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兰成(1906年2月28日-1981年7月25日),中国现代作家,嵊县人。1906年2月28日生。早年先后就读于嵊县芝山小学、绍兴第五师范附属高小、绍兴第五中学、杭州蕙兰中学。1923年在蕙兰中学读四年级时,因编辑校刊得罪校务主任方同源,被学校开除,回到老家胡村任小学教师。1926年春到杭州邮政局当邮务生,三个月后被开除。9月进燕京大学任抄写文书一年并旁听燕大课程。1930年进杭州中山英文专修学校教书。1931年初转到萧山湘湖师范任教。1932年秋由旧识崔真吾介绍,到广西省立第一中学教书一年。1933年至百色省立第五中学教书两年。1935年转至柳州省立第四中学。1936年应第七军军长廖磊之邀请,创办《柳州日报》。两广事变爆发后被第四集团军总司令部监禁33天。1937年初经白崇禧批准释放回原籍。4月被上海《中华日报》聘为主笔。1938年初调到香港任《南华日报》总主笔,用笔名流沙撰写社论。12月19日汪精卫脱离重庆到河内,响应日本军阀近卫声明,于12月30日发表艳电。1939年5月初离开香港,追随汪精卫到上海。8月底汪伪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随后成立汪伪国民党中央党部,任《中华日报》总主笔。1940年3月30日汪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任宣传部政务次长,仍兼《中华日报》总主笔。同年夏辞去《中华日报》总主笔兼职。1941年2月28日脱离《中华日报》,任《国民新闻》总主笔。1942年春任汪伪行政院法制局长。1943年春法制局撤销,改任伪经济委员会特派委员。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于9月初从武汉逃往南京,稍后离开南京到上海。后在浙江杭州、诸暨、金华、丽水、温州等地隐匿。1950年潜逃香港,逃脱了惩处。1951年春迁居日本。1974年5月赴台湾,在“中国文化学院”任教。1975年9月胡秋原在《中华杂志》发表《汉奸胡兰成速回日本去!》。在舆论压力下,同年10月起停止在“中国文化学院”上课。1976年1月底回到日本。1981年7月25日在日本去世。1991年台湾出版《胡兰成全集》(9册)。胡兰成自与佘爱珍结合后的三四年间,胡兰成写下了他自己所有著述中最为看重的两部书:《山河岁月》和《今生今世》。主要作品:《西江上》、《今生今世》、《山河岁月》、《战难,和亦不易》、《禅是一枝花》、《中国的礼乐与风景》、《中国文学史话》、《今日何日兮》 、《革命要诗与学问》、《闲愁万种》、《建国新书》、《经书新语》、《寄日本人》、《心经随喜》、《自然学》、《天人之际》等。
现当代作家回忆录。胡兰成著,台湾远行出版社1976年出版。胡兰成为汉奸文人,曾任汪精卫伪组织宣传部副部长及《大楚报》的社长。抗战胜利后他化名为张嘉仪在浙江各地逃亡,1949年经香港偷渡日本。他于1974年应邀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讲学。他的另一部著作《山河岁月》亦于1975年由台湾远景出版社出版。于是,1975年间,台湾舆论界对此大为不满,报刊上发表许多文章斥责胡兰成及其《山河岁月》,指出该书侮辱祖国的抗日战争。同年11月台湾“警备司令部”下令查禁该书,而胡兰成本人也灰溜溜地离开台湾回到了日本。此事被台港文化界称为“胡兰成事件”。《今生今世》出版后,引起了世人的惊叹。文学界曾经这样高度评论:从林语堂、梁实秋、钱钟书直到余秋雨,才子散文,胡兰成堪称翘楚,其人可废,其文却不可因人而废。这本书,当年有人向余光中推荐,说是“慧美双修”,贾平凹读罢,也着实称赞了一回。一个男人,用他清艳婉转的笔触,缓缓回忆自己漫长的一生,从故乡嵊县的记忆开始,那是一个桃花烂漫的江南小镇,有青青陌上桑,有热闹的戏文,有过年时节的繁花似锦,有旧时婚嫁的绵绵情意,然而一旦离开,终其一生,游子再未返乡,“我不但对于故乡是荡子,对于岁月亦是荡子。”相遇张爱玲,也只是生命中一段并非刻骨铭心的插曲。卜少夫有对胡氏文章的看法,他认为“都说张爱玲才气高,其实胡兰成才气更高”。江弱水读完后,也差不多同意了胡兰成为中国散文别开生面的说法。 查看详情>>
《今日何日兮》本书为胡兰成思想论丛,作者以其一贯的笔法风格、思想体系,写世界文明与劫毁大自然的基本法则。此书基本上是集胡兰成生前最后的作品及其遗稿而成,是其生前出版未及而待其死后由弟子朱天文汇整的一本著作。其中《世界的劫毁与中国人》提出史上是女人始创文明,其后是男人将它理论学问化——女人,你的名字是文明。胡兰成再次高谈他的新的发想。然而他写世界文明与劫毁,对美国、日本等国家狂躁的现代工业文明社会之批判,对中国社会的反思,又不无现实的意义,甚至他提出变革社会,重建人世文明的策略,对当代社会都具有深刻的启发作用。 查看详情>>
《山河岁月》成书于20世纪50年代,是胡兰成最具代表性的一部著作。本书将东西方文化进行纵横比照,从两河流域到希腊罗马,从三皇五帝到辛亥五四,从精神到食色,从住房到穿衣,传神地勾勒出中国文明和世界文明发展的发肤体貌。胡氏的不少观点,发前人所未发,自成完备体系。他对中国文明先进性的认识是此书的重要观点。胡兰成说,“此著是我的思想与文章之始,其中的发想已树立了我一生学问的体系”。胡兰成非儒非道亦非佛,但笔法流丽,顿悟成趣,百味回甘,往往看似随手拈来,却辄出奇见。 查看详情>>
胡兰成于1974年受聘到中国文化学院讲学,1976年返回日本侨居。彼时,仙枝、朱天文、朱天心等一群年轻人正通过胡兰成的书信指导,在文坛领袖朱西宁的直接引导下,办起了文学刊物《三三集刊》,开始追求文学理想。为了鼓励青年写作者,胡兰成亲自撰文指导,遂有此书《中国文学史话》,实际上是胡兰成给仙枝、朱天文等年轻弟子的文学教材。 查看详情>>
《禅是一枝花》是胡兰成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在台湾居留期间对禅宗第一奇书《碧岩录》中一百则公案的逐一解明。八百多年来,中国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们一直都想解明宋代《碧岩录》,直到胡兰成,才做成了这番事业。此书对于中国禅宗思想的理解,有着巨大的作用。可被视为中国禅学的一件大事。书中表哥、哥哥、妹妹等其实都是胡兰成自己的化身,如满天花雨,无处不在。书中的解读当然仍是胡的文学整体观念的的一部分,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部“禅解”的《今生今世》,亦无不可。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