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

穴情赋 [ 蔡发 ]

宋蔡发著,蔡发(1089—1152)字神与,晚号牧堂老人,建州建阳人(福建),南宋理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蔡元定之父。《穴情赋》的主要内容有:论脉、口义、论卦例、择地十要、论死正、论富地、论贵地、论文贵、论武贵、二十六怕、论宜忌。 查看详情>>

儒门崇理折衷堪舆完孝录 [ 佚名 ]

儒门崇理折衷堪舆完孝录,撰人不详。约成书于明朝中叶。八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本书言堪舆之学,宣称选择福地吉辰为亲人安葬,是为完成孝道,故书名「堪舆完孝录」。堪舆之要,在于选择地形地气和七政(日月五星)造命年月。本书前二卷各三十章,大抵引述前人之言,略论龙穴砂水、山向形势、阴阳气运、七政五行。后六卷分别详述选择福地吉辰之条例,如阴阳五行,造命格,七政运用,众星躔度,五运六气,九官三元。总之,本书所述判断星宿时辰、山川地脉,基穴方位,以及安葬仪式等内容,皆为古代星象家和风水先生之说。 查看详情>>

阳宅十书 [ 王君荣 ]

《阳宅十书》是明代万历年间由王君荣编著而成。该书是明代一部专论住宅堪舆的典范之作,精选了当时最盛行的堪舆学术著述,将其汇总而成。该书内容丰富,搜罗广泛,针对性强,以条目形式逐项介绍阐述。既有阳宅理论,如福元法、大游年法、东西宅四宅法,以及卦例、星命等的具体介绍,又涉及到阳宅营建元素的方方面面,可谓驳杂而全面。与其它阳宅理论及应用的著述比较,该书突出的优点是以图示形,重点介绍了宅内形和宅外形的各种吉凶情况,可谓一目了然,也将阳宅风水原理应用作了一种普及。 查看详情>>

八宅明镜 [ 杨筠松 ]

《八宅明镜》作者是唐代杨筠松,撰者是清代箬冠道人。该书是一部专论阳宅的堪舆名著。“八宅派”起源于唐朝,盛行于宋朝,在阳宅堪舆中独占鳌头,被尊为风水堪舆的正宗。中国古代有众多的风水流派,八宅派之所以能够独领风骚,主要因为它能化繁为简,提出的观点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并且能够以点带面,深入到风水理论之中,还给人们提供了许多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八宅明镜》就是八宅派的代表作品。这本书根据人的年命,强调家宅的门、灶和吉凶方位,从浅入深,初学风水的人不但容易理解、明白,还能够融会贯通,很快就能学会相度阳宅的基本方法。当然,作为一本风水著作,《八宅明镜》这本书中也有许多唯心的观点,书中既有精华,同时也存在糟粕,所以,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理智地对待它的内容,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古为今用。 查看详情>>

葬经翼 [ 缪希雍 ]

缪希雍,明代著名风水师,中医家,所著的《葬经翼》对我国风水研究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是明代形法派的代表作,该书收录了《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堪舆部》中,是我国是大风水名著之一。其中翼,有翅膀之意,同时又有辅佐、帮助的意思,即帮助学习理解《葬经》。《葬经》又名《葬书》,作者为东晋郭璞,风水一词,即出自本书。该书不仅论述了风水及其重要性,还介绍了相地的具体方法,为我国风水文化之宗。而缪希雍撰写的《葬经翼》将郭璞的《葬经》作为蓝本。将医学中的望、闻、问、切医学诊断流程四步骤收纳和移植到传统风水理论中,进一步地提升和完善了我国的风水理论体系。在《葬经翼》中有段话十分著名:“关中者,天下之脊,中原之龙首也。翼州者,太行之正,中条之干也。洛阳者,天地之中,中原之粹也。”因此关中,被人们公认为是天下的脊梁,中原的龙头,这也成为历代帝皇定都长安和历史学家的重要理论参考依据之一。《葬经翼》共分为十二篇,其分别为原势、察形、怪穴、怪病、峡论、分龙、四兽砂水、明堂、余气、水口、望气和葬旨,在学习和了解《葬经》时可同时阅读《葬经翼》,其对《葬经》的解读着实精炼。 查看详情>>

