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理和(1915年12月15日-1960年8月4日),作家。笔名江流、里禾、钟铮、钟坚。祖籍广东梅县,台湾屏东县人。他的祖父、父亲以农为业。小时候,他只读到小学高等科毕业,念过一年半以汉诗文为主的村塾,但自学了许多古典小说和新文学作品。1932年他随父亲搬到屏东以北的美浓镇尖山,在父亲办的农场里当助手。1938年钟理和到了东北沈阳市,进入 “满洲自动车学校”学习驾驶汽车。1940年学成后,回到台湾携未婚妻私奔,到沈阳建立新家庭。1941年1月15日,他的长子钟铁民出生于沈阳。同年夏天,全家迁居北京,因生活所迫,曾在日人的 “华北经济调查所”当译员,待遇颇佳,但出于民族大义,只当了3个月就毅然辞职,经营煤炭零售店。抗日战争胜利后,1947年钟理和抗不过乡心的引诱,举家迁台,在屏东内埔初级中学担任国文教师。1947年10月27日因肺病入了松山疗养院,割去肋骨七根,时达3年余。1950年出院后回到了美浓,过着半疗养半写作的生活,家庭生活完全靠妻子的劳动维持。1954年长子铁民摔伤致残,次子立民9岁夭折,他痛不欲生。1957年在美浓镇上做土地代书工作,此工作虽与写作相违,但为了生计,不得不做下去,直到1959年在健康状况十分恶劣的情况下才辞去。1960年8月4日钟理和在病床上修订中篇小说《雨》,旧病复发,咯血而死,终年45岁。
钟理和是台湾农民的代言人。他的作品特别是后期的作品,大多以美浓这个闭塞的客家山村为背景,写那里的农民的穷困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注和同情。因他经常和农民生活在一起,有时也一起下田干活,对农民的生活有深切的了解和切身的体验,因此,他的作品感情真挚,朴实无华,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反抗旧传统的精神。钟理和一生坎坷,备尝人间疾苦,他虽创作了很多作品,但他生前出版的作品甚少,他的长篇小说 《笠山农场》虽获台湾中华文艺奖金委员会长篇小说二等奖,一时文名大噪,也没有公开出版。弥留之际,他对儿子钟铁民留下遗言: “吾死后,务将所存遗稿付之一炬,吾家后人不得再有从事文学者; 《笠山农场》不见问世,死而有憾。”钟理和死后,才由他的生前文友钟肇政、林海音等组成“钟理和出版委员会”,陆续出版他的著作。1976年成功大学中文系教授张良泽又负责编辑出版了他的全集。据张良泽先生1974年统计,钟理和已发表的作品有1个长篇,6个中篇,26个短篇约46万字字;已完成而未发表的作品有1个中篇,10个短篇,约8万7千字,未完成的作品10篇,约8万字。存目失稿的作品有3个长篇,19个短篇。他的作品有: 《夹竹桃》 (1945年北平马德增书店出版)、《雨》 (1960年台北文星书店出版)、《笠山农场》(1961年台北学生书局出版)、《钟理和短篇小说》 (1970年台湾大江出版社出版)、《原乡人》 (1976年远行出版社)、《做田》(1976年远行出版社)、《钟理和日记》 (1976年远行出版社)、《钟理和书简》 (1976年远行出版社)、《钟理和残集》 (1976年远行出版社)、《故乡》(1976年台湾大行出版社出版)、《钟理和全集》 (1976年远景出版社出版,包括长、短篇小说,散文等)。由张良泽先生编辑出版的《钟理和全集》共分八卷:第一卷《夹竹桃》 (中篇小说集);第二卷《原乡人》 (中短篇小说集);第三卷《雨》 (中、短篇小说);第四卷《做田》 (短篇小说及散文集) ;第五卷《笠山农场》 (长篇小说);第六卷日记》;第七卷《书简》;第八卷《残集》。钟理和是坚决主张“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的民族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台湾文艺界根据钟理和的爱国家爱民族的精神,把他的小说《原乡人》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为了配合这个电影的拍摄,台湾著名作家钟肇政写了《原乡人》、《钟理和的故事》,许多文艺界人士和生前友好都写了回忆钟理和先生的文章。中国作家协会也在北京隆重集会,纪念钟理和先生逝世20周年。
作者钟理和为屏东客家人,早期客家人因生活空间、地缘的关系,山脚下的客家族群与原住民的往来互动及尖锐对峙状态,很早就存在。客家移民必须武装拓垦,原住民也经常以猎头的方式仇视对方,双方的互斗,屡见于文献上。不过,本篇小说却生动刻画了一位嫁到汉人家庭的原住民女性--假黎婆,小说中男孩的奶奶,一位平静、清明、恬适,与人安详宁静的「假黎」。就台湾文学的发展看,战后台湾作家描写原住民族的作品,最早的可能就是钟理和这一短篇小说「假黎婆」。 查看详情>>
