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名:字亦元,又作亦园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湖南湘潭人
  • 出生日期:1864年

李希圣(1864年-1905年),字亦元,又作亦园。湖南湘潭人。父李光照,精制举文,为名诸生,尝以所作制举文授之,李希圣慨然曰:“举业之祸世数百年矣,吾当通经学古以上跻于作者之林,异时得志,必首议废制艺,罢科举,以除学界之蠹。”(成本璞《李先生墓表》)遂博览经籍,淹贯百家。发为文辞,雄视一切。旁及诗歌,罔不精妙。“才名震湖湘,识与不识皆曰李生真才士也”(同上)。受知于湖南学政张亨嘉。光绪十七年(1891)优贡。同年中式举人。次年中进士,授官刑部主事。常以国家社会为忧,中日甲午之战后,以为变法当以理财为本,遂搜集清政府及各部门及各地区的财政收支情况,作《光绪会计录》一书,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印行。书中大声疾呼,必须“卧薪尝胆,举数百年相沿之成法而尽变之”,(《光绪会计录·序》)。光绪二十七年(1901),重议变法,设政务处管其事,作《政务处开办条例明辨》,主张“分别中西”之异同长短,“然后参以本国之情势,斟酌损益本末先后”,对西方政治制度进行取舍。张百熙出任管学大臣,引为自助。尝为张百熙草拟办学章程奏议。二十八年(1902),设立京师大学堂,任提调。号称憨直敢言,积忤权贵,郁郁不得志,竟以发愤呕血卒于学堂。工于诗。梁启超《饮冰室诗话》曰:“李亦园(希圣)当辛丑回銮时,有感事诗数十首,芳馨悱恻,湘累之遗也。”“其风格在少陵、玉溪之间,真诗人之诗也。”王式通谓其“作诗之旨,力戒平易,亦屏除险怪”善于“以诗寓史,悱恻缠绵,讽喻之遗,归于忠爱”(《雁影斋诗·序》)。陈衍石遗室诗话》评其诗曰:“亦元苦追义山,实与牧斋相近”,即“专事摘艳薰香,托于芬芳悱恻者”。狄葆贤《平等阁诗话》曰:“《雁影斋集》皆庚子以后之作。大致神似玉溪,亦颇多近杜处。然每遇友人称其似义山者,心辄不怡。”著有《雁影斋诗》《庚子国变记》、《庚子传信录》等。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六、成本璞《李先生墓表》(《碑传集补》卷一二)。

李希圣作品

庚子国变记 [ 李希圣 ]

李希圣撰。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刻本,1982年上海书店影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作者李希圣,字亦元,湖南湘乡人。光绪朝进士,后任刑部主事。义和团运动崛起之时,李氏在围城中所作日记详细记载北京城中发生的诸多情况。全书约1800余言,仿编年体裁,按年月日序次,记载义和团进入畿辅至慈禧、光绪母子仓皇逃出北京期间史事。而慈禧、光绪母子出奔途中情状以及由西安行在启程回归京城期间史事,则由罗惇曧以所见所闻补足之。是书所记史事皆为作者在围城中的亲身经历及见闻,其中尤以记载义和团在北京的活动情况和清朝王公大臣对国事的态度和八国联军在华北地区的暴行,尤为详尽。成书后,李氏“以触犯多,不肯示人”。1932年《人文月刊》3卷5期发表的惜阴堂笔记中的《庚子传信录》,约6000余言,其中文字与是书文字大体相同,惟内容仅为是书的三分之一。此外,李氏又托名日本小山重信撰《庚子传信录》,内容文字与是书基本相同,惟内容不及十之四五。后两书均为是书的节本。是书已收入中国史学会主编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