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早年作徽音,又名宝宝、徽徽,女,福建闽侯人,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生。童年随家迁居北京,后爱好绘画、雕刻、戏剧。1920年随父赴英国,在伦敦读中学两年。1921年初,结识徐志摩,10月归国。1923年赴美国留学,入费诚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1927年夏毕业,获学士学位。后转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在G·P·贝克教授之工作室学习舞台美术设计,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国外学习舞美之学生。1928年3月,在加拿大与梁思成结婚, 8月离欧返国, 9月梁思成任沈阳东北大学工学院建筑系教授兼主任,林任建筑系教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旋迁居北平,开始与梁思成共同从事中国古代建筑之研究。并作实物考察与测绘,其后与作家朱维基、芳信创办文艺杂志《绿》。1933年3月,发表新诗《中夜钟声》,6月发表新诗《山中一个夏夜》,12月发表新诗《秋天,这秋天》。1935年11月,发表新诗《城楼上》。1937年1月,发表《红叶裹的信念》、《静坐》,除新诗外,并从事散文、小说、戏剧创作。抗日战争爆发后,与梁思成赴山西五台山地区进行野外调查。北平沦陷后,去昆明。1941年冬,迁居四川宜宾,助梁思成修改《中国建筑史》初稿、《中国建筑史图录》(英文)稿。1944年赋《哭三弟恒——三十年空战阵亡》。1946年10月回北平疗养。1949年7月,奉命参与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晚年历任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北京市都市规划委员会委员。后奉委为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设计委员会委员。1955年4月1日在北京病逝。年51岁。着有《晋汾古建筑预查记》(与梁思成合着)等。译有《钱魔》。并有《林徽因诗集》出版。
林徽因作为深受大众喜爱的民国才女,其情感经历、文采才干与绝代风华都一直吸引着广大读者。这本书是林徽因一生书信的收录总集。不仅收录了林徽因写给胡适、金岳霖、沈从文、梁思成等的信件,更增添了部分首次面世的手稿。读者不仅能随着书信的文字真切感受作者当时的内心与生活,还可以在阅读中了解民国时期的社会状态以及当时真实的历史面貌。 查看详情>>
本书精心选取林徽因关于建筑学方面的文章,包括中国古代建筑传统及其历史发展阶段的详细论述,以及外出考察古建筑的调查报告。因其内容科学严谨,文字清新凝练,将专业知识、美学思想熔铸于散文化的讲述之中,既可以看做资深建筑学家的学术文章,也可以当成著名散文家有关建筑的优美篇章。 查看详情>>
《中国建筑常识》精心选取林徽因关于建筑学方面的文章,包括中国古代建筑传统及其历史发展阶段的详细论述,以及外出考察古建筑的调查报告。因其内容科学严谨,文字清新凝练,将专业知识、美学思想熔铸于散文的讲述之中,既可以看做资深建筑学家的学术文章,也可以当成著名散文家有关建筑的优美篇章。书中亦附有专业图表,图文并茂,入之深而出之显,既可作为建筑研究者的参考书,亦可成为普通读者的入门读物。 查看详情>>
《听来的故事》选取了当年林徽因主编的《大公报文艺》副刊发表的部分特色篇目,包括沈从文、萧乾、林徽因、老舍、李同愈、李健吾、蹇先艾等名家的经典短篇小说。展现每个作家的不同语言、文字运用的风格,同时也再现了民国时期各地或淳朴、或彪悍的民风,揭示了清后期政府的腐朽、军阀混战、日本入侵背景下,人民生活的迷惘、混乱、艰苦与麻木的现状。 查看详情>>
吴良镛主编的这本《古建新生(传统建筑与现代都市)》是林徽因在新中国成立后,就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在现代建筑设计规划中如何融合与应用给出了自己的选择和判断,其中也包括介绍部分国外经验,现代工艺手法,现代设计理念等篇章。 查看详情>>
四幕剧,林徽因著,载《文学杂志》创刊号(1937年5月),1卷2期、3期(1937年6月、7月)。(第一幕)30年代的一个冬天,李宅的丫环梅真同李家四小姐李文琪商议着请李的同学朋友来家吃饭。这时被亲戚们误认为有口头婚约的李家大小姐李文娟的“男友”唐元澜来问李家二少爷李文靖从外地回来了没有。唐元澜对李文娟并无感情,而亲友们却尽力撮合。(第二幕)李太太一直把梅真当干女儿看待,从小送她上学,这次请客,李太太要邀请梅真出席。而李家大太太却视梅真为丫环,并想把梅真介绍给一个亲戚作妾。李文琪和朋友黄仲维互相爱慕,终于互相吐露心声,并决定在晚上的宴会上宣布订婚。唐元澜对梅真早有暗恋,向梅真表明之后,梅真说她在暗恋着李文靖,由于社会地位不同,不敢向他表白,并伤心地哭起来。唐上前安慰梅真,被李文娟看到并发生误会。(第三幕)李文娟见到唐和梅真在一起误认为二人有情,非常气愤,并把此事告诉了女友张爱娟。李文靖回家后得知妹妹李文琪与黄仲维相爱,非常高兴,并告诉妹妹自己喜欢梅真。此时张爱娟来告诉他们说梅真与唐元澜有情。李文靖得知后愤然地要到外地去,李文琪告诉梅真张爱娟的传言后,梅真痛苦万分。 查看详情>>
《知性:林徽因精品文集》选编了林徽因大部分作品,基本上可以反映作者的思想和艺术取向。还收录了林徽因与朋友间的书信数通。管中窥豹,亦可看出民国知识分子在乱世爱国、爱人的态度。那种诗意的文人风度,几成绝响。林徽因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才女,但其文学成就不如庐隐、萧红。作为新月派诗人,林徽因的作品注重新诗的格律,注重“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遵循“理性节制感情”的主张,是为艺术而艺术派。同时,由于专业的原因,林徽因也写了大量的有关古建筑的文章,和呆板的、公式化的学术报告比较起来,显示了文学家学者文笔的不同凡响。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