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的。在现代汉语里,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要用系词(判断词)"是"字来联系,例如"我是中国人"。但是在秦汉以前,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而是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字来帮助判断。例如:

制,岩邑也。(左传隐公元年)

虢,虞之表也。(左传僖公五年)

董狐,古之良史也。(左传宣公二年)

而母,婢也。(战国策·赵策)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隐公元年)有时候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者"字表示提顿,然后再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字。例如:

彼秦者,弃礼义而尚首功之国也。(战国策·赵策)

彼吾君者,天子也。(战国策·赵策)

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臣之所好者,道也。(庄子·养生主)这种用"也"字煞句和用"者""也"照应的句子,是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典型结构。

在先秦时代,有些"是"字容易被人误解为系词,实际上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或谓语。例如:

是吾师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是社稷之臣也。(论语·季氏)在这两个例子里,"是"字用作主语,"吾师""社稷之臣"是谓语。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战国策·魏策)

(今天就是这样。)

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孟子·梁惠王下) 汤之问棘也是已[1]"是已"略等於"是也","已"字也是语气词。①。(庄子·逍遥游)在这三个例子里,"是"字用作谓语,"今日""武王""汤之问棘"是主语。

在判断句中,人们所判断的不限於人或物,有时候是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在前面叙述过了,然后用指示代词"是"字或"此"字复指,使意义更为明确。例如: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虎兕出於柙,龟玉毁於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庄子·逍遥游)在第一个例句里,"是"字复指"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这件事情,其馀由此类推。

但是,在古代汉语里,这种用来复指的指示代词往往不用。这样,好像不是判断句,其实仍是判断句。例如:

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是)寡君之愿也。(左传僖公四年)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是)君之所知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是)君之惠也。(左传成公三年)在第一个例子里,"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是主语,"寡君之愿也"是谓语,其馀由此类推。

有些判断句由於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已经在上文出现,所以省略主语,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对话里。例如:

对曰:"翳桑之饿人也。"(左传宣公二年)

子曰:"隐者也。"(论语·微子)

子曰:"非吾徒也[1]"非"字是否定副词,下文就要谈到。①。……"(论语·先进)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谓语前面常用副词"乃"字来加强肯定,用副词"非"字来表示否定。先看用"乃"字的判断句:

吾乃梁人也。(战国策·赵策)

是乃仁术也。(孟子·梁惠王上)

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从上面这些例句里,我们不难看出,判断句用"乃"字,肯定的意味强,而且往往带有辩白或申明的口气。"吾乃梁人也",这意味着"吾非燕人""吾非赵人"等等。这种用法的"乃"字相当於现代汉语的"便(是)""就(是)",因此在现代汉语的书面语言里,"乃"字还可以加在"是"字的前面,说成"乃是"。

再看用"非"字的判断句:

 是非君子之言也。(礼记·檀弓上)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战国策·魏策)

 管仲非仁者与?(论语·宪问)这种用法的"非"字虽然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不是",但是,严格地说,它的语法作用是作为一个否定副词来否定谓语的,它不是否定性的系词,不是"不"和"是"的结合体。

在讨论古代汉语判断句的时候,有一个"为"字值得提出来说一说:

吾乃今日而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战国策·赵策)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论语·微子)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这类句子里的"为"字,很像现代汉语的系词"是"。其实古代汉语的"为"字是一个涵义非常广泛的动词[1]关於"为"字,古汉语通论(八)里还要讨论。①,在上面这些例句里,虽然可以用现代的"是"字来对译,但不必认为就是上古的真正的系词。在上古汉语里,用"为"字的判断句非常罕见,而且限於一定的场合。就以上面所举的例句而论,例一"先生为天下之士"不是独立的句子,而是全句谓语动词"知"的宾语。例二"为"字的前后两项,字面相同。例三"为"字后面是疑问代词,这句话在上古更常见的说法是:"夫执舆者谁也?"不用"为"字。《战国策·齐策》:"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孟子·离娄下》:"追我者谁也?"可以为证。"夫执舆者为谁"、"为孔丘",其实都是以叙述句的形式代替了判断[2]当然,从句子的语气说,"夫执舆者为谁"是疑问句。②。例四"为"字的动词意义更为明显。总的说来,上古用"也"字煞句的判断句一般不能用"为"字,所以像"制,岩邑也"不能说成"制为岩邑也",这是值得注意的。

