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698年—757年),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万年县(陕西西安)人。王昌龄自称早年“久于贫贱,是以多知危苦之事”(《上李侍郎书》),曾干谒当权者,希冀得到援引;又曾离家远行,漫游四方。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通过吏部考试后,授河南汜水尉,从此踏上坎坷仕途。开元十九年中博学宏词试,转授秘书省校书郎。开元二十六年前后获罪,被远谪岭南。几年后得到“量移近处”的机会,调赴江宁。在江宁县丞任上又因“不护细行,贬龙标尉”(《新唐书·文艺传》),为此,李白写下感人至深的名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为其送行。“安史之乱”发生后,唐肃宗即位,大赦天下,王昌龄得以自贬所北返。路经亳州谯郡,竟为郡守闾丘晓所杀。后来河南节度使张镐以救援张巡迟到的罪名杀了闾丘晓。临刑,闾丘晓说:“有亲,乞贷余命!”张镐责问:“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可见闾丘晓杀害王昌龄之举很不得人心。
在整整30年的蹭蹬仕途中,王昌龄有20年之久是在迁谪中度过的。他一再被贬的原因已难探悉。有则晚出的史料指出,是因“作《梨花赋》,内寓规讽”,才被贬龙标(见清乾隆十七年〔1752〕修《开泰县志·名宦》)、但现存王昌龄作品中并无此赋。早年,王昌龄把精力放到“究知人之道”这类学问上,写出颇为自负的《鉴略》。但这5篇《鉴略》只字未流传下来,他留给后人的并非政绩官声,而是堪称“千古绝唱”的诗篇。王昌龄是唐代诗坛第一个致力于写七言绝句的诗人,七绝中又以边塞题材的作品最有成就。《从军行》(6首)、《出塞》是受到历代唐诗选家一致推重的杰作,明人甚至将《出塞》目为唐诗的压卷之作。《从军行》是形象生动的边塞组曲,抒写了将士安边报国的豪迈精神与进取心,也倾吐出征人难以排遣的乡思与离愁。王昌龄反映妇女生活的诗篇,以各具特色的艺术形象拓展了人们的视野。《越女》、《采莲曲》中的江南民女,《春怨》、《闺怨》中的伤春少妇,《长信秋词》、《春宫曲》、《西宫秋怨》的深宫嫔妃,都以感情波动微妙真切见长。除七言绝句之外,王昌龄的五言古诗也有一定的艺术造诣。诗论家多以“含蓄”作为王昌龄的艺术特色,他以七绝与李白并称,被列为“神品”(清人沈德潜语),至甚有“诗家天子(或作夫子)王江宁”之称。王昌龄诗集原本已不可见,《全唐诗》将其诗编为4卷,存诗158题,181首,其中有少数误收的他人之作。王昌龄尚有文6篇传世,具见《全唐文》卷331。据日本僧人遍照金刚所著的《文镜秘府论》等书,王昌龄还著有诗论著作《诗格》,但对此说是否确实尚有不同意见。闻一多、谭优学、傅璇琮都对王昌龄作过专门的研究。李云逸著有《王昌龄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唐代诗论著作。原署王昌龄著。又名《王少伯诗格》。书中分诗为“十七势”,即17种结构体例。讲诗的“入作”、即“言题目意”,并有例诗为说明,探讨了诗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及写景与情意表达的关系,注重写景为“入作”服务,在唐代诗歌理论著作中为首见。由对具体诗例的研究得出的“凡诗,物色兼意下为好”的结论,对诗歌理论的深化有启发。又如“含思落句式”中讲“不得令语尽思穷”,写景要“与深意相惬”,指出写景可以使诗中的情意更加含蓄感人,实际上是承接了六朝诗歌理论中对“兴”的认识。这在“理入景势”、“心期落句势”中也有所反映。《诗格》论诗十分重视“用意”,既要“起于无作,兴于自然”,“不傍经史,卓然为文”、“意须出万人之境,望古人于格下”,又要含蓄不尽的“含思”。王昌龄论创作中的运思,继承了陆机、刘勰的“神思”理论,主张由“忘身”、“凝心”、“心击”超越物象的外在形貌,从而创作出尽情而又得物之妙的情物相融的诗作,这在唐代诗歌理论中是很突出的。今本《诗格》的内容真伪相杂。读《诗格》,应以弘法大师《文镜秘府论·地卷》中的“十七势”、“六义”及《南卷》“论文意”中引录的“王昌龄语”为准。有的研究者认为此书系伪托王昌龄撰。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