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通(584—617)隋代思想家。字仲淹,河东郡龙门县(今山西省万荣县)人。少聪颖,有大志。学《书》、《诗》、《礼》、《乐》、《易》,六年不解衣,精志甚强。仁寿三年(603),西游长安,见隋文帝,奏太平十二策,尊王道,推霸略,稽今验古。文帝大悦,以为相见恨晚。下其议于公卿,公卿不悦。时宫廷之中适有大变,王氏明知谋之不用,怅然东归。帝闻而再征,不就。炀帝大业元年(605)又征,辞以疾。“乃续诗书,正礼乐,修元经,赞易道,九年而六经大就”。大业十年(614),尚书召蜀郡司户,不就。十一年,以著作郎国子博士征,又不至。《旧唐书·王勃传》则言其为隋蜀郡司户书佐,大业(605—618)末,弃官归乡,以著书讲学为业。讲学之际.远近往来受业者千余人,其中有后来唐朝的名臣李靖、房玄龄、魏征等。大业十三年(617)卒于家。弟子数百人议谥曰“文中子”。王氏依《春秋》体例,自获麟后,历秦、汉至于后魏,著纪年之书,谓之《元经》;又依《孔子家语》和扬雄《法言》为例,为客主对答之说,号曰《中说》。而传世者仅有《中说》。王氏的人学思想突出了人相对于天地万物的重要地位,认为人与天地的关系是“天生之,地长之,圣人成之”。天地之中非有它物,只是人。所以,人事修定,天地之理便得到了。国家的兴衰亦在于人谋而不在天预。王氏又认为善筮者是“先人事而后说封”,同样突出的是人的作用。对于人性,王氏基本上倾向于性善之说。他称仁为五常之始,性为五常之本,又主张以性制情,是明显的儒家正统思想。王氏又有著名的“三才之蕴”的观点。认为所谓天乃是统领元气者,而不仅是苍茫之天空;地乃是统元形者,并不只是对山川丘陵等的称谓;人统此二者,并非仅仅是圆头方足的一个生灵。这样,天地人三者都具有了形上的性质。这种思想,也是儒家人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世称王通为“隋末大儒”,他的思想是汉代儒家思想到宋明理学的过渡环节。王通《文中子中说》的版本主要有《诸子百家丛书》本等。
(1)命者唯人所召 王通对“命”的看法颇有新意。他认为,命关系人的吉凶,其本质特征是稽之于天,合之于人,有定于此而应于彼。他说:“命之立也,其称人事乎?故君子畏之。远近高深而不应也,无洪纤曲直而不当也。”命由天人两方面组成,缺一则不为命,不知命。所以命者“惟人所召”。命是针对人事而言的,命一旦立定,则远近高深而无不应,洪纤曲直而无不当,故君子畏之。王氏也把命分为几类,有“作之者”有“偶之者”,即常命和偶命,但总的来说,命并不单单由天而定,而是一定要有人的参与才能成立。王通对“命”的论述,从其具体内容看,主要强调“命”是因人而称,因人而立,故亦因人而取,惟人所召。强调了“命”的人为方面。王通的这一看法,与儒家传统的“天命论”有一定差异。
(2)兴衰资乎人,得失在乎教 王通十分重视道德教化的作用,认为世道兴衰,政治得失等非由天命安排,亦非由神灵等超社会的力量所决定,而是由人来掌握。故提出“兴衰资乎人,得失在乎教”的命题。他认为,社会的治乱,政权的兴替有两种,一种是尧舜的禅让;一种是汤武的革命。但无论哪一种,都是与人为政治有关。他说:“人能弘道,苟得其行,如反掌尔。”即按着“道”来行事,天下的治理也就容易了。如古代舜禹继轧而天下淳朴,夏桀继承了天下,却出现欺诈;成汤放桀天下方平,殷纣承之,而天下又走向混乱。至汉代文景之治,天下太平,而桓灵失政,天下又乱。由此王通得出结论说:“斯则治乱相易,浇淳有由。”其原因便是“兴衰资乎人,得失在乎教”。王通的这一思想与其“命者唯人所召”的思想相一致,把社会的治乱、兴替和人类历史的发展归结为人事自身的变化,用人类自身原因解释历史,跳出了天命论的巢臼,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一名《文中子》。