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名:熙成,字伯箫
  • 性别:
  • 出生地:山东省莱芜县
  • 出生日期:1906年03月13日
  • 逝世日期:1982年08月10日

吴伯箫(1906年03月13日—1982年08月10日),现代著名散文家,教育家。原名熙成,字伯箫。曾用笔名山屋、天荪。1906年3月13日生。山东省莱芜县吴家花园庄人。自幼在家乡上学,1919年入曲阜师范学校读书。1925年入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学习,并开始写作。第一篇散文《白天与黑夜》发表在《京报·副刊》上。此后又连续写了《塾中杂记》、《街头夜》等散文,对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和阶级压迫有所反映。1931年前后在《京报·副刊》、《晨报》、《新生》等刊物上陆续发表了40多篇散文,曾集为《街头夜》准备出版,因“九·一八”事变,稿本失散。1931年大学毕业后,在青岛大学工作。抗日战争前先后在济南乡村师范、山东教育厅、莱阳乡村师范任职。同时,在《大公报·文艺》先后发表了散文《羽书》、《我还没见过长城》、《马》等散文,后编入《文学丛刊》第七集《羽书》(1941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8年4月到延安,先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参加抗日文艺工作组随军到晋东南前线工作,写了《潞安风物》(1947年,海洋书屋,包括《沁州行》、《响堂铺》、《路罗镇》等散文)。1939年5月回延安,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任秘书长。1941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陕甘宁边区教育厅任科长。这时期写了《向海洋》、《书》、《忘我的境界》等散文。1942年5月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明确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大方向。1943年入中央党校学习,参观“陕北江南”,写了《战斗的丰饶的南泥湾》,同时期还写了《黑红点》(1947年,东北书店,包括《一坛血》、《化装》等散文故事),后收入《烟尘集》(1955年,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同时期还翻译了德国诗人海涅的长诗《波罗的海》。1945年抗战胜利后随延安大学干部队到张家口华北联大任中文系副主任,后到东北任东北大学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文学院副院长,并主编《东北文化》。东北大学迁入长春市改为东北师范大学后,任副教务长。1949年出席全国第一次文代大会,被选为理事、秘书长。1951年至1954年任沈阳东北教育学院副院长。从1945年到1954年所写的散文集为《出发集》(1954年,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4年春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兼任文学讲习所所长、《文艺学习》编委。1956年走访中南各省,写了《难老泉》、《钢铁长虹》等诗文。1956年10月到民主德国参加“海涅学术会议”,写了《记海涅学术会议》、《论海涅》、《谒列宁墓》、《记列宁博物馆》等散文。从英译本转译了德国诗人海涅的诗歌《波罗的海》(1957年,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63年入中央高级党校学习。同年出版了散文集《北极星》(1963年,作家出版社),包括《北极星》、《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窑洞风景》、《歌声》等优秀散文。香港文学研究社出版了《吴伯箫选集》。1981年10月,出访英国,不久,当选全国文联理事。1982年8月病逝。

吴伯箫作品

羽书 [ 吴伯箫 ]

现代散文集。吴伯箫著。文化生活社1941年5月初版。收《话故都》、《马》、《羽书》、《我还没有看见长城》等散文18篇,为作者1933年至1936年间所写。作者依据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展开亲切的回忆和遐想,表现他对乡土、祖国和历史的眷恋。他多方铺排,纵笔挥洒,把自己所感受的生活情趣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他铺写山屋四季给人的种种情趣和“雪夜闭户读禁书”的快乐;漫话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它对人们潜移默化的力量;围绕家乡的马、啼晓鸡、灯笼、天冬草、萤一类习见的景物,描出一幅幅温馨的乡土风俗世态画;他话羽书,说长城,表达他对付强敌虎视的激情。他从许多熟悉的题材中挖掘出清新、健康的生活情绪和积极向上的思想主题,把自己对自然乡土的向往,对光明未来的憧憬,对驱除胡虏、渴望祖国自由解放的期待,表现在繁富的铺叙之中,情趣饱满,知识丰富,联想活跃,语言绚丽,给人以充实的美的感受。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