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经疏卷第九

顶法师撰

天台沙门湛然再治

大般涅槃经高贵德王菩萨品第二十二(卷第十九)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晋沙门慧严、慧观、谢灵运重治。

高贵德王品

瑶亮云:五行是略,十功德广,一二功德广圣行,乃至九十功德广病行。太昌宗云:从初至六,广前三行,主对相应;后四广后,两全不相应。光宅云:五行十德,体一义异。同是因善,起自外凡,终于穷学。感后习果,谓之为行;酬前习因,谓之功德。是则行因德果。开善云:五行据浅,十德据深。五行始于闻经,终于初地;十德始于初地,终金刚心。故品初则叹不与声闻、辟支佛共,闻者惊怪。第六功德以金心为体。河西云:五行是涅槃因,其趣深远,恐惮不修,故举十德庄严,奖劝令学。今皆不然。前两家以广略主对,义不相应,如其所说。光宅云:习因习果,乃菩萨之位,不关佛乘。开善云:行浅德深。文云:第九功德,初发五事,悉得成就。此不应深。圣行以大涅槃心,修婴儿行,云得大涅槃。此那忽浅?河西云:是奖劝之语。奖劝则通,何处不劝?研其遗文,不与经会,皆不用之。今依经文,菩萨当修五种之行,行即是修。文云:菩萨修大涅槃经,得十事功德。岂非是证?前三圣行,各说行果,亦是于证,其文则少。后十功德,非不明修,而证文多,其事显。故判行为修,以德为证。就文为三:一、佛明十功德,二、高贵领解,三、总结。初又二:一、总唱十数,二、别释。初唱数为三:有对告、唱数、称叹、

尔时,世尊告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摩诃萨言:

初、对告者。光明、遍照,论外化广;高贵、德王,辨内行深。又光明是般若,高贵是法身,德王是解脱。解脱摄法,故如王;般若理周,故遍照;法性尊极,故高贵。三德具足,以目一人,从德名人,从人题品。

次唱数者。

善男子,若有菩萨摩诃萨,修行如是大涅槃经,得十事功德。

直唱十数,不别列名,下别释中,一一出名。

三、称叹者。

不与声闻、辟支佛共,不可思议,闻者惊怪。非内非外,非难非易,非相非非相,非是世法,无有相貌,世间所无。

河西云:梵本云:希有奇特,钝根小智,闻则惊怪。翻者略希奇,但存九句。独佛境界,不与小共,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不可思议。深无底故惊,广无边故怪,不真故非内,不假故非外,分别智所不知故非难,泥洹智所不洎故非易,无色故非相,无心故非非相,无去来今故非世法,无边无中故无相貌,绝四离百故世间所无。

何等为十下,第二、是历别解释,先徴起。

何等为十?

次正释,即为十章。旧分此不同,冶城为两周,初功德不闻而闻从浅至深,至第六功德金刚三昧为一周,第七功德又始发心,至第十功德修三十七品见佛性为一周。开善作三周,初周如前,第七第八为二周,谓从善友生即是外缘,第九第十为一周,由信心得即是内因。今谓若望法华明三周义,初法,次譬,后因缘,皆重说前义,故言三周。今之功德名义永异,岂同三周?今但为十。初文为三:先明五事,次论义,三结。初文又三:先标五章,次列,三别解。

一者为五,

何等为五?一者、所不闻者而能得闻,二者、闻已能为利益,三者、能断疑惑之心,四者、慧心正直无曲,五者、能知如来密藏。是为五事。

旧明五事为三慧:初一闻慧,次一思慧,后三修慧。有云:初两是闻、思二慧,中间二是闻、思功用,后一是修慧。兴皇以初一是本,后四相成,由闻得益,益故断疑,疑除故直,直故知秘。今明不然,三慧似道,此文明证。修大涅槃,得十功德,真证昺然,尚不得以别真道、释,何用小共?似道、释之,去文逾远。兴皇以五法相由,是亦不然。夫入证在怀,非复前后,说非行时,何况证时犹在次第?文明证得,而作修解;文明不共,而作共解;文明不闻闻,而作从他闻解;文明不思议,作思议解;文明秘密,作显露解;文明圆备,作偏缺解;文明惊怪,作寻常解;文明无差,作差别解;文明中道,作边穷解。若依文者,无十过失,不知何故拒抗佛经(云云)。私咨后学,请观初德。五法之文,不闻而闻,犹参因相,闻已利益等四,全是果上之名。初既多立果名,余九纵似修因,亦是证中之行。章安置多少之言,意亦如是。乃至细寻九句之文,皆悉顺于若修若证。故知凡诸释经,若寻文取义,若依义判文。不然,则罔像消文,必招众失。

三、解五法,文自为五:初、释不闻。闻为三:标、释、结。

何等不闻,而能得闻?

标不闻闻者,乃是圆证妙悟,发解称闻,非他边领。若从他闻,即是闻闻,何得是不闻闻?

次所谓甚深下,此即是释,释此圆闻。一闻一切闻,不可具说,略举三种:初、不闻闻第一义谛;二、不闻闻俗谛;三、不闻闻真谛。此之三谛,三法一心,非前非后,不浅不深,故言不与声闻、辟支佛共。二乘之人永不证中,故不与共;亦不证俗,复不与共;其虽证真,不知真之秘密,亦不与共。如此不与共,是故惊怪,乃至非是世法。上所称美,正叹于此。今初,就不闻闻第一义中为二:初通列,次通释。

所谓甚深,微密之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佛法众僧,无有差别。三宝性相,常乐我净。一切诸佛,无有毕竟。入涅槃者,常住不变。如来涅槃,

初列中五:一、佛性,二、一体,三、宝,三、四德,四、涅槃常住,五、如来涅槃。

次通释。

非有、非无,非有为、非无为,非有漏、非无漏,非色、非不色,非名、非不名,非相、非不相,非有、非不有,非物、非不物,非因、非果,非待、非不待,非明、非闇,非出、非不出,非常、非不常,非断、非不断,非始、非终,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非阴、非不阴,非入、非不入,非界、非不界,非十二因缘、非不十二因缘。如是等法甚深微密,昔所不闻而能得闻。

一一事中,无非中道甚深,凡二十句,余亦如是。

次从复有不闻闻一切外道经书下,是第二、不闻闻俗谛,又二:初、列俗谛法,二、明秘密。

复有不闻,所谓一切外道经书,四毗陀论、毗伽罗论、卫世师论、迦毗罗论,一切咒术、医方技艺、日月博食、星宿运变、图书谶记,如是等经,初未曾闻秘密之义。

初俗法者,然根本有三,外道各有经书,此但列迦毗罗、优娄佉,不明勒沙婆者,略。又迦毗罗计一,即阴是我;优娄佉计二,异阴是我;勒沙婆计亦一亦二,亦即阴亦异阴,与二人略同,故不说。

今于此经而得知之。

复有十一部经去,是第三不闻。闻真谛法亦二:一、闻真谛法,二、闻秘密。

复有十一部经,除毗佛略,亦无如是深密之义。

今因此经而得知之。

皆言因此经而得闻之,即是圆证之义。毗佛略中,明三宝一体,佛性常住涅槃,小乘所无,是故除之。三、结,如文。

善男子,是名不闻而能得闻。

次释闻已利益者,为三:标、释、结。

闻已利益者。

标证得之益,非是思慧之益。文云得近三菩提,思慧犹未发真,岂近义耶?