为隋末名儒王通子福郊、福畤仿《论语》体例,集通生前言论,以问答形式整理而成。今有宋阮逸注十卷本。分《王道》、《天地》、《事君》、《周公》、《问易》、《礼乐》、《述史》、《魏相》、《立命》、《关朗》十篇。其哲学思想确认天、地、人为“三才”,“天者统元气焉”,“地者统元形焉”,“人者统元识焉”,但又相信“天神”、“地祇”的存在。认为治乱、穷达、凶吉都有命,“君子畏之”,又认为吉凶祸福,惟人自召,在人自取。矛盾之处很多。政治思想的核心是“明王道”,抨击现实社会暴政,依据孟子仁政学说,提出要统治者“遗身”(即至公无私)、“推诚”,盼望重建王道政治。主张儒、佛、道三教归一,但以儒家为主。并希望恢复分封制和井田制。王通在《中说》中提出的思想是宋代理学的先声。后人因其中所记王通门人多隋唐间大臣,年龄与事实不符,或疑其为伪作,虽不尽然,但其中有夸饰之词,则为事实。中统 元世祖年号(1260—1264)。凡五年。 查看详情>>
《止学》是隋朝大儒王通以道家思想论处世之道的典范之作。《大学》中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能够知其所止,止于至善,然后意志才有定力;意志有了定力,然后心才能静下来,不会妄动;能做到心不妄动,然后才能安于处境随遇而安;能够随遇而安,然后才能处事精当思虑周祥;能够思虑周祥,才能得到至善的境界。这也是中庸的道理。本书不仅是传统文化关于“止”之思想集大成者,而且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千万不要小瞧一个“止”字,墨曰:知止,则日进无疆,反者,道之动。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持盈保泰、长生久视之道。“谦受益,满招损”,《止学》更多的是告诫做人的哲理。 查看详情>>
隋王通撰,唐薛收续并作传,宋阮逸注。十五卷,七十篇。编年体。书成于隋大业四年(608)。仿《春秋》及《公羊传》、《谷梁传》体例,记自孔子获麟之年至南北朝史事。于诸国皆以列居正统者入于“经”文,余则入于“传”文。为《王氏六经》之一。久佚。今本十卷。前九卷记西晋太熙元年(290)至隋开皇九年(589)史事,题隋王通撰;末卷记隋开皇十年至唐武德元年(618)史事,题唐薛收撰。注文题宋阮逸撰。《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四库全书总目》等并断为阮逸伪作。所记多无可取。自北魏太和以后,记事寥寥,残佚甚多。自平陈以后,则有“经”无“传”。有《汉魏丛书》本。 查看详情>>
亦称《文中子》,十卷。隋王通 (584—618)撰。王通字仲淹,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任蜀郡司户书佐,曾上隋文帝《太平策》十二篇,为朝所疑忌,弃官归家,以讲学著书为业。仿《论语》作《中说》,由其子福郊、福时记述。门人私谥“文中子”,因以名书。《唐书·艺文志》录(文中子)《中说》五卷,《文献通考》及《玉海》则作十卷,与今本合。共十篇。末附《序文》一篇及杜淹所撰《文中子世家》一篇。通子福时录唐太宗与房魏《论礼乐事》一篇。卷末有阮逸《序》。又有福时贞观二十三年《序》。全书崇尚儒家思想,以为“千变万化,吾常守中”,又以仁义为教化之本。提倡“时异事变”,“通变之谓道”、“通其变天下无弊法”。从认识论上,主张“居近识远,处今知古”。反对 “执古御今”,强调 “知之者不如行之者”,但也有“行之者不知安之者”保守的一面。又主张“名实相生,利用相成,是非明,去就相安”,说明事物的相互依存关系。曾提出儒、释、道“三教于是乎可一矣”的主张。宋阮逸作注。有 《四部备要》本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