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名:字肯堂,号瓠山
  • 性别: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东平(今属山东)人
  • 出生日期:1245

王构(1245-1310年),元代文学理论家。字肯堂,号瓠山。东平(今属山东)人。20岁时以词赋中选,为东平行台掌书记。1274年(至元十一年),任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宋亡,奉旨赴杭取图籍、礼器仪丈等至京,迁应奉翰林文字,升修撰。丞相和礼霍执政时,其参与谋划,世祖时官至翰林侍讲学士。成宗即位后,升学士,参议中书省事,反对搜括田赋,后为济南路总管。应武宗召至京修《成宗实录》,任翰林学士承旨。其任济南总管时,为授学门生编就《修辞鉴衡》2卷,上卷为诗论,下卷为文论。多系采集宋人诗话,笔记及诸家文集说部中论诗评文之语编次而成。仅下卷结语一条为其所作。因其深谙文学,故鉴赏裁定有识,去取选材精核,不乏见地。论诗部分,主要选录论述立意生境,写景状物等言论,汇集了前人在诗歌创作上不少宝贵的心得体会。论文部分,主要选录强调以意为上,力求创新的言论。所引之书,如《蒲代漫斋录》、《诗文发源》、《诗宪》等,现都已亡佚,赖此编略得保存。文字通俗易懂,颇有参考价值。《四库全书总目》称其“固误艺家之指南也”。

王构作品

修辞鉴衡 [ 王构 ]

诗话与文论汇编。二卷。元王构撰。上卷论诗,下卷论文,采集宋人诗话、笔记、杂记而成,是元人对宋人诗文评价的辑录之作。王理《序》云:“《修辞鉴衡》之编,所以教为文与诗之术也。”又云:“尚辞者义亏,植意者事逸。义亏竭塞,事逸耗枯,皆不足以达辞辅理,于道则眊矣。”王构辑录宋人诗文评语,意在提供一种写作的“鉴衡”,即意与辞之间的谐调、双美。比如卷一,既引张表臣《珊瑚钩诗话》“诗以意为主”说,又引葛立方《韵语阳秋》“作诗贵雕琢,又畏有斧凿痕;贵破的,又畏粘皮骨”,即可见全书主旨之一斑。《修辞鉴衡》的另一价值,即宋人散佚诗话,多赖以保存。如《诗宪》,《蒲氏漫斋录》等。《诗宪》据郭绍虞《宋诗话考》,为南宋时书,作者本山谷、惠洪、范温说诗,明确揭示“夺胎”之法与“蹈袭”、“因袭”、“转易(翻案)”的区别与联系,是宋人诗学中极有价值的理论。《蒲氏漫斋录》关于江西诗派的“点化”一法,也有甚准确的评说。对研究两宋诗学颇有裨益。陈望道《修辞学发凡》说:“最初用修辞这个熟语正名本学的,却是元代王构(肯堂)。”认为王书虽不甚精,但可作修辞专书的滥觞。郑子瑜《中国修辞学史稿》则认为《修辞鉴衡》不能视为第一本修辞专书,第一本应是《文则》。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