次释为二:一、略,二、广。略中又二:先提缘由,故言听受。

若能听受,是大涅槃经,悉能具知,一切方等,大乘经典,甚深义味。

次显真证。

譬如男女,于明净镜,见其色像,了了分明;大涅槃镜亦复如是,菩萨执之,悉得明见大乘经典甚深之义。亦如有人,在闇室中,执大炬火,悉见诸物;大涅槃炬亦复如是,菩萨执之,得见大乘深奥之义。亦如日出,有千光明,悉能照了诸山幽闇,令一切人远见诸物;是大涅槃清净慧日亦复如是,照了大乘深邃之处,令二乘人远见佛道。所以者何?以能听受是大涅槃微妙经故。

是一心三智,举三譬譬之。真智照理,如镜内净;假智照事,如炬了外物;中智圆照,如日遍朗。而三番说者,令人易解,证时一心俱得三智。

二、若有菩萨去,是广明利益,又二:初、叙缘由。

善男子,若有菩萨摩诃萨,听受如是大涅槃经,得知一切诸法名字。

次历四法,明益。

若能书写,读诵通利,为他广说,思惟其义,则知一切诸法义理。善男子,其听受者,唯知名字,不知其义。若能书写,受持读诵,为他广说,思惟其义,则能知义。复次,善男子,听是经者,闻有佛性,未能得见;书写读诵,为他广说,思惟其义,则得见之。听是经者,闻有檀名,未能得见檀波罗蜜;书写读诵,为他广说,思惟其义,则能得见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若能听是大涅槃经,则知法知义具二无阂,于诸沙门、婆罗门等,若天、魔、梵,一切世中得无所畏,开示分别十二部经,演说其义无有差违,不从他闻而能自知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文不从他闻,是真证之益,而能得于近三菩提,故知非思慧明矣。

三、结,如文。

善男子,是名闻已能为利益。

三、从断疑心者,为三:标、释、结。标如文。

断疑心者。

前利益是内证,断疑是外论,亦名为离,亦称智断。明生闇灭,虽前后互明,同显圆证功德,故旧云是闻思功能。若小乘闻思,何曾闻思佛性之义?若大乘闻思,未见佛性。今作离断之义,于证义便

次释文为二:初略释离,二广释离。略有三番:初离名义两疑,次离八倒之疑,三离权实之疑。初名义可见。

疑有二种:一者、疑名,二者、疑义。听是经者,断疑名心;思惟义者,断疑义心。

次疑八倒。

复次,善男子,疑有五种:一者、疑佛定涅槃不?二者、疑佛是常住不?三者、疑佛是真乐不?四者、疑佛是真净不?五者、疑佛是真我不?听是经者,疑佛涅槃则得永断;书写读诵,为他广说,思惟其义,四疑永断。

云:疑佛涅槃是无常倒。次明常倒,理须具八,而文略将三单对一,双是五种(云云)。私云:涅槃四倒,总别之殊。

三疑有三:下离权实上疑。

复次,善男子,疑有三种:一、疑声闻为有为无,二、疑缘觉为有为无,三、疑佛乘为有为无。听是经者,如是三疑永灭无余。书写读诵,为他广说,思惟其义,则能了知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疑三乘是疑权,了众生佛性是实理,须具列佛性,今但互现。

复次下,二、是广离,又三:一、离众多疑。以无常为首者,即离实法上疑;次复次,色是我去,即是离假名上疑;三、四重、五逆下,是离依、正两报上疑。五逆、四重,就正报论,重恶有佛性、无佛性;就正报论,极善世界有边、无边,是依报。

复次,善男子,若有众生不闻如是大涅槃经,疑心甚多,所谓若常无常、若乐不乐、若净不净、若我无我、若命非命、若众生非众生、若毕竟不毕竟、若他世若过世、若有若无、若苦若非苦、若集若非集、若道若非道、若灭若非灭、若法若非法、若善若非善、若空若非空。听是经者,如是诸疑悉得永断。

初如文。

复次,善男子,若有不闻如是经者,复有种种众多疑心,所谓色是我耶?受、想、行、识是我耶?眼能见耶?我能见耶?乃至识能知耶?我能知耶?色受报耶?我受报耶?乃至识受报耶?我受报耶?色至他世耶?我至他世耶?乃至识亦如是。生死之法有始有终耶?无始无终耶?听是经者,如是等疑亦得永断。

次假名中云生死之法有始有终者,有始有终是邪外所计,内亦有之。一云:生死都无终始,十二因缘轮转无际。二云:无明一念即是其始,金刚后心即是其终。三云:无始而有终。经云:无始无明即是无始,佛果即是有终。若定作三执,即是诤论。真证之时,即便得离。

复有人疑:一阐提、犯四重禁、作五逆罪、谤方等经,如是等辈有佛性耶?无佛性耶?听是经者,如是等疑悉得永断。复有人疑:世间有边耶?世间无边耶?有十方世界耶?无十方世界耶?

听是经下,三、结,如文。

听是经者,如是等疑亦得永断,是名能断疑惑之心。

四、释慧心正直无曲,亦三:标、释、结。初标。

慧心正直,无邪曲者。

前明内证三智,外离诸疑,未知何智;今标正直之智,非是二边,所以双举正直、邪曲两章。

次释出。

心若有疑,则所见不正。一切凡夫若不得闻是大涅槃微妙经典所见邪曲,乃至声闻、辟支佛人所见亦曲。云何名为一切凡夫所见邪曲?于有漏中见常乐我净,于如来所见无常、苦、不净、无我,见有众生、寿命、知见,计非有想非无想处以为涅槃,见自在天有八圣道,有见、断见,如是等见名为邪曲。菩萨摩诃萨若得闻是大涅槃经修行圣行,则得断除如是邪曲。云何名为声闻、缘觉邪曲见邪?见于菩萨从兜率下,化乘白象降神母胎,父名净饭,母名摩耶,迦毗罗城处胎满足十月而生。生未至地,帝释捧接,难陀龙王及婆难陀吐水浴之,摩尼䟦陀大鬼神王执持宝盖随后侍立,地神化华以承其足,四方各行满足七步至于天庙,令诸天像悉起承迎。阿私陀仙抱持占相,既占相已生大悲苦,自伤当终不睹佛兴,诣师学书、算计、射御、图谶、技艺。处在深宫,六万采女娱乐受乐。出城游观至迦毗罗园,道见老人乃至沙门法服而行。还至宫中,见诸采女形体状貌犹如枯骨,所有宫殿冢墓无异,厌恶出家。夜半逾城,至郁陀伽阿罗罗等大仙人所,闻说识处及非有想非无想处。既闻是已,谛观是处是非常、苦、不净、无我,舍至树下具修苦行满足六年,知是苦行不能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复至阿夷罗䟦提河中洗浴,受牧牛女所奉乳麋;受已转至菩提树下,破魔波旬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波罗奈为五比丘初转法轮,乃至于此拘尸城入般涅槃。如是等见,是名声闻、缘觉曲见。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听受如是大涅槃经,悉得断除如是等见。若能书写读诵通利,为他演说,思惟其义,则得正直无邪曲见。

既识二边,正直自显。菩萨修圣行时,已能除凡夫、二乘邪曲,当知五行是修。曲见既除,所见则正,当知十德是证明矣。释声闻曲见,如文。

三、修行如是下,结,可解。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行如是大涅槃经,谛知菩萨无量劫来,不从兜率降神母胎,乃至拘尸城入般涅槃。是名菩萨摩诃萨正直之见。

五、释秘密义,亦三:标、释、结。初能知者,标也。

能知如来,深密义者,

前无二边邪曲,而有正直中道之慧,此慧能知深密之义。

次释出为三:一、果深密,二、因深密,三、不思议深密。初所谓下,即是如来大般涅槃,即果深密。

所谓即是,大般涅槃。

次一切下,是约因。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忏四重禁,除谤法心,尽五逆罪,灭一阐提,然后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甚深秘密之义。

三、复次下,约不思议。

复次,善男子,云何复名甚深之义?虽知众生实无有我,而于未来不失业果;虽知五阴于此灭尽,善恶之业终不败亡;虽有诸业,不得作者;虽有至处,无有去者;虽有系缚,无受缚者;虽有涅槃,亦无灭者。

实无有我而于未来不失业果下二句,此寄无而言有。次诸业下四句,寄有而言无,寄有无而言非有非无,寄非有非无而言有无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复不可思议,玄而复玄,约不思议而论深密。

是名甚深,秘密之义。

尔时,光明下,第二、论义,为四:一、德王论,二、琉光论,三、无畏论,四、德王重论。初论为两:先问,次叹。问为两:初、领旨仰非。

尔时,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闻不闻义,是义不然。

二、正难。上虽说五事,今正难初事。凡作三双:初一双作夺门,次作纵门,三、作况门。初夺门为两:先法,次譬。法说为三:初通约有无夺,次正就不闻闻夺,三、结。初有无夺,又二:初夺,次遮。初文夺分使成两。

何以故?法若有者便应定有,法若无者便应定无。

次无不应下,遮生灭不得作一。

无不应生,有不应灭。

次如其下,就不闻闻夺。

如其闻者是则为闻,若不闻者则为不闻,云何而言闻所不闻?

