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名:刘寿嵩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湖北省洪湖县
  • 出生日期:1912

刘绶松(1912~1969),现代文学史家,教授。原名刘寿嵩,曾用笔名宋漱流。湖北省洪湖县刘家边人。七岁开始读书。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1938年毕业于西南联大,曾在重庆南开中学、陕西西北工学院、兰州大学等院校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49年任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同时任中国作家协会武汉分会副主席、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团委员、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团委员、《长江文艺》副主编等职。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六十年代初,参加了高教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写工作,任副主编。曾参加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几十年如一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勤奋、刻苦,1962年任中国作家协会武汉分会副主席、湖北省文联委员。1964年任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团委员。主要著作有:《中国新文学史初稿》(上下册;1956年,作家出版社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该书对现代新文学运动发展过程中的思潮、流派、作家及作品都作了较科学的评介,被列为高校文科教材;文艺评论集《文艺散论》(1955年,长江文艺出版社),收辑了论述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十三篇论文;《京郊集》(1958年,长江文艺出版社)收辑了现代文学和古代文艺理论的论文八篇。此外,还有不少文艺论文和古体诗,散见于《文学评论》、《红旗》、《文艺报》等刊物上,尚未成集。

刘绶松作品

中国新文学史初稿 [ 刘绶松 ]

现代文学史著。刘绶松著。作家出版社1956年分上、下卷出版。全书除“绪论”外,共有5编。第1编“五四运动时期的文学”(1917—1921),内含4章: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运动;“文学革命”与“文学改良”;文学革命的实绩(鲁迅早期的创作);倡导时期的诗歌与戏剧。第2编“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1921—1927),内含5章: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国内形势与文学概况;在战斗中前进的鲁迅;文学研究会、创造社的文学主张与“革命文学”的提出;本时期的诗歌与小说;本时期的戏剧与散文。第3编“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1927—1937),内含9章:在白色恐怖下向前迈进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思想战线上的对敌斗争;党给鲁迅以力量;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老根据地的文艺运动;本时期的诗歌;本时期的小说;本时期的戏剧;本时期的报告文学与散文。第4编“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学”(1937—1945),内含7章:在民族解放旗帜下的文艺运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伟大历史意义;文艺思想领域内的批判和斗争;本时期的诗歌;本时期的小说;本时期的戏剧;本时期的报告文学与散文。第5编“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1945—1949),内含4章:沿着文学的工农兵方向胜利前进;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巨大收获;在反对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国统区文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及其成就。书末有附编“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学简述”。本书是在特定的历史社会背景下写的,“左”的倾向较为明显。此书在作者逝世后经过修订,于1979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