叙述一对同姓夫妻的自由结合,经过坎坷不平、艰难悲苦的恋爱,冲破来自家庭、社会的种种封建习俗的压力,以及周围人们的根深蒂固的成见,并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小说揭示了来自不同阶层的人们的愚昧和麻木、卑劣和虚伪,对于农民的落后与愚昧、麻木与愚钝给予了着力的刻画与批判。这一对自由恋爱结婚的夫妻,承受着极大的精神压力,他们陷入了孤独无援的困难境地,哀愁像石块似地压在他们的心上。然而这种来自社会的压力,并没有把他们压垮,当人们惊讶于他们同姓结婚生出这么好的孩子时,这对夫妻是多么地欢喜和欣慰啊!生活的贫困,来自周围环境的压力,在这一对真心相爱的患难夫妻面前都得到了化解。只因为有了爱的支撑,才使他数年内能够制服在痛苦时不住缠绕着的自杀的念头。濒于崩溃边缘的精神与肉体,幸有爱的支撑,才能顽强地生活下去。现实的残酷与主人公的隐忍,透过自叙传故事的真实感人与情感的真切动人,深深地打动了读者。 查看详情>>
短篇小说。钟理和著。收入1976年11月台北远景出版社版《钟理和全集(卷二)》。小说真实具体地抒写了“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的爱国情愫。它着重叙述主人公从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幼年时他从奶奶那里得知自己是原乡人,从大海那边的原乡,坐船来的。在现实生活中,他发现原乡人都神奇、聪明、坚毅、沉着,令人钦慕不已。年事渐长,他从经常到大陆去经商的父亲那里得知,原乡就是中国,原乡人就是中国人,原乡和台湾一水之隔,他终于寻到了自己的根。他从倾慕祖国的二哥那里受到真正启发;了解到原乡的真实情景。那里有美不胜收的古老文化,有赏心悦目的名山大川,还有决心抗战到底的父老兄弟。二哥回祖国大陆参加抗日救国斗争。他在二哥的召唤和鼓舞下,也踏上了回归原乡的征途。这篇有长篇小说架构的短篇小说,表现了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它细致地描写了台湾人民的觉醒过程,自然亲切,层次清晰,质朴感人。作家用对比的手法来刻画“原乡人”的群象。以日本人的凶残剽悍、来反衬“原乡人”的善良淳朴,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1980年台湾文艺界把小说《原乡人》改编成传记影片,以纪念钟理和先生在文学事业中“震烁的,撼人心弦”的卓著贡献。 查看详情>>
短篇小说。钟理和著。初载1959年11月8日《联合报》副刊,原名《鹣鲽之情》,曾译成日文,1964年刊载于日本《农民文学》。后收入1976年11月台北远景出版社版《钟理和全集 (卷三) 》。这是一篇记实小说。它赞颂了一对感情真挚、纯洁坚贞的患难夫妻 “贫贱不能移”的高尚感情。女主人公钟平妹是善良、忠贞、勤劳、淳朴的化身。在那闭塞而落后的封建山村,她同丈夫因同姓氏,恋爱结婚遭世俗鄙夷和反对。他们双双出走,几经艰难,不惜和家庭决裂,才得结成恩爱夫妻。当他们携带儿女返回家乡时,贫穷和疾病同时降临在他们头上。丈夫一病3年不起,家产卖尽,一贫如洗。平妹任劳任怨,为了病夫幼子,几年间学会了庄稼人全副本领: 犁、耙、莳、割,田事完毕还要给附近大户人家或林管局做工维持家计。丈夫则在家做饭、喂猪、照料孩子,家庭和美但经济窘迫,连柴米油盐都难以筹措。平妹被逼跟盗伐山林的人上山偷掮木头。丈夫终日惴惴不安地等待妻子平安归来。一天,平妹在山上被林警发觉而追捕,逃跑时跌入小河而擦伤。他更感愧对爱妻,一边为其擦洗伤口,一边暗自嘘唏。作家以平实质朴之笔,歌颂了这对贫贱夫妻忠贞不渝的美好爱情,写出他们相濡以沫的深情。小说娓娓道来,很少有着意布局的斧凿之痕,细节描写伸入感情世界的深层,表现了夫妻间深沉纯真的爱。 查看详情>>
长篇小说。钟理和著。写于1956年,台北远行出版社1975年10月出版。写日据时期的南台湾农场主刘少兴自开办咖啡农场以来,附近居民经常偷砍树木,租佃人携款潜逃,刘的二儿子在一次稻田排水事故中给人打死,农场的咖啡树又因病全部枯死。刘少兴只得被迫卖掉农场。作品还写刘少兴的小儿子刘致平与刘淑华相爱,因两人同姓,当地习俗不容许结婚,他们冲破来自家庭、社会的传统势力的罗网,双双出奔,结为终身伴侣。通过上述故事,小说生动地展现了台湾农村的衰败景象和劳动人民的痛苦遭遇,热情讴歌年青一代为争取婚姻自主的反抗精神。全书人物众多,性格鲜明,结构严谨,脉络清楚,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是台湾现实主义乡土文学的一部代表作。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