三、世尊,若不下,正结,先结定成两。

世尊,若不可闻是为不闻,若已闻者则便不闻。何以故?已得闻故。

次云何下,结定不应一。

云何而言闻所不闻?

譬如下,是第二、譬说。先譬,次合。

譬如去者,至则不去,去则不至;亦如生已不生,不生不生;得已不得,不得不得。

譬中夺,凡累三譬:至是住相,何因有去?去既未至,所以须去;生已生故,故不更生。若其不生即不生,不生不得,不得例尔,皆定夺为两。

次闻已下,合譬不得为一。

闻已不闻,不闻不闻,亦复如是。

譬中无不一譬,但是开合互现耳。

从世尊若不闻闻下,第二、一双是纵难。难有三:初、纵众生,有三纵一徴。

世尊,若不闻闻者,一切众生未有菩提即应有之,未得涅槃亦应得之,未见佛性应见佛性。

云何复言十住菩萨虽见佛性未得明了?

次纵佛果,有一纵一徴。

世尊,若不闻闻者,如来往昔从谁得闻?

若言得闻,何故如来于阿含中复言语无师?

三、更结两纵,如文。

若不闻不闻如来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一切众生不闻不闻亦应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来若当不闻如是大涅槃经见佛性者,一切众生不闻是经亦应得见。

从世尊!凡是色者下,第三、一双是况难。前就色、声况,次就三世况。初文者。

世尊,凡是色者,或可见,或不可见;声亦如是,或是可闻,或不可闻。是大涅槃非色非声,云何而言可得见闻?

障内色可见,障外不可见;粗可见,细不可见;质柱一边可见,余边不见。世间之色,尚有可见、不可见,况涅槃微妙,云何可见?声亦类尔。

次三世者:

世尊,过去已灭则不可闻,未来未至亦不可闻,现在听时则不名闻,闻已声灭更不可闻。是大涅槃亦非过去、未来、现在,若非三世则不可说,若不可说则不可闻,云何而言菩萨修是大涅槃经闻所不闻?

三世有为尚不可见,涅槃无为何可见闻?

尔时,世尊下,第二、叹答。

尔时,世尊赞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善知一切诸法如幻、如𦦨,如乾闼婆城、画水之迹,亦如泡沫、芭蕉之树,空无有实,非命非我,无有苦乐,如十住菩萨之所知见。

旧云称叹,此非是答,今明亦是答。其以定相难佛,明幻等岂可得定?众疑皆息,是为叹答。琉璃光光来,非青见青,非黄见黄,岂非不闻而闻?此即是瑞答。后琉璃光答问,即兼答德王无疑,为众兴问。凡此三答,三根释然。河西亦言叹是总答,下别答。

时大众中下,第二、琉璃光。论义为二:一、从远来,二、至已论义。初又二:先现来相,次正明来。初现相中,先放光,次问答。初放光者。

时,大众中忽然之顷有大光明,非青见青,非黄见黄,非赤见赤,非白见白,非色见色,非明见明,非见而见。

尔时,大众遇斯光已,身心快乐,譬如比丘入师子王定。

乃是奇异。仍释前问,名为瑞答,以示来相。放光是光体,大众遇光是光用,师子王定即自在定。迹既自在,乃显光体不可思议(云云)。

尔时,文殊下,二、问答,又二:先明其本,次明其迹。初本又二:先无言辨本,次寄言辨本。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光明,谁之所放?尔时,如来默然不说。迦叶菩萨复问文殊师利:何因缘故,有此光明照于大众?文殊师利默然不答。尔时,无边身菩萨复问迦叶菩萨:今此光明,谁之所有?迦叶菩萨默然不说。净住王子菩萨复问无边身菩萨:何因缘故,是大众中有此光明?无边身菩萨默然不说。如是五百菩萨皆亦如是,虽相咨问,然无答者。

初四菩萨相问皆默者,一显诸法无言,二显此疑应从文殊得解,故余人不答。文殊问佛,佛默然。众见佛默答,咸谓文殊玄解所以。迦叶复问文殊,文殊又默,众谓迦叶已解。如是传传,乃至五百。

尔时,世尊下,第二、寄言明本,先问。

尔时,世尊问文殊师利:何因缘故,是大众中有此光明?

次答:凡有七番,前六皆破定相。

文殊师利言:世尊,如是光明名为智慧,智慧者即是常住,常住之法无有因缘,云何佛问何因缘故有是光明?

是光明者名大涅槃,大涅槃者则名常住,常住之法不从因缘。云何佛问:何因缘故有是光明?

是光明者即是如来,如来者即是常住,常住之法不从因缘,云何如来问于因缘?

光明者名大慈大悲,大慈大悲者名为常住,常住之法不从因缘,云何如来问于因缘?

光明者即是念佛,念佛者是名常住,常住之法不从因缘,云何如来问于因缘?

光明者,即是一切声闻、缘觉不共之道。声闻、缘觉不共之道即名常住,常住之法不从因缘,云何如来问于因缘?

次一,明因缘。

世尊,亦有因缘,因灭无明则得炽然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灯。

私谓此因缘?答:是破是立。因灭无明,即是破也,如前皆默;炽然菩提,即是立也,如后世俗。又前是自行破立,故众皆默;后是为他破立,故答光缘。故知光之本者,莫逾菩提之灯,是故此光非色现。色从真起,应自彼而来,放光召机,故非现而现。问:菩萨放光,岂是常住?一云:藉彼佛力,故有常光。二云:彼菩萨是佛,自有此光。

佛言:文殊下,第二、辨光迹,亦有问答。

佛言:文殊师利,汝今莫入诸法甚深第一义谛,应以世谛而解说之。

佛言:莫入即止其本,应以世谛,宜明其迹。

迹文为三:初、此述彼土。

文殊师利言:世尊,于此东方过二十恒河沙等世界,有佛世界名曰不动。其佛住处纵广正等,足满一万二千由延。其地七宝,无有土石,平正柔耎,无诸沟坑。其诸树木四宝所成,金、银、琉璃及以颇梨,华果茂盛无时不有。若有众生闻其华香,身心安乐,譬如比丘入第三禅。周匝复有三千大河,其水微妙,八味具足。若有众生在中浴者,所得喜乐,譬如比丘入第二禅。其河多有种种诸华,优钵罗华、波头摩华、拘物头华、芬陀利华、香华、大香华、微妙香华、常华、一切众生无遮护华。其河两岸亦有众华,所谓阿提目多伽华、占婆华、波吒罗华、婆师罗华、摩利迦华、大摩利迦华、新摩利迦华、须摩那华、由提迦华、檀㝹迦利华、常华、一切众生不遮护华。底布金沙,有四梯陛,金、银、琉璃、杂色颇梨,多有众鸟游集其上。复有无量虎、狼、师子诸恶鸟兽,其心相视犹如赤子。彼世界中,一切无有犯重禁者、诽谤正法及一阐提、五逆等罪。其土调适,无有寒热饥渴苦恼,无贪欲、恚、放逸、嫉妒,无有日月昼夜时节,犹如第二忉利天上。其土人民等有光明,各各无有憍慢之心,一切悉是菩萨大士,皆得神通,具大功德。其心悉皆尊重正法,乘于大乘,爱念大乘,贪乐大乘,护惜大乘,大慧成就,得大总持,心常怜悯一切众生。其佛号曰满月光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随所住处有所讲宣,其土众生无不得闻。为琉璃光菩萨讲宣如是大涅槃经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若能修行大涅槃经,所不闻者悉皆得闻。彼琉璃光菩萨摩诃萨问满月光明佛,亦如此间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所问,等无有异。

