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名:官应,字正翔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广东香山(今中山)人
  • 出生日期:1842年

郑观应(1842年—1922年),原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别号杞忧生、慕雍山人、罗浮待鹤人,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幼读诗书,1858年科举落第,毅然弃学经商。1859年到英商宝顺银行任职。1860年在宝顺管丝楼,兼管轮船揽载等事宜,开始买办生涯。学英文,“究心泰西政治,实业之学”。1868年宝顺停业,从此自己经营。1873年,受聘英太古轮船公司,曾投资轮船招商局。1881年前后,郑转到洋务派企业中任职,先后由李鸿章委为上海机器织布局总办,轮船招商局帮办、总办,上海电报局总办。中法战争期间积极主战,并致书粤东防务大臣彭玉麟自荐。1884年到粤,赴港交涉购运武器问题,成功。同年6月赴越南西贡调查敌情。1890年前后与孙中山有交往。1893年再入轮船招商局。1894年,致书盛宣怀,请向李鸿章推荐孙中山。中日甲午战争中,他关心时局,屡上条陈,坚决反对李鸿章的投降主张。1895年1月,他提出战、守、备三策,力图挽回败局。同时呼吁“变法”。1894年秋冬间,郑著《盛世危言》刊行,其中心思想是“富国强兵”,该书畅销各地,影响极大。提出“习兵战不如习商战”,即发展本国经济力量与外国资本主义斗争。他原是官督商办的积极鼓吹、参与者,后来却要求“一切章程,听商自主”。并要求收回海关,裁撤厘金,自由投资。在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政体,设议院,改革内政,培养新式人材。1896年任汉阳铁厂总办。甲午战后,维新运动日趋高涨,新旧斗争尖锐,他转向消极。1900年,慈禧欲废光绪,上海维新人士经元善通电反对,遭通缉,郑观应曾参与追捕经元善。1906年,任粤汉铁路公司总办,拥护清政府的伪立宪,敌视革命。辛亥革命胜利后,并不反对共和。袁世凯独裁窃国,他深恶痛绝,继而反对张勋复辟。晚年热心教育事业。著作有《救时揭要》、《易言》、《盛世危言》、《罗浮待鹤山人诗草》等。

郑观应作品

盛世危言 [ 郑观应 ]

中国近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的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近代郑观应著。光绪十九年(1893)正式出版。几经修订增补后,其正规版本有3种:1894年5卷本,1895年14卷本,1900年8卷本。由1873年的《救时揭要》与1880年的《易言》演变而成。光绪二十一年(1895)秋刊行。正文共10004篇,附录130余篇。是作者阅读中外报刊而作的随笔札记。书中提倡学习西方进行政治改革,变法图强。指出西方国家之所以富强是以“育才子学堂,论证于议院”为体,以轮船、火炮、洋枪等军事和民用技术为用,批评洋务派学西方是“遗其体而求其用”,舍本逐末。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设立议院,以上下通气,传达民情。同时指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比军事侵略更危险,“习兵战不如习商战”,要求“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畅其流”,全面发展资本主义,以抵制侵略。主张建立自己的机器制造业,为发展民族工商业提供独立的技术基础;国家应扶助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实行关税自主;翻译传播西方书籍等。这些主张对当时的知识界影响甚大,被誉为“医国之灵枢金匮”。1895年,光绪帝令印发2千册分发臣僚阅读,并风行日本、朝鲜,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版本甚多,有五卷本、八卷本、十四卷本。辛亥革命后,作者又编《盛世危言后编》。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