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朔(1913年4月28日-1968年8月3日),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杨毓瑨。山东省蓬莱县人。青年时期曾在东北哈尔滨学习外国文学,并从事翻译工作,同时,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写了不少古体诗词。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了革命,写了许多散文和特写,第二年写了第一部中篇小说《帕米尔高原的流脉》,写的是陕北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生活,在广州《救亡日报》上发表。1939年参加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组织的作家战地访问团到华北,从此便留在华北抗日根据地,随八路军转战于晋东南、冀南、冀中、晋察冀边区、晋西北根据地之间,写了一些歌颂抗日英雄人物和壮烈事迹的通讯报道,如《征尘》、《火并》、《风暴》、《铁骑兵》等,还写了不少短篇小说,均收在《月黑夜》(1949年,三联书店)里。1942年春从敌后回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三年多,参加了整风运动。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胜利后,曾在宣化龙烟铁矿深入生活,写了反映矿工同日本侵略者斗争的中篇小说《红石山》(1949年,新华书店辽东分店)。解放战争时期,转入晋察冀野战军,担任过新华社特派记者,并在师政治部担任过领导工作,参加过清风店战役、石家庄战役和平津战役。这一时期写了主要反映人民解放军战斗生活的短篇小说集《北黑线》(1950年,群益出版社),中篇小说《北线》(1949年,新华书店)和《望南山》(1949年,天下图书公司)。1949年转入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任文艺部长,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写了表现某铁道兵团为解放江南英勇斗争的中篇小说《锦绣山河》(1951年,工人出版社)。1950年10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写了一部反映铁路工人抗美援朝斗争的优秀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品热情歌颂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们崇高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歌颂了中朝人民在并肩作战中结成的兄弟般的情谊,是描写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部小说,也是建国初期文学上的一大收获;还写了一些通讯特写,大都收集在《鸭绿江南北》(1951年,天下图书公司)和《万古青春》(1954年,中国青年出版社)两个集子中。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作者获得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颁发的二级国旗勋章。1954年回国后转到中国作协,历任外国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主任、党组成员。1953年至1955年曾先后到大西北和东南沿海等地,写出了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赞歌《西北旅途散记》、《石油城》、《厦门港的风浪》等散文和通讯(收在《铁骑兵》中)。还写了一本青少年读物《雪花飘飘》。从1956年后,曾先后到印度参加亚洲作家会议,到苏联参加第一次亚非作家会议,并多次参加在欧、亚、非三洲召开的保卫世界和平的国际会议,从事人民外交工作,担任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副秘书长,亚非团结委员会副主席、党组成员,亚非人民理事会书记处中国书记(常驻开罗),中国亚非作家常设局联络委员会秘书长和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三届委员。这期间写有反映亚非人民生活的优秀散文,收入散文集《亚洲日出》、《东风第一枝》、《海市》、《生命泉》(均为作家出版社出版),和描写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斗争的长篇小说《洗兵马》上卷《风雨》。他的作品选集还有《中国人民的脚步声》(1956年,新文艺出版社)、《大旗》(1959年,作家出版社)。杨朔是一位有影响有成就的优秀散文作家。他的散文,具有浓郁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战斗性,放得开,又收得住,既写美丽的风光,又写人物的精神面貌。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用词精炼,有独特的风格。他的代表作如《雪浪花》、《荔枝蜜》、《樱花雨》、《海市》、《泰山极顶》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1968年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1978年初,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散文选集《杨朔散文选》。此外,香港文学研究社出版了《杨朔选集》。
中篇小说。杨朔著。1949年8月北平天下图书公司初版。这本小说虽篇幅较短,但在解放战争的大背景下却生动地描写了察南护地队在大王疃(西大云疃)一带的斗争经历,歌颂了获得土地的农民遥望南山根据地,企盼第二次解放而坚持斗争的事迹。在党的领导下为保卫胜利果实,察南护地队与敌人进行殊死博斗,故事感人,读来令人唏嘘而不能平静。 查看详情>>