次彼述此土。

彼满月光明佛即告琉璃光菩萨言:善男子,西方去此二十恒河沙佛土,彼有世界名曰娑婆。其土多有山陵、堆阜、土沙、砾石,荆棘、恶刺周遍充满,常有饥渴寒暑苦恼。其土人民不能恭敬沙门、婆罗门、父母、师长,贪着非法,欲于非法,习行邪法,不信正法,寿命短促。有行奸诈,王者治之。王虽有国,不知满足,于他所有生贪利心,兴师相伐,枉死者众。王者习行如是非法,四天善神心无欢喜,故降灾旱,五谷不登,人民多病,苦恼无量。彼中有佛,号释迦牟尼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大悲淳厚,悯众生故,于拘尸城娑罗双树间,为诸大众敷演如是大涅槃经。彼有菩萨,名光明遍照高贵德王,已问斯事,如汝无异。佛今答之,汝可速往,自当得闻。

三、述彼菩萨欲来。

世尊,彼琉璃光菩萨闻是事已,与八万四千菩萨摩诃萨,欲来至此故先现瑞,以是因缘有此光明,是名因缘,亦非因缘。

尔时,琉光下,第二、彼菩萨正来。

尔时,琉璃光菩萨与八万四千诸菩萨俱,持诸幡盖、香华、璎珞、种种伎乐倍胜于前,俱来至此拘尸城娑罗双树间,以己所持供养之具供养于佛,头面礼足,合掌恭敬,右绕三匝,修敬已毕,却坐一面。

非彼佛不能。答:示佛道同,欲生此土善,灭此土恶,令见性得道,是故遣来。问:若诸佛同道,彼土遣来,此应遣往?答:亦应遣往,但略不说。又随化主所举,此佛举彼菩萨,故菩萨来,彼亦应举此,但略不举。问:迦叶好世,不说此经。今佛恶世,对治无常,故说常经。满月如来亦出好世,何以说之?问难:皆与德王同耶?答:常治无常,其土应无。若逗常机,任理而说,是故云同。并云昔所不闻,而今得闻,可非对治。又迦叶如来亦有常机,何故不说?今解不尔,彼土虽无对治之说,亦三悉说,迦叶亦尔。

尔时,世尊问下,第二、至已论义,为二:初、傍论去来,二、正问上义。初文者,然问答前后随缘不定。此中佛先问,次菩萨问。此中傍论与纯陀异。上文对佛而文殊傍难,即是人傍而法不傍;此中正应问不闻,闻而问去来,即是法傍而人不傍。

尔时,世尊问彼菩萨:善男子,汝为至来?为不至来?

佛问意者:汝见诸法有去来故来,无去来故来?

琉光答:十番,初两就前境明无来。

琉璃光菩萨言:世尊,至亦不来,不至亦不来,我观是义都无有来。世尊,诸行若常亦复不来,若是无常亦无有来。

后八番约迷悟,悟无去来,迷有去来。

若人见有众生性者有来不来,我今不见众生定性,云何当言有来不来?有憍慢者见有去来,无憍慢者则无去来;有取行者见有去来,无取行者则无去来;若见如来毕竟涅槃则有去来,不见如来毕竟涅槃则无去来;不闻佛性则有去来,闻佛性者则无去来;若见声闻、辟支佛人有涅槃者则有去来,不见声闻、辟支佛人有涅槃者则无去来;若见声闻、辟支佛人常乐我净则有去来,若不见者则无去来;若见如来无常乐我净则有去来,若见如来常乐我净则无去来。

琉光明理不去来,而迹有去来,迷悟亦尔。兼答高贵不闻而闻。

世尊,且置下,正论义,为四:一、请许,二、问答,三、重研,四、结难。请许,如文。

世尊,且置斯事,欲有所问,唯垂哀悯,少见听许。佛言:

善男子,随意所问,今正是时,我当为汝分别解说。所以者何?诸佛难值如优昙华,法亦如是难可得闻,十二部中方等复难,是故应当专心听受。

次琉光下,问:

时,琉璃光菩萨摩诃萨既蒙听许兼被诫敕,即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有能修行大涅槃经闻所不闻?

若具足问,应如德王三双六只。此中直问闻所不闻,凡有三异:一、德王问广,琉光问略;二、德王问证,琉光问修;三、德王问不闻闻,琉光问闻所不闻。云何会通?解云:琉光在本土,亦作三双之问,众已闻广,是故但略。德王通问五行之证,证是内悟,不由外闻,故言不闻闻。琉光问证中之修,即是天行,天行任运,念念增明,故言闻所不闻。辞异理同(云云)。

佛答为二:初、缘起,二、正答。初缘起中,二有赞许、诫听。

尔时,如来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欲尽如是大乘大涅槃海,正复值我能善解说。汝今所有疑网毒箭,我为大医能善拔出。汝于佛性犹未明了,我有慧炬能为照明。汝今欲度生死大河,我能为汝作大船师。汝于我所生父母想,我亦于汝生赤子心。汝心今者贪正法宝,值我多有能相慧施。

许有六句,似如六度而不次第。汝欲尽海,我能善说,此约精进许。拔毒箭,此约戒度许。慧炬照明,此约般若许。其问不闻闻,佛许汝于佛性未得明了,我有慧炬能为照明。当知广说不闻闻,即广佛性。上文云:云何不闻闻?得闻常乐我净,复是其义。若琉光问,与德王同。琉光得了因,高贵亦然。下文云:我因是事,即得悟解一句半句,得见佛性,入大涅槃。若不闻闻是佛性者,三句云何?不闻闻是了因,闻不闻是缘因,不闻不闻是正因。闻闻是境界,又是因性。闻不闻是因因性(云云)。例来不来、生不生、至不至等,亦复如是。作船师,此约忍度许。生赤子心,此约禅度许。慧施,此约檀度许。

次谛听去,是诫听,又二:初诫未闻,次诫闻已。

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宣释。善男子,欲听法者,今正是时。

诫未闻有三:谛听令不覆器,善思令不漏器,念之令不污器。不覆故能受,不漏故不失,不污故堪饮。诫闻已亦三:初三事诫覆,次二事诫漏,次五事诫污。初标覆,次释覆。

若闻法已,当生敬信,至心听受,恭敬尊重。

当生敬心标法,至心听受标已,恭敬尊重标师。

于正法所,莫求其过,莫念贪欲,瞋恚愚痴,莫观法师,种姓好恶,

莫求其过,释覆法。莫起三毒,释覆已。不观种姓,释覆师。若无三事,即器不覆。

从既闻法已下,二、是诫漏。

既闻法已,莫生憍慢,莫为恭敬、名誉、利养,当为度世甘露法利。亦莫生念:我听法已,先自度身,然后度人;先自解身,然后解人;先自安身,然后安人;先自涅槃,然后令人而得涅槃。

