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名:大陶,字铸万
  • 性别:
  • 朝代:明末清初
  • 出生地:四川达州(今达县)人
  • 出生日期:1630

唐甄(1630~1704)清初学者。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思潮代表人物之一。原名大陶,字铸万,号圃亭。四川达州(今达县)人。随父任迁居江苏吴江。避清朝“蜀人归蜀”政策,改名甄。顺治举人,会试不第。应吏部试,选为山西长子县令。上任不到10月,因与上司相左而免职。一生经历坷坎,为伸展胸中抱负奔走20余年,终于不遇,退而守贫著述。中年以后家道日落,困于田薄赋重,弃农从商,经商又失败,转而为牙人(经纪人)。又被客商污告窃金,“器物鬻尽,无以偿之”(《恒悦》),以至于糠粞不备。晚年开馆授徒,穷困潦倒而卒。推崇王守仁心学,自称“甄晚而志于道,而知即心是道”(《悦入》)。传世著作有《潜书》97篇。另著有《春秋述传》、《毛诗传笺合义》和文集日记等,均佚。

唐甄的伦理思想是明清之际反传统名教、具有早期启蒙因素的伦理思潮的重要代表。认为天地万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道德伦常秩序也并非一成不变。“天地其一形成长久乎!无成乃无毁,有成必有毁。天地之既成也,吾知其必有毁也……其君长上下必复如是。”(《潜书·博观》)以事物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证明道德和道德关系的后天性和变动性。提出性德、性才、性功相统一的人性理论,认为人性不能仅仅是个人内在的道德本性,而应在社会道德生活中获得现实性。性中固有的道德只有取得一定的实际功效才能成为人性的内在规定。性德通过性才转化为性功,便使人性获得了完满的实现。“四德无功,必其才不充;才不充,必其性未尽。”(《潜书·性才》)

“性功”概念的提出,把功利原则和人的本性密切联系在一起,力图为功利寻找道德上的依据。他特别强调道德离不开一定的功效,“仁义礼智俱为实功”(《潜书·宗孟》)。指出没有社会效益的道德是虚伪的、无价值的。“为仁不能胜暴,非仁也;为义不能用众,非义也;为智不能决诡,非智也。”(《潜书·有为》)批判道学家们空谈心性,“不言事功”,“束身锢心”,不仅不能有利于国家人民,反而“祸及君父,破灭国家”(《潜书·良功》)。反对禁欲主义道德,宣称“人亦孰不欲遂其情”,自然欲求的满足,好游、好色、好财、好宫室等等都是“人之恒情”,只要处之“有节”、“有制”,便无亏于德,且是“修德之一助”(《潜书·善游》)。既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禁欲主义思想,把道德置于自然生理需要基础之上,又反对无节制的纵欲,斥“贪财淫色”为“小人之欲”和“乱根”(《潜书·格定》)。

唐甄崇尚王守仁“知行合一”的学说,认为行即行其所知,行为选择与道德认识高度一致。主张以行为动机与效果相统一的原则评价行为的道德价值。重视社会舆论对人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评价作用,“庶人之谤,乡校之议,皆所以考德也。”(《潜书·取善》)。并肯定社会舆论的评价对人们的行为有着制约和引导的功能,舆论的褒贬使得人们“兢兢焉一言一行,时自谨省,恐人之议其后也。”(同上)揭示了道德对人们行为的特殊制约形式。并肯定舆论评价的机制根源于人们心中对道德原则的普遍认识,尽管社会道德风尚有好有坏,但人们心中的善恶标准总是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和某种客观性。“世虽昏浊,人心自明,真伪自见,贤不肖自别,其出于众人之口者不可罔也。”(《潜书·取善》)这就于天理的权威之外另立了舆论的权威,比较符合人类道德生活的本来面目。

唐甄指出,人的知识水平与其道德水平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特别强调四德中智的重要作用。指出“三德之修,皆从智入;三德之功,皆从智出。”(《潜书·性才》)明确表示,仁义礼等道德原则要转化为主体的道德品质,必须借助于智(即人的知识和道德认识)。只有以知识形态掌握了德,才能凝为道德意识,化为道德行为。他还认为,不仅道德修养依赖于智,而且道德向实践的转化及其实际功效的获得也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智。“有智以道之,虽不折枝之仁,其仁不可胜用;虽不杀枭雄之义,其义不可胜用;虽不先长之礼,其礼不可胜用。是故三德之功,皆从智出。”(同上)肯定了道德认识和道德能力在人们道德实践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唐甄以“市里山谷之民”自命,站在封建叛逆的立场,对传统的纲常伦理颇有微辞。公开倡言“君臣之伦不达于我”(《潜书·守贱》),力攻君主专制。提出“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的命题(《潜书·室语》),认为帝王与盗贼毫无二致,其凶狠残暴更过于普通盗贼。指斥他们为一己的私利杀戮天下之人民,掠夺天下之财富,“屠绝百城,荆棘千里”(《潜书·全学》)。揭露他们本来即是盗贼,只是败者为寇,胜者为王,一旦夺取天下,便给自己披上了神圣的外衣。在“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被奉为金科玉律的时候,唐甄这一命题惊世骇俗,具有发聩振聋的作用。他还在《破祟》篇中指出,历来被奉为天理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原则也不具有绝对善的道德价值,这些原则在贯彻实行过程中若“不正其心,不得其方”,也将造成极大的危害,形成仁义之“祟”。动摇了五常的神圣性。提出“五伦百姓,非恕不行”的命题,认为人人具有相近的人性,即使贵为天子,也“非天帝大神,皆人也……无不与民同情也。”(《潜书·抑尊》)要求“抑尊”,在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道德关系中贯彻平等的原则。唐甄的伦理思想,反映了正在兴起的市民阶层的道德要求,反对传统纲常名教,具有早期启蒙的意义。

唐甄著述丰厚,除主要代表作《潜书》外,外著《毛诗传笺合义》、《春秋述传》、《潜文》、《潜诗》、《日记》等若干卷,给世人遗留了一份弥足珍贵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

唐甄作品

潜书 [ 唐甄 ]

清初唐甄著。为议论时势,褒贬世事,究理明性的论文集。分上下2篇,凡97目。初名《衡书》:“志在权衡天下”(王闻远:《西蜀唐亭先生行略》)。后困蹇不遇,政治抱负无法伸展,遂更名《潜书》。康熙18年,唐甄怀《衡书》拜见宁都魏禧,受魏氏赏识并于刊刻,始行于世。初刻时仅13篇,署名唐大陶。后逐渐增至97篇,更名《潜书》,改署唐甄。康熙44年,唐甄卒后,由其婿王闻远聚集付印。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50,论学术,下篇47,论政治。其道德观与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政治思想紧密相联。有1703年王闻远刻本、1883年李氏刻本、1905年邓氏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55年出版标点排印本。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