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名:杨成业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北京
  • 出生日期:1914年8月25日

杨沫(1914年8月25日—1995年12月11日),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杨成业,后名杨君默、杨默,抗日战争后期始用杨沫。原籍湖南湘阴县。出生于北京一个没落官僚地主家庭。8岁进小学,13岁考入北京西山温泉女子中学,后因家庭破产而辍学。曾在河北省香河县、定县当过小学教师,在北京当过家庭教师、书店店员,曾在北大旁听。这期间,在动荡的生活中开始结识一些地下共产党员和革命青年学生,并在他们的启发下,开始学习马列主义。1934年在北京的《黑白》杂志上,发表第一篇散文《热南山地居民生活素描》。1936年在上海的《中流》和《大晚报》副刊上,还发表了《某家庭》、《死与逃》等几篇反映中国人民悲惨生活和揭露日本侵略者罪行的短篇小说(署名小慧)。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抗战爆发后,奔赴晋察冀边区,在冀中地区做过妇女工作和宣传工作。1943年起,先后担任《黎明报》、《晋察冀日报》、《人民日报》的编辑或副刊主编,写下不少揭露日本军国主义者罪行、鼓励群众坚持抗日斗争的短篇小说、散文、特写等。这些作品由于战争环境,大多已散失,未能保存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她在北京市妇联工作,业余时间从事文学创作,完成了1948年动笔的,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生活与斗争的中篇小说《苇塘纪事》。1952年调中央电影局剧本创作所任编剧,1957年转为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1958年出版她的代表作、反映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在党的培养下锻炼改造,成长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小说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学生的热烈欢迎。195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9年作者将《青春之歌》改编为电影剧本,并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成同名影片,作为国庆10周年的献礼。影片被评为国庆10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最优秀的影片之一。

1960年她被全国妇联定为“三八红旗手”。1963年到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市分会任专业作家,被选为北京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由于疾病缠身,这几年只写过短篇小说《房客》、《红红的山丹花》、《我的医生》等作品。“文化大革命”期间,她不顾“四人帮”的迫害,从1972年至1976年写成了反映抗日战争生活,表现抗战时期共产党内路线斗争和知识分子锻炼成长的长篇小说《东方欲晓》,粉碎“四人帮”后,经作者修改于1979年分3部出版。新时期她还创作出版了报告文学《不是日记的日记》,以及《青春之歌》的续篇《芳菲之歌》等。1995年12月11日,杨沫去世,享年81岁。

杨沫作品

芳菲之歌 [ 杨沫 ]

当代长篇小说。杨沫著。广州花城出版社1986年5月初版。全书分为3部共74章,系《青春之歌》姊妹篇。书中着力描绘了柳明、曹鸿远、白士吾等一代青年人在抗日救亡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成长及分化,塑造了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群像。漂亮的少女柳明,是北平医学院的高材生。她生长在普通教师家庭,家境虽清贫,却倔强好学。由于在教会学校读书的原因,她与清室后裔白士吾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建立了一定的感情。正在这时,日本军队发动了芦沟桥事变,炮声轰毁了柳明立志攀登医学高峰的梦。白士吾凭藉家庭的财力,竭力劝柳明去日本留学并与他完婚。与此同时,中共地下党员曹鸿远的爱国热情与行动感染了柳明,使这位富有正义感的姑娘产生了强烈的抗日意愿。在人生的十字路上,柳明经历了感情上痛苦的搏斗,终于毅然放弃了去留学做阔太太的机会,投身到抗日战争的洪流中去。在敌后根据地,她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后因工作上的需要,她被派往敌占区配合曹鸿远从事地下工作,以假夫妻的身份共同生活。他们在工作中产生了纯真而深沉的爱情,但因工作任务的转移,不得不再次分手。而白士吾因恋爱的失败,又被侵略者所利用,遂成为日军的帮凶。由于白士吾卖身投敌,在根据地工作的柳明受到株连,不被信任,思想上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当柳明与曹鸿远再度相逢时,他们正在为各自的工作奔赴不同的区域。这个并未结束的故事通过一个侧面反映了伟大时代的风云变幻以及人的情感的复杂性。《青春之歌》中的主人翁卢嘉川和林道静在本书中也多次出现。 查看详情>>

英华之歌 [ 杨沫 ]

长篇小说。杨沫著。花城出版社1990年出版。该书是作者20世纪50年代的长篇《青春之歌》的续篇。作品以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抗日根据地为背景,描写主人公林道静的战斗生涯以及她与卢嘉川、江华的爱情纠葛与政治分歧,真实地反映了敌我斗争与党内斗争的交织,特别是党内清查托派中“左”倾路线与反“左”倾路线的艰难曲折的斗争,呈现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历史画面。小说着力刻画了林道静正直、善良、热情奔放的性格以及历经政治磨难后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和在爱情生活中的高尚品格。全书情节曲折生动,文笔细腻,激情洋溢,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比《青春之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查看详情>>

青春之歌 [ 杨沫 ]

杨沫的长篇小说。1958年出版。小说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一二·九”运动为历史背景,描写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革命时期学生运动,表现了那个时代里知识分子的日渐觉醒和分化。小说描写的主人公林道静走过的道路,有深刻的典型意义,她在未同群众、革命斗争结合前,只是徘徊在痛苦的歧路上,只有当她接触革命乃至参加实际的革命斗争,才逐步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从中揭示了知识分子应有的前途与归宿。小说还成功地塑造了卢嘉川、江华、林红、余永泽、王晓燕、白莉苹、戴瑜等在白色恐怖下走着不同道路的形形色色知识分子群像。故事情节曲折动人,描写人物心理变化真切细腻,语言简洁流畅,通篇感情炽烈,富有艺术魅力。1959年2月,茅盾在《中国青年》第4期发表《怎样评价〈青春之歌〉? 》。该文分析了《青春之歌》的思想性、艺术成就和存在的缺陷,言简意赅,全面中肯,不仅澄清了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在《青春之歌》评价上的认识混乱,而且为文学作品的科学分析、评价树立了范例。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