莫生憍慢去,是勿漏生死;亦莫生念去,勿漏涅槃;无此二边,即是不漏。

从于佛法僧去,诫勿污。

于佛法僧应生等想,于生死中生大苦想,于大涅槃应生常乐我净之想;先为他人,然后为身;当为大乘,莫为二乘;于一切法当无所住,亦莫专执一切法相;于诸法中莫生贪想,常生知法见法之想。善男子,汝能如是至心听法,是则名为闻所不闻。

一、勿污一体,二、勿污四德,三、勿污大乘,四、勿污无住,五、勿污法相。若作别体污,即不能尊师。若起四倒污,即不能尊法。若起小乘住,着生贪污,即不能尊自。无此五失,即是不污。凡行十法,结是至心(云云)。问:琉光放光,光即常住,安被斯诫?答:槌砧扣物,寄圣诫凡。

善男子!有不闻闻下,第二、正答。即为二:初、约不闻闻四句,次、广开不生生两番四句。南方旧解:初四句是法说,后两四句譬说。地论人:初四句是教相,次二是证相。观师云:诸四句无异,为逗三根,三番说之。旧解:初番四句,诸师不同。一师约二谛,云不闻闻,即真为俗,故真得有闻、不闻、不闻。此但真谛,绝无见闻。闻不闻,即俗为真,无所闻也。闻闻,但是俗中有于见闻。一师约真,应不闻闻者,法身起应;不闻不闻,法身嶷然。闻不闻者,摄应还真。闻闻,应迹闻见。一师约生死、涅槃,涅槃真寂。不闻不闻,有感即应;不闻而闻,生死纷纠。若能修道,则闻不闻;若不修道,常是闻闻。一师云:闻闻四句,非是正意。后重研不生四句,方是正意,宜就不生等解。不闻不闻,是涅槃无始无终;不生生,是涅槃无始而始;生不生,是涅槃无终而终。生死亦然。生生是生死无始无终,不生生是无始而始,生不生是无终而终(云云)。谓义皆不然。何者?此三番四句,圆冠诸法,靡不该通。用圆释经,犹惧不会。安得偏作若教行证法譬解耶?非但方不会圆,兼复屠割伤体。又一师依于一体以释四句,虽言亲密,弥益疏远。况作二谛,疣累转多。真应生死涅槃等二,亦复如是。况作生生等三句解者,损失事深。况作互无,只是小乘少分意耳。不关大道,今皆不用。又此十事,皆是内证。德王难不闻闻,璃光难闻不闻,二辞虽异,而同问证。答中广明四句,若欲释之,千途万辙,同显斯证,犹惧不当。而诸师蓬飞野外,萍流海表,偏据事相,执一害诸。非但乖圆,永不关证。

善男子,有不闻闻,有不闻不闻,有闻不闻,有闻闻。

若以四句通释诸义,触处皆通。欲解初四句,应扶佛语。佛虽答证,意在通修。初入证道,修道忽谢,无所可有,名为不闻。真明豁开,无所不照,即是于闻,故名不闻闻。证得如是大般涅槃,大般涅槃无有闻相,故名不闻不闻。证起惑灭,名闻不闻。寂而常照,随扣则应,名曰闻闻。今取佛解不生生中四句释此。既是佛解,非徒穿凿。初句明证智,次句明证理,第三句明证断,第四句明证应。若事若理,智断自他,于初证中,具足无缺。如此之证,不与小共,不可思议,闻则惊怪,尽涅槃海。此一妙证,释二人疑。

复次,不闻闻,是证圣行;闻不闻,是证梵行;不闻不闻,是证天行;闻闻,是证婴儿行、病行。一证一切证,圆证具足。故上文佛告迦叶:不独汝得如是五行,今此众中五十三万人,悉皆同得如是五行。即其义也。复次,不闻闻,是证了因;闻不闻,是证缘因;不闻不闻,是证正因;闻闻,是证境界。故佛答璃光云:汝于佛性,犹未明了,我有慧炬,能为照明。即其义也。复次,不闻闻,是证圆净;不闻不闻,是证性净;闻不闻闻闻,是证方便净。故佛答璃光云:汝今欲尽大涅槃海,我能为汝具足解释。即其义也。若得此意,于一证中,自在广说(云云)。

第二,广明四句;从如不生生去,明两种四句。

善男子,如不生生、不生不生、生不生、生生,如不至至、不至不至、至不至、至至。

云何名如是不异义?彼此四句,不可异故。于彼四句,更立名义,互相显释,类例可通。略举两种,显广义端,遍冠一切内外诸法,那言此四是譬说耶?兴皇例以此四句,通本有今无。雪山割肉等偈,不生生是本无今有,生不生是本有今无,生生即是三世有法,不生不生即是无有是处,生不生诸行无常,不生生是是生灭法,生生即是生灭灭已,不生不生是寂灭为乐,不生生是如来证涅槃,生不生是永断于生死,生死即生生,若能至心听,常得无量乐,即是不生不生。今明初约圆证根本,其义既立,遍通一切内外之法,何但通诸大经,亦通小律?生生是诸恶,生不生即是莫作,不生生是诸善奉行,不生不生是自净其意(云云)。非但通于大小经律,亦得通于菩萨之论。生生是因缘所生法,生不生我说即是空,不生生是亦名为假名,不生不生是亦名中道义(云云)。

世尊!云何不生生下,第三、重研。何故重研?良由不闻闻等义犹难解,更研不生生等重助释之。若了不闻闻等,则不重研不生生等。今欲类例通之使遍一切,故重研也。又为二:一、约内四句,二、约外四句。

世尊,云何不生生?善男子,安住世谛初出胎时,是名不生生。云何不生不生?善男子,是大涅槃无有生相,是名不生不生。云何生不生?善男子,世谛死时,是名生不生。云何生生?善男子,一切凡夫是名生生。何以故?生生不断故,一切有漏念念生故,是名生生。四住菩萨名生不生。何以故?生自在故,是名生不生。善男子,是名内法。

内四句中,句句皆先问次答。安住世谛者,有二义:若就生死外法,即是初念托胎来,名安住世谛;若就涅槃内法,修习方便位,名安住世谛。从修发证,无明豁破,即初出胎时,亦是涅槃无始而言。于始将此类通不闻闻等,即是圆证,其义转明。世谛死时,亦有二义:若就生死外法,福命俱尽,名世谛死;若就涅槃内法,即是无明尽时,名世谛死,亦是生死无终而终。四住菩萨,旧云:十住中第四生,贵住于生自在。又云:十地中第四地,断见谛尽,不生三途,能以神力示自在生。今观二解,一似别义,一似通义,未会此文。寻此义意,但令菩萨四住惑尽,非是结业牵生三界而能示现,名生自在。他经有六住义,第四住与此义相应,具如止观第五卷引。彼亦引证不生生等。

第二,约外法四句。

云何外法未生生、未生未生、生未生、生生?善男子,譬如种子未生芽时,得四大和合人功作业然后乃生,是名未生生。云何未生未生?譬如败种及未遇缘,如是等辈名未生未生。云何生未生?如芽生已而未增长,是名生未生。云何生生?如芽增长,若生不生则无增长,如是一切有漏。是名外法生生。

而言未生生者,未之与不,各随义便。

琉璃光下,第四、结难。于三四中,但难不生生等;于不生生等四句中,但难生生。欲因生生,广解诸句。就文为三:一、难;二、解;三、领。就难为六,只三双:初、就常无常难;次、就自生生他难;三、就本有本无难。皆难生生为常故生、无常故生?为自生、为他生?为本有生、为本无生?