判断句是表示判断的,但是在语言实践中,我们会遇到某些判断句,它们的主语和谓语的关系,不能按照形式逻辑的要求来加以分析。这在现代汉语是如此,在古代汉语也是如此。例如《战国策·齐策》:"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千金和重币可以构成判断,但是百乘指的是车马,显使指的是人臣,照形式逻辑讲,就很难构成判断,可是这句话的意思还是可以了解的。又如《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战,不能说等於勇气,人们只能说作战是靠勇气的,或者说,勇气是打胜仗的条件之一,等等。但是,照字面讲,这句话又只能解作"打仗就是勇气"。对於这种内容压缩了的判断句,我们不应该以词害义。

判断句有一种最常见的活用法,就是采用判断句的形式来解释原因。例如: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战国策·齐策)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在现代汉语里,"是"字也可以用来解释原因。由此可见解释原因和判断在性质上是相近的;又可以证明语言既有发展又有继承的道理。

现在讲到"也"字。

从"也"字的位置看,有两种"也"字:(一)煞句的"也"字;(二)句中的"也"字。现在分别加以叙述。

(一)煞句的"也"字

煞句的"也"字一般用於判断句的句尾来帮助判断,这是"也"字的基本用法。这一点,上文已经说过。现在要讲的是由这种基本用法引申出来的用法。第一,"也"字常用在因果句的句尾。例如: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战国策·赵策)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庄子·逍遥游)

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孟子·梁惠王上)前两个例子是由果溯因,说明真相;最后一个例子是由因及果,进行推理:都用"也"字煞句。

第二,说话人对所说的事情的真实性表示深信不疑,也用"也"字煞句。例如:

蔓难图也。(左传隐公元年)

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客无好也。(战国策·齐策)

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战国策·齐策)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由於说明因果关系和确认事情的真实性都带有论断的性质,所以用"也"字煞句是很自然的。

此外,古代汉语表示命令的句子也往往用"也"字煞句。例如: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隐公元年)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先进)其实"也"字的这种用法,和前面所讲的用法仍然是相通的。

有一种情况值得注意:如果句中有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也"字似乎也带了疑问语气。例如:

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战国策·齐策)

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战国策·齐策)

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战国策·赵策)

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论语·宪问)

如之何其拒人也?(论语·子张)有人认为这种"也"字的作用和"邪"(耶)字相同,那是不对的。"也"字和"邪"(耶)字区别在於:(1)"也"字本身不表示疑问,"邪"(耶)字本身表示疑问。例如《庄子·齐物论》:"子知子之所不知邪?"就不能换用"也"字,一换"也"字就不是疑问句了。(2)"也"字虽然用在疑问句里,但仍然带有一点确定语气,所以"也"字后面容许再用疑问语气词。例如《论语·先进》:"唯求则非邦也与?"又如《庄子·齐物论》:"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

(二)句中的"也"字

"也"字有时用在单句或复句中作语气词,表示顿宕。

有的"也"字用在单句中的主语(其中有的是主谓结构作主语)之后。例如:

午也可。(左传襄公三年)

师也过,商也不及。(论语·先进)

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论语·先进)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论语·季氏)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论语·泰伯)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前四例"也"字是用在一般主语之后,后二例"也"字是用在主谓结构所充任的主语之后。后面两个句子如果译成现代汉语,似乎可以把"也"字译为现代的"得"字,例如"水之积也不厚",可译为"水积得不多。"但是,这只是词序上的偶合,事实上"得"并不相当於"也",因为这两句话古今的语法结构是大不相同的。下面古汉语通论(十二)还要讨论这种句子。

有的"也"字不是用在单句主语之后,而是用在时间副词(或词组)之后。例如:

今也则亡。(论语·雍也)

今也,南蛮蠻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孟子·滕文公上)

当是时也,禹八年於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

有的"也"字是用在复句中的第一个分句之后,这个分句往往是表示时间修饰的分句。例如: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左传僖公三十年)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战国策·赵策)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论语·微子)前面三个例子就是表示时间修饰的分句。这种句子后面古汉语通论(十三)讨论"之"字时还要讨论它。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