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平水韵

现存最早的一部诗韵,是《广韵》。《广韵》的前身是《唐韵》,《唐韵》的前身是《切韵》。《广韵》共有206韵,《唐韵》《切韵》应该也是206韵①。韵分得太细,写诗很受拘束。唐初许敬宗等奏议,把206韵中邻近的韵合并来用。宋淳祐年间,江北平水人刘渊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合并206韵为107韵。清代改称“平水韵”为“佩文诗韵”,又合并为106韵。因为平水韵是根据唐初许敬宗奏议合并的韵,所以,唐人用韵,实际上用的是平水韵。

平水韵106 韵如下:

上平声②

一东

二冬

三江

四支

五微

六鱼

七虞

八齐

九佳

十灰

十一真

十二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五删

下平声

一先

二萧

三肴

四豪

五歌

六麻

七阳

八庚

九青

十蒸

十一尤

十二侵

十三覃

十四盐

十五咸

上声

一董

二肿

三讲

四纸

五尾

六语

七麌

八荠

九蟹

十贿

十一轸

十二吻

十三阮

十四旱

十五潸

十六铣

十七篠

十八巧

十九皓

二十哿

廿一马

廿二养

廿三梗

廿四迥

廿五有

廿六寝

廿七感

廿八俭

廿九豏

去声

一送

二宋

三绛

四寘

五未

六御

七遇

八霁

九泰

十卦

十一队

十二震

十三问

十四愿

十五翰

十六谏

十七霰

十八啸

十九效

二十号

廿一箇

廿二祃

廿三漾

廿四敬

廿五径

廿六宥

廿七沁

廿八勘

廿九艳

三十陷

入声

一屋

二沃

三觉

四质

五物

六月

七曷

八黠

九屑

十药

十一陌

十二锡

十三职

十四缉

十五合

十六叶

十七洽

2.2 今体诗的用韵

今体诗(律诗、绝句)用韵,都依照平水韵,而且限用平声韵。例如:

月夜忆舍弟 杜 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③。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八庚)

湘灵鼓瑟 钱 起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九青)

从军行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十五删。“教”读jiāo)

塞下曲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十四寒。“看”读kān)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 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一先)

辋川闲居 王 维

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

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

青菰临水拔,白鸟向山翻。

寂寞於陵子,桔槔方灌园。

(十三元。“看”读kān)

2.3 古体诗的用韵

古体诗用韵较宽,可以用平水韵,也可以用更宽的韵, 即以邻韵合用。例如:

樵父词 储光羲

山北饶朽木,山南多枯枝。(四支)

枯枝作采薪,爨室私自知。(四支)

诘朝砺斧寻,视暮行歌归。(五微)

先雪隐薜荔,迎暄卧茅茨。(四支)

清涧日濯足,乔木时曝衣。(五微)

终年登险阻,不复忧安危。(四支)

荡漾与神游,莫知是与非。(五微)

伤 宅 白居易

谁家起甲第,朱门大道边?(一先)

丰屋中栉比,高墙外回环。(十五删)

累累六七堂,栋宇相连延。(一先)

一堂费百万,郁郁起青烟。(一先)

洞房温且清,寒暑不能干。(十四寒)

高堂虚且迥,坐卧见南山。(十五删)

绕廊紫藤架,夹砌红药栏。(十四寒)

攀枝摘樱桃,带花移牡丹。(十四寒)

主人此中坐,十载为大官。(十四寒)

厨有臭败肉,库有贯朽钱。(一先)

谁能将我语,问尔骨肉间。(十五删)

岂无穷贱者,忍不救饥寒?(十四寒)

如何奉一身,直欲保千年!(一先)

不见马家宅,今作奉诚园!(十三元)

古体诗用韵,可以用平声韵,也可以用上去声韵(上去声可以通押),也可以用入声韵。例如:

用平声韵的:

赠卫八处士 杜 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七阳)

用上声韵的: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廿二养)

用去声韵的:

羌 村 杜 甫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四寘)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四寘)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四寘)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四寘)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五未)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四寘)

用入声韵的:

佳 人 杜 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一屋)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一屋)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一屋)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一屋)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二沃)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二沃)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一屋)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一屋)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三觉)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一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一屋)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一屋)

2.4 一韵到底和换韵

今体诗都是一韵到底的。古体诗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乃至换几次韵。例如: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十灰)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四纸)

报君黄金台上意④,(四寘)

提携玉龙为君死。(四纸)

兵车行 杜 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二萧)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十一真)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一先)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四纸)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八齐)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十三问、十四愿合韵)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四质、六月合韵)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十九皓)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十一尤)

2.5 首句用邻韵、出韵

上面说过,今体诗要用平水韵。但是,诗的首句本来是可以不用韵的,如果用韵,就不一定要用本韵,而可以用邻韵。例如: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 白

犬吠水声中,(一东)

桃花带露浓。(二冬)

树深时见鹿,

溪午不闻钟。(二冬)

野竹分青霭,

飞泉挂碧峰。(二冬)

无人知所去,

愁倚两三松。(二冬)

秋 野 杜 甫

秋野日疏芜,(七虞)

寒江动碧虚。(六鱼)

系舟蛮井络,

卜宅楚村墟。(六鱼)

枣熟从人打,

葵荒欲自锄。(六鱼)

盘飧老夫食,

分减及溪鱼。(六鱼)

盛唐时期,首句用邻韵很少见。到了晚唐及宋代,首句用邻韵的情况非常多。现在举几个例子:

田 家 欧阳修

绿桑高下映平川,(一先)

赛罢田神笑语喧。(十三元)

林外鸣鸠春雨歇,

屋头初日杏花繁。(十三元)

题西林壁 苏 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二冬)

远近高低各不同。(一东)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一东)

山园小梅 林 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一先)

占尽风情向小园。(十三元)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十三元)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断魂。(十三元)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须檀板共金樽。(十三元)

今体诗如果不是在首句,而是在其他地方用邻韵,叫作“出韵”。在唐宋诗中,出韵的情况非常罕见。这里举两个例子:

少 年 李商隐

外戚平羌第一功,(一东)

生年二十有重封。(二冬)

直登宣室螭头上,

横过甘泉豹尾中。(一东)

别馆觉来云雨梦,

后门归去蕙兰丛。(一东)

灞陵夜猎随田窦,

不识寒郊自转蓬。(一东)

茂 陵 李商隐

汉家天马出蒲梢,(三肴)

苜蓿榴花遍近郊。(三肴)

内苑只知含凤觜,

属车无复插鸡翘。(二萧)

玉桃偷得怜方朔,

金屋修成贮阿娇。(二萧)

谁料苏卿老归国,

茂陵松柏雨萧萧。(二萧)

2.6 柏梁体

七言古诗有句句用韵的,叫作柏梁体。汉武帝作柏梁台,和群臣共赋七言诗(联句),句句用韵(平声韵)。后人把句句用韵的七言诗称为柏梁体。例如:

饮中八仙歌 杜 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

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

道逢麹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

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

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

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

高谈雄辩惊四筵。

①今人考证,《切韵》原来只有193韵。

②平声字多,分为两卷。“上平声”是平声上卷的意思,“下平声”是平声下卷的意思。

③△号表示韵脚。下同。

④“意”字去声,也可以认为韵脚,上去通押。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