长篇小说。杨朔著。1953年3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曾印刷再版二十多次。小说通过对一支中国铁路工人志愿援朝大队在护桥、运输等战斗中英雄事迹的描写,表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爱祖国、爱人民、爱正义、爱和平”,即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崇高品德,也反映了中朝人民血肉相连的兄弟情谊。在这部作品里,作者克服了过去那种过于追求故事的弱点,把注意中心放在人物的刻画上,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作者以抒情诗一般的笔调,从爱与仇,生与死,美与丑等道德情操、人生哲理的高度上,发掘与展示了英雄人物的崇高思想和圣洁灵魂,充分展现了人物丰富的感情世界。风趣而视死如归、勇排定时炸弹的老包头,碎嘴但也通情达理的姚大婶,毅然放弃个人利益,推迟婚期的女铁路线路电话员姚志兰,看来有点愚而为国不惜捐躯的车长杰,“倔”而忠于职守的姚长庚,老成持重的武震等,具有着中国人民的那种淳厚朴实的特有气质,有着一定的典型意义。小说中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相交融,使作品产生了较大的感人力量。作品采取了中国传统的说书手法叙述故事,以铁路工人的斗争生活为经线,以朝鲜人民与人民军的活动为纬线,通过经纬线交织展开情节,表现主题,有着浓厚的民族色彩和乡土气息。这部最早反映抗美援朝斗争生活的长篇作品,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赞誉,被认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文坛上的一大收获。 查看详情>>
杨朔著。作于1954年春,收于《杨朔散文选》。1950年10月,作者随中国铁路工人组成的一支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写下了许多优秀战地通讯和散文。本篇记叙的是黄继光式的一级英雄李家发的英雄事迹。李家发才十九岁,生性开朗乐观,天真纯朴,爱憎分明,虎劲十足,作战时英勇顽强,富有自我牺牲精神。在1953年7月12日的轿岩山攻坚战中,李家发冒着敌人密集的机枪,一马当先,奋勇冲击,在弹绝伤重的危急情势中,为消灭机枪据点,开辟部队前进的道路,他在“拖着伤脚炸掉一个小地堡”后,即毅然决然地用自己的身子扑向大碉堡的机枪射口,战士们终于冲上主峰,夺得胜利。作者通过记叙李家发的生动故事和英勇牺牲的壮烈场面,热情地讴歌了志愿军战士宽阔的革命胸怀、视死如归的英雄性格,以及崇高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刻画人物富有鲜明的性格特征;人物牺牲时的形象描绘有浮雕效果;景物描写渲染了人物美丽的精神境界。文中把英雄比作一支“最美丽的歌子”,充满着诗意,耐人吟味。 查看详情>>
收录了杨朔先生自 1926 年以来创作的 42 篇散文,包括《雪浪花》《荔枝蜜》《樱花雨》《香山红叶》《泰山极顶》《画山绣水》《茶花赋》《海市》《铁骑兵》等名篇,编者按照不同的主题进行分类,以给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 在《中国人民的心》中,作者创造性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的优长,于托物寄情、物我交融之中达到诗的境界,结构精巧,语言清新凝练,时代气息浓郁。 《中国人民的心》语言凝练、结构精巧、寓意深刻、耐人寻味。该书通过一篇篇妙趣横生、引入入胜的故事,从正面和反面诠释了何为中国人民的心。 查看详情>>
现代中篇小说。杨朔著。重庆生活书店1939年8月初版。这是作者的第一本小说集。1937年冬作者去延安,参加了革命,不久离开延安到西北各地。1938年春作者到广州后,应《救亡日报》之邀,根据自己在边区的生活积累,创作了这部中篇小说,在《救亡日报》副刊上连载。小说描写边区人民经过土地革命,在共产党领导下,开展清除托匪汉奸的斗争。作品热情赞颂觉醒了的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把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称誉为中华民族复兴史的起点。作者以优美的抒情笔调,生动地描绘了西北高原粗犷的自然景色和边区人民的质朴心灵。 查看详情>>
杨朔1950年代曾赴朝,就“抗美援朝”进行文学创作,那些作品更具檄文色彩。华东出版社1951年出版的一本关于朝鲜前线的通讯集,即以杨朔的一篇文章的标题作书名――《美军是披着人皮的畜生》。 查看详情>>
本书是杨朔的散文精选集,收录杨朔颇具代表性的散文,包括《荔枝蜜》《雪浪花》《香山红叶》等名篇。杨朔创造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的长处,于托物寄情、物我交融之中达到诗的境界;结构精巧,结尾多寓意,耐人寻味;语言具有苦心锤炼后的魅力,精确、凝炼、含意丰富又富音乐感,具有清新俊朗、婉转蕴藉的风格。 查看详情>>
杨朔著。作于1945年。以抗日战争时期为背景,写龙烟铁矿矿工与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故事。在日寇统治下,矿工遭受非人的痛苦和压迫。面对敌人的残暴统治,矿工的态度不一。作品着力描绘三类人物。董长兴只对敌人痛恨而缺乏反抗的勇气,最后在痛苦中牺牲。殷冬水既仇恨敌人,又敢于反抗,但只凭个人力量去自发地作斗争,结果被敌人惨杀。胡金海是个勇敢而又富于反抗的工人,在党的领导下,在斗争中逐渐认识组织起来的力量,参加了游击队,组织地下军,最终胜利地解放了矿山,也最后解放了自己。小说通过红石山工人反抗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迹的描绘,说明工人阶级要求解放,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的真理。作者在刻画人物、组织故事、运用语言等方面力求为工人们所理解和接受,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