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知德(1525~1604),明理学家。字矣鲜,号瞿塘,四川梁山(今四川梁平)人。1552年中举人,此后多次参加会试均落第,便断绝了仕途之念,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对《周易》的研究,历时29年而成《周易集注》一书。被授为翰林院待诏。哲学上,是对程颐、朱熹、王守仁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具有反理学思想倾向及辩证思维特征。他肯定了物质世界具有统一性,指出“天地之道,阴阳尽之矣”。(《周易集注》)就是说,阴阳之气是物质世界的本源,“阴阳变合”是物质世界的总规律。因此,万物都是统一于阴阳之气的。他又指出,在统一的物质世界中,又具有各种差异和多样性,即“天地有许多万形万象,飞潜动植”等各不相同。来知德在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上,认为“阴阳不齐”是一切事物存在矛盾差异和变化的内在原因,“天地有此阴阳不齐,就生起许多不齐事来。故有吉必有凶,有盈必有亏”。(同上)由于“阴阳不齐”,因而事物总是处于矛盾对立之中。他在自身的学术研究中,总结出一些辩证思想的为学方法,他提倡“博学”,主张“好古敏学”,还特别强调读书要领悟精神实质,否则,读书再多也无益。还指出,古人为学过程中,虽然个人的躬行实践是特别重要的,但必须有“明师指之,方句句有觉”,在学者之间应相互探讨,“反覆辩论”,对圣贤名师也不可盲从其思想观点。来知德言行收录在《明儒学案》、《明史》本传中。著有《周易集注》。
注释书。明来知德撰。16卷。象数派 《易》学著作。《千顷堂书目》、《明史·艺文志》、《经义考》俱著录。此书乃来氏遁隐于万县求溪山时所撰,成书于万历戊戍 (1598)。书前有自序,谓文王、周公立象,皆藏于序卦错综关系中,故此书先释象义、字义及错综义,次加一小圈,再释本卦、本爻正意。此书自隆庆庚午年(1570年)至万历戊戌年(1598年),历时29年而成。立说全取《系辞》的错综其数以论《易》象,而以《杂卦》治之。错者,阴阳对错之谓,如先天园图中的乾错坤,坎错离等八卦相错。综指一上一下,如屯、蒙之类本是一卦,在下为屯,在上为蒙,载于文王序卦。论错有四正错、四偶错;讲综有四正综、四偶综;以正综偶、以偶综正。述象有卦情之象、大象之象、中爻之象、错卦之象、综卦之象、爻变之象、占中之象。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