琉璃光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有漏之法若有生者,为是常耶?是无常乎?生若是常,有漏之法则无有生;生若无常,则有漏是常。

初文者,常无常者,生若是常,有漏之法应无此生。生若无常,则有漏是常。生自无常,无常则灭,不能自固,岂生有漏?有漏既其不为生之所生,故应是常。

次世尊,若生自生下,第二、结自生生他难。

世尊,若生能自生,生无自性;若能生他,以何因缘不生无漏?

生若自生,生无自性者,言生既是自所生,非复能生无能生性,故言生无自性。二云:生本假缘,未有自性,何能自生?若无自性,何能生他?能生他者,等是生他,何故但能生于有漏之他,而不能生无漏之他?有漏无漏,望自俱他。

世尊,若未生时第三难。

世尊,若未生时有生者,云何于今乃名为生?若未生时无生者,何故不说虚空为生?

若本有者,未生之时已是于生,何故于今方名为生?于今乃是缘合之时。若本无生而可生者,虚空是无,那不复云虚空生耶?

佛言下,第二、解释,为三:先非六问;次释六非;三、答六问。合有六非一,是为七章门。初非六问者。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

若定如汝问,则皆不可说。初言不生,生不可说,即非初难。生定是常,生生不可说,非第二难。生定无常,生不生不可说,非其第三。自生则失自性,故是生不生不可说。不生不生不可说,非其第四生他之难。前云若能生他,何不生无漏?故言不生不生不可说。生亦不可说,非其第五本有之难。不生不可说,非其第六本无之难。

有因缘故,亦可得说。

后一结有因缘亦可得说,即是显四悉檀因缘而可得说。

云何不生生不可说下,第二、释上六非章门。

云何不生?生不可说。不生名为生。云何可说?何以故?以其生故。

释第一云:自云是生,复云不生,不生即常,两事相乖,故不可说。

云何生生不可说?生生故生、生生故不生亦不可说。

释第二章生若无常,则生复生。生为生所生,举体皆生;复为灭所灭,举体皆灭。生生故生,即举体皆生;生生故不生,即举体皆灭,故不可说。

云何生不生不可说?生即名为生,生不自生,故不可说。

释第三章门。生不自生,本取生死

云何不生?不生不可说。不生者名为涅槃,涅槃不生故不可说。何以故?以修道得故。

释第四章门。涅槃亦有生义,不可定言涅槃不生。前难云:等是生他,何不生于无漏?无漏只是涅槃。涅槃亦有生义,而是修道得故,故复是生。是生不为灭之所灭,此生即常,故不可说。

云何生亦不可说?以生无故。

释:第五章门本无有生,岂可言未生已是有?

云何不生不可说?以有得故。

释第六章门,不可定言有于不生,而复有于可得之事,所以复生,不同虚空一向无生。

云何有因缘故亦可得说?十因缘法为生作因,以是义故亦可得说。善男子,汝今莫入甚深空定。何以故?大众钝故。

第七、可说章门。十因缘者,除后两支,前十为生而作因缘,故可得说。此止消文,止观中释,四句稍广。私谓:准彼释意,与今大经文理雅合。深会彼文,无生之观,咸契涅槃;无生之门,莫入空定。大众钝,故有二解:一云:众实是钝,不解空定,故言莫入。二云:若作空定之说,众解则迟。空义深隐,取解为难,以迟难为钝。然经文唱六句皆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得说。佛以六番释不可说竟,又指因缘亦可说竟,此义犹略。今更两番说:有因缘皆可得说,具于一句,作四句说,所谓不生、生生、生不生、不生生不生。四句皆如此说,是为因缘亦可得说。亦应言:有因缘故,皆不可说。何以故?一句具四,何可偏作一、二、三说?为此因缘则不可说。乃至四句悉具四句,那可偏作一、二、三说?为是因缘皆不可说。又四句即事而理,理皆不可说。又四句即理而事,事皆可说。何以故?下文云:若知如来常不说法,是名多闻。今例此义,若知四句即事而理,即是不说。地师名前三种四句,约教、行、证,一往而言,非无此义。今欲分别此之六句,似如单、复、通、别、惑、解。初两句明通、别惑,次两句明通、别解。不生生是别惑,单生生是通惑。复生不生是通解,单不生不生是别解。复次,生句,结前单生复生,同是惑生。次不生句,结前单不生复不生,同是解故。如此单、复、惑、解,皆不可说。因缘可说,具如前辨(云云)。

善男子,有为之法下,第三、答,即正答六问。答前六句为两:初答前两问,次答后四问。答前又二:先别就四相,次合就四相。初别就四相,即为四。

善男子,有为之法,生亦是常;以住无常,生亦无常。

初言生是常者,当其分部,守其自性,故得是常。言无常者,住来住生,生即改变,复是无常。

住亦是常;以生生故,住亦无常。

住亦如是,为生所生,不得是常。

异亦是常。以法无常,异亦无常,

异亦如是。而言诸法无常者,前生中云:住若无常,生亦无常。今举法对异,还是前生住无常法。异亦有常、无常义,具如生、住。

坏亦是常,以本无今有故,坏亦无常。

坏亦如是。文云本无今有,坏亦无常者,本无今有,只是生义,已生来生,坏坏不得,是常;本有今无,复是无常。

善男子!以生故下,合明四相。

善男子,以性故,生住异坏皆悉是常,念念灭故不可说常,是大涅槃能断灭故,故名无常。

各守性分,皆得是常。以二义故,不得是常。近论念念迁变,远望涅槃,即复非常;为涅槃所断,是故非常。

善男子,有漏之法下,二、答后四难,又为二:一、正答第五,兼答第六;二、正答第四,兼答第三。此初,答第五问者。

善男子,有漏之法未生之时,已有生性,故生能生。

上问:若本有者,云何于今乃名为生?今答云:本有生理,非是已有,今方是生。即兼答:第六等是无生,何故不说虚空为生?今答亦云:有可生之理,方得有生;虚空无可生之理,何得说空以之为生?

无漏之法下,答第四难,有法、譬、合。初文者。

无漏之法本无生性,是故生不能生。

初难云:若能生他,应生无漏。今答:无有生无漏之理,故不能生有漏之法。有生性故,故可得生。兼答第三生无自性难。若有自性,生能生之;既无自性,岂可得生?兼答两意,自然悬去。

如火有本性,遇缘则发;眼有见性,因色、因明、因心故见。

次譬中举火眼者,各有其性,火性能生,眼性能见。此中言有生性故生能生者,即是破性义竟,然后说性,是则无爽。如前非性执竟,后方云有因缘时则可得说。

合如文。

众生生法亦复如是,由本有性,遇业因缘,父母和合,则便有生。

尔时,琉光下,第三、领解,又二:初、经家叙相,次、正陈解。

尔时,琉璃光菩萨及八万四千菩萨摩诃萨闻是法已,踊在虚空高七多罗树,恭敬合掌而白佛言:

陈解又二。自陈陈众

世尊,我蒙如来殷勤教诲,因大涅槃始得悟解闻所不闻。

亦令八万,四千菩萨,深解诸法,不生生等。

初陈自云闻不闻,陈众云不生生,此即陈其得解之门。只为不至至四句,有未解者,无畏更问生不动国,德王更论不至至等。

世尊!我今已解下,第三、无畏论义,为三:一、请许,二、论义,三、请答德王之问。请许如文。

世尊,我今已解断诸疑网。然此会中有一菩萨,名曰无畏,复欲咨禀,唯垂听许。尔时,世尊告无畏菩萨:善男子,随意问难,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二、无畏论义有三:问、答、领解。问中又二:初问此生彼,次问彼利根。

尔时,无畏菩萨与六万四千诸菩萨等,俱从座起,更整衣服,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此土众生当造何业,而得生彼不动世界?

其土菩萨云何而得智慧成就,人中象王,有大威德,具修诸行,利智捷疾,闻则能解?

