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北宋时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是当时公认的文坛领袖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年更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永丰县)人。出身贫寒,4岁丧父,其母以荻秆画地教他识字。10岁能诗,且小有名气。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初任西京留守推官,后调汴京任馆阁校勘,参与编修《崇文总目》。因支持范仲淹革新而得罪保守派,贬为夷陵县令,后调乾德县令。庆历元年(1043)被调回京任馆阁校勘,此后又任太常丞、知谏院、龙图阁直学士、河北转运按察使等职。庆历新政失败,他写文抨击保守派,被贬为滁州知州,自号醉翁,后又知同州。不久又召回编修《新唐书》,此后又先后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初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宋仁宗嘉祐二年(1056)与苏轼同应进士考试,主考欧阳修并予录取,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父子三人合称“三苏”,都列入唐宋八大家。苏轼中进士后,在嘉祐六年又应试制科入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满因父丧归里守孝三年。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还朝,正逢王安石变法,苏轼连续上书申述不同主张,不被采纳,要求外放为官。熙宁四年至元丰初年(1078),先后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官职。元丰二年,何正臣等从苏轼诗文中罗织罪状,弹劾苏轼攻击神宗,“包藏祸心”
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北宋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人。人称“老苏”,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据传二十七岁才开始发愤读书,但连进士、秀才也未考中。一气之下将平日撰写的文章数百篇焚烧殆尽,闭门苦读十余年,熟读《六经》及诸子百家之说,以至“下笔顷刻千言”。嘉祐元年(1056),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二子双双得中进士,在京等候殿试。此间,他投书欧阳修等人,欧阳修对其甚为赏识并将其所著的《权书》、《衡论》、《几策》等二十二篇文章献于朝廷,公卿大夫争传竞效。苏洵从此文名大震。嘉祐三年(1058),仁宗召苏洵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宋代文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洵子、轼弟。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自由沉静好学,博览群书。嘉祐二年(1057),与兄轼同榜进士及第而名动京师。嘉祐六年(1061),兄弟二人同举制科,传为佳话。但二十余年沉沦下僚,仕途坎坷。初除商州军事推官,知制诰王安石不肯撰词,于是奏乞在京侍父。治平二年(1065),出任大名府推官,次年父卒,扶丧回蜀。熙宁二年(1069),服除还朝。辙上书神宗,即日召对,除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因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批评新法,自请去职三年,张方平知陈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字介甫,晚年号半山。罢相后封荆地,世称王荆公。卒谥“文”。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王安石出生于临江郡清江(今江西省清江县),父亲王益其时任临江军判官。由于王安石家世代都是科举仕宦出身,因而他从小就受严格的儒家经典教育,“坐欲持此博轩冕,肯言孔孟犹寒饥”《忆昨诗示诸外弟》)。庆历元年(1041),他入京应礼部试,一试而中,次年以第四名进士及第,开始仕途生涯。庆历六年(1046),王安石求外调为鄞县令,兴学校,严保伍,起隄堰,贷谷于民,吏人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固。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属江西)。嘉祐二年(1057)登进士第。调太平州司法参军,召编校史馆书籍。迁馆阁校勘、集贤校理、英宗实录院检讨官。出为越州通判。历知齐、襄、洪等州,加直龙图阁,知福、明、亳、沧诸州。元丰三年(1080)宋神宗召见,留判三班院,加史馆修撰,专典五朝史事。元丰五年,拜中书舍人,丁母艰,病逝于江宁府。追谥文定。 曾巩曾任史馆修撰,整理校勘《战国策》、《说苑》、《新序》、《列女传》等,曾巩是欧阳修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支持者。在理论上,他和欧阳修一样,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