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澄(1576—1612),明末学者。字静之,一字练江。扬州宝应(今江苏宝应)人。8岁读《正气歌》、《衣带赞》,即立文公位,朝夕拜之。19岁,举于乡。登万历辛丑(1601)进士第,授顺天学教授,迁国子学正。遂归,杜门读书。壬子(1612)起职方主事,未上而卒。北方学者称其为“淮南夫子”,与东林诸君子为性命之交。为学倡刻苦自励,认为“一日之内,一事之间,有多少不合义处,有多少不慊于心处,事事检点,不义之端渐渐难入,而天理之本体渐渐复旧,浩然之气不充于天地之间者鲜矣”(《绪言》)。“物来顺应,顺者顺乎天理也,非顺乎人情也。”(同上)尚“君子”恶“小人”、“乡人”。“与君子交者,君子也,小人交者,小人也,君子可交,小人亦可交者,乡人也。乡人之好君子也不甚,其恶小人也亦不甚,其用情在好恶之间,故其立身也,亦在君子小人之间。天下君子少,小人亦少,而乡人最多,小人害在一身,乡人害在风俗。”(同上)有《刘练江集》。《明儒学案》卷六十中辑有《绪言》。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