此两相成,转侧为异。问:经说净秽二土,菩萨互有胜负,今云何通?答:若敌对相望,净土则胜;若权实相望,若入实,净土胜;若入权,秽土胜。

次佛答正答初问,兼遣后问。偈有二十一行为两,初十行是止善。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不害众生命,坚持诸禁戒,受佛微妙教。

则生不动国,不夺他人财,常施惠一切。

造招提僧坊,则生不动国,不犯他妇女。

自妻不非时,施持戒卧具,则生不动国。

不为自他故,求利及恐怖。慎口不妄语,

则生不动国。莫坏善知识,远离恶眷属,

口常和合语,则生不动国,如诸菩萨等。

常离于恶口,所说人乐闻,则生不动国。

乃至於戏笑,不说非时语,谨慎常时语,

则生不动国,见他得利养,常生欢喜心。

不起嫉妒结,则生不动国,不恼于众生。

常生于慈心,不生方便恶,则生不动国。

邪见言:为施父母及去来不?起如是见。

则生不动国。

后十一行明行善

旷路作好井,种植果树林,常施乞者食,

则生不动国。若于佛法僧,供养一香灯,

乃至献一华,则生不动国。若为恐怖故,

利养及福德,书是经一偈,则生不动国。

若为希利福,能于一日中,读诵是经典,

则生不动国。若为无上道,一日一夜中,

受持八戒斋,则生不动国,不与犯重禁。

同共一处住,诃谤方等者,则生不动国。

若能施病者,乃至于一果,欢喜而瞻视,

则生不动国,不犯僧鬘物,善守佛财供。

涂扫佛僧地,则生不动国,造像及佛塔。

犹如大拇指,常生欢喜心,则生不动国。

若为是经典,自身及财宝,施于说法者,

则生不动国。若能听书写,受持及读诵,

诸佛秘密藏,则生不动国。

然净土之业,即菩提心,今论别行,乃是总别不异。三、领解,如文。

尔时,无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已知所造业缘得生彼国。

是光明遍照下,第三、请答德王之问。上中已解,为未悟者,更请先问,次佛答。问如文。

是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摩诃萨,普为怜悯一切众生上所咨问;如来若说,则能利益安乐人、天、阿修罗、乾闼婆、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

佛答为二:先赞诫听,次正答。

尔时,世尊即告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善哉!善哉!

善男子,汝今于此当至心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答中,先举未至、不至,次牒闻、不闻。初又二:初标至、不至章,次解释。

有因缘故未至不至,有因缘故不至至,有因缘故至不至,有因缘故至至。

释中意者,然德王初问有三种、六种,佛说六喻,及光瑞答不闻闻竟,次璃光论义已答不生生竟,今更重牒不至至耳。初闻不闻四句,上根已了;次不生生四句,中根又悟;今为下根释不至至,缘之所宜,故前后间出耳。就此四句,前两句明涅槃有至、不至,修道除惑则至,不尔不至;下两句明生死有至、不至,若修道背厌则不至,不尔则至。还重反覆,成上诸句。

何因缘故未至不至?善男子,夫不至者,是大涅槃。凡夫未至,以有贪欲、瞋恚、愚痴故,身业、口业不清净故,及受一切不净物故,犯四重故,谤方等故,一阐提故,五逆罪故,以是义故未至不至。

然此中解释,还须望前。前云不生,不生即大涅槃;此言不至,还是不生,更无别异。若尔,何以不同前明不至不至?答:为缘单复不至者,即是凡夫不能修习,所以不至。

善男子,何因缘故不至至?不至者名大涅槃。何义故至?永断贪欲、瞋恚、愚痴、身口恶故,不受一切不净物故,不犯四重故,不谤方等经故,不作一阐提故,不作五逆罪故,以是义故名不至至。须陀洹者八万劫至,斯陀含者六万劫至,阿那含者四万劫至,阿罗汉者二万劫至,辟支佛者十千劫至,以是义故名不至至。

不至至者,亦望前初出胎时,名不生生;此中言不至,至于生死,互举一边。

善男子,何因缘故名至、不至?至者名为二十五有。一切众生常为无量烦恼诸结之所覆蔽,往来不离犹如轮转,是名为至。声闻、缘觉及诸菩萨已得永离,故名不至。为欲化度诸众生故示现在中,亦名为至。

至不至者,亦须望前世谛,死时名生不生,亦是互举。

善男子,何因缘故名为至至?至者即名二十五有,一切凡夫、须陀洹乃至阿那含烦恼因缘故名至至。

至至亦须望前,前云生生不断,此中还论生死,故与前同。

次牒闻所不闻,又二:前列四章。

善男子,闻所不闻亦复如是,有不闻闻,有不闻不闻,有闻不闻,有闻闻。

次释中,但释一句。

云何不闻闻?善男子,不闻者名大涅槃。何故不闻?非有为故,非音声故,不可说故。云何亦闻?得闻名故,所谓常乐我净。以是义故,名不闻闻。

前已释竟,不欲繁文地人,别分教证浅深之异。然今文意,只是缘宜,宜作三说,但是悟有前后,非关法有浅深。何以故?语异义同故。

尔时光明下,第四、德王重论。为二:初单问果,次双问因果。初文中问为三:一、问涅槃始有即是无常,二、问因庄严故复是无常,三、问涅槃若有亦是无常。于第三问中复有四章,不尔者直作七问:一、问本无今有故无常,二、问因庄严故无常,三、问若是有故无常,四、问可见故无常,五、问不平等故无常,六、问有须待故无常,七、问有名字故无常。初问又三,谓领旨、略、广问。

尔时,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大涅槃者不可得闻。

云何复言常乐我净而可得闻?

广问,有法譬答。

何以故?世尊,断烦恼者名得涅槃,若未断者名为不得。以是义故,涅槃之性本无今有。若世间法本无今有,则名无常。

譬如瓶等,本无今有,已有还无,故名无常。

涅槃若尔,云何说言语常乐我净?

第二、第三、第四如文。

复次,世尊,凡因庄严而得成者悉名无常,涅槃若尔应是无常。何等因缘?所谓三十七品、六波罗蜜、四无量心、观于骨相、阿那波那、六念处、破析六大,如是等法皆是成就涅槃因缘,故名无常。

复次,世尊,有名无常;若涅槃是有,亦应无常。如佛昔于阿含中说:声闻、缘觉、诸佛世尊皆有涅槃。以是义故,名为无常。

复次,世尊,可见之法名为无常。如佛先说:见涅槃者,则得断除一切烦恼。

第五,有两重譬、合。

复次,世尊,譬如虚空,于诸众生等无障阂,故名为常。

若使涅槃是常等者,何故众生有得、不得?涅槃若尔,于诸众生不平等者,则不名常。

世尊,譬如百人共有一怨,若害此怨则多人受乐;若使涅槃是平等法,一人得时应多人得,一人断结应多人亦断。若不如是,云何名常?

第六、有譬有合,引昔。

譬如有人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国王、王子、父母、师长,则得利养,是不名常。

涅槃亦尔,不名为常。何以故?如佛昔于阿含经中告:

阿难言:若有人能恭敬涅槃,则得断结,受无量乐。以是义故,不名为常。

第七,如文。

世尊,若涅槃中有常乐我净名者,不名为常;如其无者,云何可说?

