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河中虞乡(山西虞乡)人
  • 出生日期:717
  • 逝世日期:777

良贲(717—777)唐代僧人。河中虞乡(山西虞乡)人,俗姓郭。识鉴渊旷,风表峻越,学通内外。天宝八年(749)登坛受戒,未久,住持长安青龙寺。永泰元年(765),不空译仁王般若经时,师当笔受兼润文之职,并奉敕于大明宫南桃园撰新译仁王经疏三卷,以所住寺之寺名,故题为青龙疏。翌年,并同陀罗尼念诵仪轨、承明殿讲密严经对御记一卷进上。师尝为代宗授菩萨戒,后移安国寺,大张讲筵,官供不匮,学者如林。大历十二年三月示寂于符阳,享年六十一。赞宁在《宋高僧传》卷5中记载,良贲“于六年徙居集州,教授传经,不遑宁处。至十二年三月十日,无疾枕肱,终于符阳。春秋六十一,夏腊二十九。宕渠嘉川之人,哀悼法梁摧折”。淹贯显密,博通三藏。唐代宗从受菩萨戒。为密教显说之第一人。撰有《仁王经疏》、《念诵仪》、《密严经付御记》等。

《宋高僧传》卷第五。释良贲。姓郭氏。河中虞乡人也。世袭冠裳。法门之流不标祖祢。故阙如也。贲识鉴渊旷风表峻越。外通坟典内善经论。义解之性人罕加焉。永泰中不空盛行传译。实难其人。贲预其翻度。代宗请为菩萨戒师。因新出仁王护国经。敕令撰疏解判曲尽经意。以所住寺为疏目。曰青龙也。原夫是经已当三译。一晋太始三年。法护译一卷。名仁王般若。次秦罗什出。名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次梁承圣三年。真谛于洪州宝因寺译。名仁王般若。并疏六卷。然则晋本初翻方言尚隔。梁朝所译隐而不行。伪秦之经传流宇内。奈何止言波罗蜜而阙多字。则是亏其到义。是以肃宗皇帝斋心沐德。请不空重译。及肃皇晏驾代宗成先圣之愿言。诏兴译务。敕军容使鱼朝恩监护。于南桃园。起乎告朔。终乎望日。帝御承明殿灌顶道场。躬执旧经对译新本。而复为序冠于经首。仍敕贲造疏通经。贲上表曰。学孤先哲有玷清流。叨接翻传谬膺笔受。幸扬天阙亲奉德音。令于大明宫南桃园修疏赞演。宸光曲照不容避席。穷玄珠于贝叶。但益惭惶。捧白璧于丹墀。宁胜报斆。仰酬皇泽俯课忠勤。既竭愚诚庶昭玄造。贲勤勤笔削三卷克成。奏乞流行。复上笺疏。今年二月二十一日。恩命令在内园修撰经疏。微僧寡学惧不称旨。洗心涤虑扣寂求音。发明起自于天言。加被仰凭于佛力。咸约经论演畅真宗。亦犹集群玉于昆山纳大川于溟海。火生于木。与两曜而俱明。识转于如。体一相而等照。成道者法也。载法者经也。释经者疏也。广度群有同于大通。是菩提心如陛下意。所撰经疏缮写毕功。文过万言部有三卷。施行窃惭于愚见。裁成冀答于圣恩。并念诵仪轨一卷。承明殿讲密严经。对御记一卷同进上。轻尘玄览。祇畏无任。答诏云。法师智炬高明辞峰迥秀。亲凭梵夹宣阐微言。幽赜真宗演成章疏。开如来之秘藏。示群有之迷津。贯玉联珠钩深致远。再三披阅颇谓精详。传之招提永为法宝也。皇命褒扬释门翕盛。又属章信寺初成报疏。服膺者常数百众。虽纸贵如玉无以加焉。其在安国寺讲筵官供不匮。数年之内归学如林。大历七年正月不空奏请入目录。敕依。贲于六年徙居集州。教授传经不遑宁处。至十二年三月十日无疾枕肱终于符阳。春秋六十一。夏腊二十九。宕渠嘉川之人。哀悼法梁摧折。阇维收灰中舍利百余粒。遗表中进念诵仪对御记二卷。以其先进者遂留在内中之故。令门弟子赍之重进。后于上都城东置坟塔焉。即大历十三年也。贲累朝供奉应制。辞辩富赡学问高深。末涂沦踬。同利涉之徙移。若神会之流外。吁哉。

良贲作品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 [ 良贲 ]

凡三卷,或七卷。唐代良贲撰。又作新译仁王般若经疏、新翻仁王经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三册。为唐代不空所译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二卷之注释书。卷上一之冒头略解经题,次立叙经起意、明经宗体、所摄所被、正解本文等四门,并解说经之大意及经文。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