博山篇 [ 黄妙应 ]

《博山篇》是唐代由黄应妙编著而成。该书是形法派专论山龙的代表作,其深入辨析龙、砂、穴、水、明堂等风水要素的向背对人福禄造成重大影响。系中国古代风水勘舆书籍中很具权威性的名著,地理人子无不习之。 查看详情>>

雪心赋 [ 卜应天 ]

《雪心赋》系唐朝卜应天所著,是风水形势法、峦头法的经典著作。卜应天,字则巍,号昆仑子,又称卜都监。卜应天世居赣州,荐太史不就而入道门,为黄冠师。因自许心地雪亮,透彻地理,因而将其著作取名《雪心赋》。《宁都直隶州志》载:“仆都监,逸其名。善青乌术,官司天监都监。黄巢之乱,仆与杨筠松避地县西怀德乡,遂以其术,传中坝廖三传,三传传其子瑀,瑀传其婿谢世南,世南传其子锡。
查看详情>>

平砂玉尺经 [ 刘秉忠 ]

元代刘秉忠著。刘伯温注解,该书主要讲述了总述了风水原理和实践方法。《平砂玉尺经》一书以微妙、精细、不可思议的赋文总述了风水原理和实践方法;《逐吉赋》论述消峰及其断言;《天机赋》是论述纳水及其断言。“三赋”的关系是:《逐吉赋》是《造微赋》测量峰砂风水好坏的操作尺度,《天机赋》是《造微赋》测量朝堂水吉凶的操作风水尺度。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国师刘伯温对“三赋”进行论释。风水学中的峦头派、三合派褒奖《平砂玉尺经》一书“至精至深,尽泄地理玄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应遵循“验者为真,不验者为假”的原则来学习。 查看详情>>

黄帝宅经 [ 佚名 ]

黄帝宅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唐宋间。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众术类。本书论述卜宅之法。谓家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楷模」。若家宅安则家族昌吉,不安即门族衰微,故须考察家宅之阴阳休咎。其法术分宅院四面为二十四路,配以天干地支、八卦九宫方位,以相其吉凶。相宅之要在于阴阳平衡,阴阳得则吉昌,偏阴偏阳则凶。凡欲移居,须向福德之方;凡欲造宅,须顺十二月之生气,若修造时冲犯土气,即有灾殃。书中有相宅图二幅。详述二十四路、十二月建造之吉凶禁忌。又有所谓五虚五实之法,谓宅大人少、门大内小等为五虚,令人贫耗,五实则令人富贵云云。 查看详情>>

青乌经 [ 樗里疾 ]

《青乌经》 风水奇书,主要讲风水堪舆寻龙之术,历史上影响巨大,以致“青乌术”也成了风水学的另一名称。 传说“青乌”原本是中古代堪舆家的名字,叫“青乌子”,商周时期人。《列仙全传》载:“有青乌公者,彭祖之弟子也。身受明师之教,精审仙妙之理,乃入华阴山中学道,积四百七十一岁,十二试之,有三不过。后服金液而升天。”青乌子后来创立了风水之术,认为祖先坟墓位置的选择会影响子孙后代的命运。因此,青乌子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个风水先生,风水堪舆行中的人也把青乌公奉为祖师,而堪舆术也由此称作“青乌之术”。 有说青乌子是秦国的樗里子,据【史记·索隐】甘茂居渭南阴乡之樗里,号樗里子。但又说甘茂是战国中期秦国名将,下蔡(今安徽凤台)人。曾就学于史举,学百家之说,经张仪、樗里疾引荐于秦惠文王。仅一字之差,其中“樗里疾”是否就是“樗里子”之误呢?此说存疑。 也有说青乌子或为汉时人的。在《青乌序》中,就认为青乌子是汉时人。 反正古代风水史话很多,很难考证哪个说法更准确。考究无结果,最后只能说是史失其名了。 今传《青乌经》是以四言歌诀的形式写作,很可能就是《宋史·艺文志》著录的《青乌子歌诀》。它是古人对环境认识的经验总结,反映了古人对宇宙自然规律的一种认识,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