尔时,世尊下,第二、佛答三问。初答本无今有,有法、有譬、有合。

尔时,世尊告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涅槃之体,非本无今有。若涅槃体本无今有者,则非无漏常住之法。有佛无佛,性相常住。以诸众生烦恼覆故,不见涅槃便谓为无;菩萨以戒定慧勤修其心,断烦恼已便得见之。当知涅槃是常住法,非本无今有,是故为常。

善男子,如闇室中井种种七宝,人亦知有,闇故不见。有智之人善知方便,然大明灯,持往照燎,悉得见之。是人于此终不生念:水及七宝本无今有。

涅槃亦尔,本自有之,非适今也。烦恼闇故,众生不见。大智如来以善方便然智慧灯,令诸菩萨得见涅槃常乐我净。是故智者于此涅槃,不应说言本无今有。

地人作真、缘两修释,言真修是本有,缘修是始有;三论师用正因、缘因释,正因是本有,缘因是始有。从汝言因庄严故下,答第二、有法有譬。

善男子,汝言因庄严故得成涅槃应无常者,是亦不然。何以故?善男子,涅槃之体,非生非出,非实非虚,非作业生,非是有漏有为之法,非闻非见,非堕非死,非别异相亦非同相,非往非还,非去来今,非一非多,非长非短,非圆非方,非尖非邪,非相非想,非名非色,非因非果,非我、我所。以是义故,涅槃是常,恒不变易。是以无量阿僧祇劫修习善法以自庄严,然后乃见。

譬中三重:譬、合,如文。

善男子,譬如地下有八味水,一切众生而不能得,有智之人施功穿掘则便得之。

涅槃亦尔。

譬如盲人不见日月,良医疗之则便得见,而是日月非是今有。

涅槃亦尔,先自有之,非适今也。

善男子,如人有罪,系之囹圄,久乃得出,还家得见父母、兄弟、妻子、眷属。

涅槃亦尔。

从汝言因缘故下,答第三、涅槃是有。一往问答,似不相应。问:直云涅槃是有,即应无常。今举五因者,明涅槃不同五因之有;后举生、了,而复简生,但同于了。只答此问,即兼余四。

善男子,汝言因缘故涅槃之法应无常者,是亦不然。何以故?善男子,因有五种。何等为五?一者、生因,二者、和合因,三者、住因,四者、增长因,五者、远因。云何生因?生因者,即是业烦恼等及外诸草木子,是名生因。云何和合因?如善与善心和合,不善与不善心和合,无记与无记心和合,是名和合因。云何住因?如下有柱,屋则不堕,山河树木因大地故而得住立,内有四大无量烦恼众生得住,是名住因。云何增长因?因缘衣服饮食等故,令众生增长;如外种子,火所不烧,鸟所不食,则得增长;如诸沙门、婆罗门等,依因和上善知识等而得增长;如因父母,子得增长。是名增长因。云何远因?譬如因咒,鬼不能害,毒不能中,依凭国王无有盗贼,如芽依因地水火风等,如水钻及人为酥远因,如明色等为识远因,父母遗体为众生远因,如时节等悉名远因。善男子,涅槃之体非如是等五因所成,云何当言是无常因?

前举五因似四缘、三因:生因即报因,但长有草木;和合因即是习因,善恶自然相似;住因即依因;增长因即增上缘;远因即缘缘,但无次第缘。

复次,善男子,复有二因:一者、作因,二者、了因。如陶师轮绳,是名作因;如灯烛等照闇中物,是名了因。善男子,大涅槃者,不从作因而有,唯从了因。了因者,所谓三十七助道法、六波罗蜜,是名了因。善男子,布施者是涅槃因,非大涅槃因,檀波罗蜜乃得名为大涅槃因;三十七品是涅槃因,非大涅槃因,无量阿僧祇助菩提法乃得名为大涅槃因。

后二因者,不同作因,同于了因,如文。私云:以后二因简前五因,皆作因故。

尔时,光明下,第二、双问因果。问中二:先六度,即是问因;次问涅槃,即是问果。

尔时,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云何布施不得名为檀波罗蜜?云何布施而得名为檀波罗蜜?乃至般若云何不得名般若波罗蜜?云何得名般若波罗蜜?

云何名涅槃?云何名大涅槃?

佛答又二:一、双答因果,二、别答因果。初双答,如文。

佛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行方等大般涅槃,不闻布施,不见布施;不闻檀波罗蜜,不见檀波罗蜜;乃至不闻般若,不见般若;不闻般若波罗蜜,不见般若波罗蜜;不闻涅槃,不见涅槃;不闻大涅槃,不见大涅槃。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知见法界,解了实相空无所有,无有和合觉知之相,得无漏相、无所作相、如幻化相、热时𦦨相、乾闼婆城空处之相。菩萨尔时得如是相,无贪恚痴,不闻不见,是名菩萨摩诃萨真实之相、安住实相。菩萨摩诃萨自知此是檀、此是檀波罗蜜,乃至此是般若、此是般若波罗蜜,此是涅槃、此是大涅槃。

善男子,云何是施下,二、别答因果,又二:先因,次果。初因中又二:初明顺因,次明违因。初文又二:初正答,次叹经。初正答为六,辨度、非度。前五是少分涅槃,后一正是判度。

善男子,云何是施非波罗蜜?见有乞者然后乃与,是名为施非波罗蜜。若无乞者开心自施,是则名为檀波罗蜜。

若时时施,是名为施,非波罗蜜;若修常施,是则名为檀波罗蜜。

若施他已,还生悔心,是名为施,非波罗蜜;施已不悔,是则名为檀波罗蜜。

菩萨摩诃萨于财物中生四怖心:王、贼、水、火,欢喜施与,是则名为檀波罗蜜。

若望报施,是名为施,非波罗蜜;施不望报,是则名为檀波罗蜜。

若为恐怖、名闻、利养、家法相续、天上五欲,为憍慢故,为胜慢故,为知识故,为来报故,如市易法。善男子,如人种树,为得荫凉,为得华果及以材木;若人修行如是等施,是名为施,非波罗蜜。菩萨摩诃萨修行如是大涅槃者,不见施者、受者、财物,不见时节,不见福田及非福田,不见因,不见缘,不见果报,不见作者,不见受者,不见多,不见少,不见净,不见不净,不轻受者、已身、财物,不见见者,不见不见者,不计己他,唯为方等大般涅槃常住法故修行布施,为利一切诸众生故而行布施,为断一切众生烦恼故行于布施,为诸众生不见受者、施者、财物故行于布施。善男子,譬如有人堕大海水,抱持死尸则得度脱;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行布施时,亦复如是如彼死尸。善男子,譬如有人闭在深狱,门户坚牢,唯有厕孔,便从中出至无阂处;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行布施时,亦复如是。善男子,譬如贵人恐怖急厄,更无恃怙依旃陀罗;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行于布施,亦复如是。善男子,譬如病人,为除病苦得安乐故服食不净;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行于布施,亦复如是。善男子,如婆罗门值谷踊贵,为寿命故食啖狗肉;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行于布施,亦复如是。善男子,大涅槃中如是之事,从无量劫来不闻而闻。尸罗、尸罗波罗蜜乃至般若、般若波罗蜜,如杂华经中广说。

有相有得,则非度义;无相无得,乃名为度。其中广举一檀为首,余五悉指杂华。

云何菩萨不闻下。二、叹经。先结菩萨为叹,次结三乘为叹。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不闻而闻十二部经?其义深䆳,昔来不闻,今因是经得具足闻。先虽得闻,唯闻名字,而今于此大涅槃经乃得闻义。

初文中云十二经其义深邃者,昔十二部但明于空,比生死为深而非邃。此经明生生即不生生,即生不生,即不生不生,故为深邃。亦是即有不有,即空不空,即非空非不空,是故深䆳(云云)。

声闻、缘觉唯闻十二部经名字,不闻其义,今于此经具足得闻,是名不闻而闻。善男子,一切声闻、缘觉经中,不曾闻佛有常乐我净、不毕竟灭、三宝佛性无差别相、犯四重禁、谤方等经、作五逆罪及一阐提悉有佛性,今于此经而得闻之,是名不闻而闻。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九

日东天台沙门本纯分会

南本大般涅槃经会疏卷第十九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