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昆,字振之。天津人。生卒年不详,其生年一说为1800年,一说为1830年,有待新材料确证。道光至同治年间(一说咸丰年间,一说道光年间),在北京以说书为业,曾一度为礼王府供奉。以自编自演《龙图公案》(又名《包公案》)闻名京都,说唱技艺之高超,倾动一时。金梯云《子弟书·咏石玉昆》谓其:“高抬身价本超群,压倒江湖无业民。惊动公卿夸绝调,流传市井效眉颦。编来宋代包公案,成就当时石玉昆。是谁拜赠先生号?直比谈经绛帐人。”其曾于闭关多年之杂耍场中说书,场地虽破旧不堪,然门庭若市,座无虚席,“红牌斜挑破园门,多人出入如蜂拥”,“一望院中车卸满,到棚内遍观茶座过千人”(同上)。其说唱技艺引人入胜:“他款定三弦如施号令,满堂中万籁俱寂,鸦雀无闻。但显他指法玲珑嗓音嘹亮,形容潇洒字句清新。令诸公一字一夸一句一赞,合心同悦众口同音。”“恨不能进身承受先生宠,意欣欣替他得意自己也提神。”(同上)又据富察贵庆《知了义斋诗钞》记载,石玉昆傲视王侯,不慕名利:“性孤僻,游市肆间,王公招之不至。”“大笠飘飘野鹤群,为底朱门无履迹。”其代表作品《龙图公案》,后经人记录、整理,分别成为章回小说《龙图耳录》和《三侠五义》(原名《忠烈侠义传》,别名《七侠五义》),后者被誉为侠义公案小说的压卷之作,久传不衰。此外,其所创唱腔,后来成为著名的杂牌曲子之一,人称“石派书”或“石韵书”。生平事迹见赵景深《银字集·关于石玉昆》(1946年3月永祥印书馆出版)、李家瑞《从石玉昆的〈龙图公案〉说到〈三侠五义〉》(《文学季刊》第二期)、阿英《小说二谈·关于石玉昆》(1958年5月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河北省历代著名作家传略编写组《石玉昆及其〈三侠五义〉》(《河北文学》1961年第4期)。
原名《忠烈侠义传》。长篇小说。清石玉昆撰。一百二十回。玉昆字振之,天津人。约生活在道光同治年间。著名说书艺人。据唱本《包公案》改编成书。光绪五年(1879)后经俞樾修订,删去第一回“狸猫换太子”,并“援据史传,订正俗说”。在已有南侠、北侠、双侠四人外,加上艾虎、黑妖狐智化、小诸葛沈仲元,补成七人,曾改名《七侠五义》。前半部描写包拯在侠义之士辅助下审案平冤、“除暴安良”故事,后半部描写翦除襄阳王党羽及七侠五鼠间纠葛。书中 “平冤狱”、 “铡庞昱”、“除蕃王”等描写,揭示清代现实社会黑暗,包拯铁面无私、不畏权贵的清官形象,反映出人民的愿望。情节曲折,形象生动,语言流畅,具有浓厚平话色彩。然亦杂有忠于统治阶级、维护封建道德、宣扬因果报应等消极思想。有光绪五年(1879)北京聚珍堂活字本、亚东图书馆本。解放后有广东、安徽、豫章等出版社铅印本。 查看详情>>
近代白话章回小说。石玉昆《三侠五义》的重订本。《三侠五义》于光绪五年(1879)刊行,至光绪十五年(1889),俞樾(曲园)始见此书,遂予重订、改名,于同年由广百宋斋刊行,作者署“石玉昆述,俞曲园重订”。卷首有光绪十五年七月既望曲园居士俞樾《重订〈七侠五义传〉序》和人物绣像30幅。俞樾“重订”的《七侠五义》,与原本《三侠五义》仅有3点不同:其一,俞樾认为《三侠五义》的“第一回叙述狸猫换太子事,殊涉不经”,故“援据史传,订正俗说”,加以“别撰”。其二,俞樾又认为,“书中所载,南侠(欧阳春)、北侠(展昭)、丁氏双侠(丁兆兰、丁兆蕙)、小侠艾虎,则已得五侠矣。而黑妖狐智化者,小侠之师也;小诸葛沈仲元者,第一百回中盛称其从游戏中生出侠义来。然则此两人非侠而何?即将柳青、陆彬、鲁英等概置不数,而已得七侠矣。因改题《七侠五义》,以副其实”。其三,俞樾还认为《三侠五义》后半部主人公颜查散的“查散”二字“殊不可解”,“疑‘查散’二字乃‘昚敏’之讹。昚”为古文“慎”字,以“昚敏”为名,取慎言敏行之文”,故又改“颜查散”为“颜 敏”(以上引文均见俞樾《重订<七侠五义传>序》)。除以上3点以外,《七侠五义》与《三侠五义》完全相同。《七侠五义》产生后,与《三侠五义》并行于世,其影响与《三侠五义》不相上下,尤其在南方流行更广。 查看详情>>
一名《忠烈小五义》,侠义小说,一百二十四回。为《三侠五义》续书。此书作者说法有三。其一,刻书人文光楼主“序”说,此书为“石先生原稿”。其二,谭正璧认为“原稿的述作者固是石玉昆,但刊刻本已经过别人的重编或修订”(见《论小五义》)。鲁迅也说:“序虽云二书皆石玉昆旧本”,“疑草创或出一人,润色则由众手”(见《中国小说史略》)。其三,知非子《小五义辨》说:“前套《忠烈义侠传》与余所得石玉昆原稿详尽不同,人名稍异,知非出于一人之手。”叙《三侠五义》中人物后人卢珍、韩天锦、徐良、白芸生、艾虎等除暴安良故事。思想内容与《三侠五义》相近,结构更松散。有光绪十六年(1890)北京文光楼刻本、上海申报馆印本。 查看详情>>
又名《忠烈续小五义传》、《三续忠烈侠义传》。章回小说。清无名氏著。一百二十四回。系《小五义》续书。书叙众义士大破铜网阵,焚毁冲霄楼,查获襄阳王谋叛盟单,襄阳王潜逃宁夏国。庞吉门生李天祥收买亡命之徒邢如龙、邢如虎兄弟行刺包公。智化识破阴谋,将计就计,活捉二邢。白菊花晏飞夜盗皇帝冠带袍履,众义士侦悉赃物置于南阳府恶霸东方亮家藏珍楼中。经查访取得此楼图纸,众侠齐力捕杀群贼,取回皇上衣冠并得一鱼肠宝剑。后襄阳王自宁夏国搬兵来犯,众侠和宋兵全力合击,生擒襄阳王。随后消灭白菊花等群贼。本书在思想内容上与《小五义》难分轩轾,在艺术上则略胜一筹。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认为《三侠五义》、《小五义》和《续小五义》三书“疑草创或出一人,润色则由众手,其伎俩有工拙,故正续遂差异也”。有光绪十六年(1890)文光楼初刊本,次年重印。另有珍艺书局铅印本、天宝书局石印本等。近有1981年贵州人民出版社排印本、1989年广西人民出版社排印本、199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十大古典公案侠义小说》本。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