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寂(840~916),唐代禅僧。沩仰宗创始人之一。据《宋高僧传》卷一二、《景德传灯录》卷一一、《祖庭事苑》卷七等载,俗姓叶。韶州浈昌(今广东南雄)人。十七岁出家,依南华寺通禅师。受具足戒后,先拜谒耽源应真禅师,从学数年,悟得玄旨;后又叩访沩山灵祐禅师,受教十余年,得传心印。继嗣沩山之法,迁住袁州(治所在今江西宜春)仰山,学徒聚集,盛极一时。世称“仰山慧寂”。与其师灵祐师资相承,共创禅宗别派,名“沩仰宗”。弟子有十人,著名的有光穆、光涌。光穆传如宝,如宝又传贞邃,尔后法系不明;光涌传慧清,慧清又传继彻,尔后法系也不明。谥号“智通禅师”。其禅学注重心性,强调自心佛性,教人“各自回光返照”,“莫将心凑泊,但向自己性海如实而修”。人问:“如何是祖师意?”乃以手于空中作圆相,相中写“佛”字。平日也常以手势启悟学人,人称“仰山门风”。有《仰山慧寂禅师语录》一卷传世。
与沩山灵祐同为沩仰宗之祖。又称仰山慧寂、仰山禅师。韶州怀化(广东广州)人,俗姓叶。自幼欲出家,父母不许,后断两指以明志,时年十七,乃依南华寺通禅师剃度,未受具足戒即四出游方,初参谒耽源应真,既悟玄旨;继叩访沩山灵祐,遂登堂奥,得传其心印。后更往江陵受戒,深探律藏,又参访岩头全■,不久又回沩山,执侍灵祐前后十五年,后继嗣沩山之法,迁居江西仰山,学徒聚集,盛冠一方,世称仰山慧寂。一日,有一梵僧来东土,谓(大四九·八四○上):‘特来东土礼文殊,却遇小释迦。’后遂有‘仰山小释迦’之号。师资相承,别开一派,即沩仰宗。师平时常以手势启悟学人,称为仰山门风。后迁江西观音院,后梁贞明二年复迁韶州东平山,同年示寂,世寿七十七。一说唐中和二出(883),或大顺二年(891)示寂。谥号‘智通禅师’。
全一卷。又作仰山寂禅师语录、智通禅师语录。唐代僧慧寂(840~916)撰,明代僧语风圆信、郭凝之编,崇祯三年(1630)成书,康熙四年(1665)刊行。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卍续藏第一一九册御选语录卷四。仰山之语录早有成稿,然始终乏人整理。直至圆信等人编辑五家语录时,始将其稿集录成书。内容系行实、法门之机缘问答、示众、游方语要等,计七十余项。其法门提撕之精神,皆系举扬沩山之宗风,故世人常将沩山语录与仰山语录合称父子语录。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