣。”高叔嗣的诗作在前七子影响甚大的情况下,确能独具一格。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