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八骏图 [ 沈从文 ]

短篇小说。沈从文著。初收入1935年12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的短篇小说集《八骏图》。小说描写了一群受过欧风美雨新教育的高级知识分子,在旧社会知行乖戾,内心空虚,生命之根被拔出土壤,而不知归属的故事。作品的主人公达士,是个名作家,受聘出任青岛某大学暑期讲座教授。他每天一封信,不厌其详地给远方的未婚妻报告身边琐事;教授甲书桌上放着全家福照片,而蚊帐里却挂着半裸体的美女广告画;乙认为一个人过独身生活洒脱、方便,而在海滩上散步时,却常常“从女人一个脚印上拾起一枚闪放珍珠光泽的小小蚌螺壳”;丙自称是个没有恋爱观的老人,但每当他提起美丽的内侄女时,脸上便放出“奇异的表情”;丁主张默默地爱一个少女,直等她过了四十岁人老珠黄,才去向她表白;戊是个婚后又离婚的人,对女子常有掩不住的愤慨。他觉得唯有庚教授象个正常人,正在与一个二十五岁的女子恋爱,然而这爱也有点“捉摸不定”。达士认为,这七骏都有“病”,自认负有医治他们的道义。然而,这个以医治他人灵魂而自负的名作家,也“害了一点儿很蹊跷的病”,他由于收到了庚教授情人写给他的一封你“舍得离开海吗”的怪信,便毅然电告未婚妻,决定推迟了归期。作者以现实主义的彩笔,运用风趣的含蓄,微妙的暗示,不做作,不雕琢,细腻而传神地勾画了一幅旧时代真实而鲜明的“八丑图”。李健吾(刘西谓)曾给予作品精辟的剖析:“他在写一个文人学者内心的情态,……不是分析出来的,而是四面八方烘染出来的。他的巧妙全在用过去反衬现时,而现实只为推陈出新,仿佛剥笋,直到最后,裸露一个无常的人性。”“《八骏图》是一首绝句,犹如那女教员留在沙滩上神秘的绝句。”(刘西渭《边城》) 查看详情>>

在寒风里 [ 郁达夫 ]

现代短篇小说、散文合集。郁达夫著。厦门世界文艺书社1929年6月初版。收入本集的有《自序》和短篇小说3篇:《在寒风里》(原载《大众文艺》月刊第4期)、《蚂蜂的毒刺》(原载《大众文艺》月刊第5期)、《逃走》(原载《大众文艺》月刊第1期,原名为《盂兰盆会》)。另外,还收入1篇近于寓言的散文《故事》(原载《白华》杂志第1卷第2期)。这3篇短篇小说还收入上海北新书局1930年12月出版的《薇蕨集》中。这些作品常使用第一人称,带有强烈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题材涉及的社会面较广阔,也侧重“我”以外其他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塑造注意艺术构思的完整性。《逃走》用写实手法,又充满了浪漫气息,描写一个早熟少年的性格。《在寒风里》是作者比较重视的一篇作品,后选入《达夫自选集》。在《自序》中作者谈到3篇小说时说:“字数略多,称为短篇,或不恰当,谓为长篇,尤为不合,大约因平时爱读德国小说,是于无意之中,受了德国的Erzaeh Lungen的麻醉之后的作品。特选3篇,以明偏嗜。”《在寒风里》这篇着重描绘一个败落家庭中有“疯症”的老长工。只有这个老长工,真正同情关怀着那个长年漂泊在外的青年。直到这个家庭彻底败落,只剩下一座供祭祖宗用的“神堂”时,忠心的老仆还亲自背着红木神龛,把老母不肯收容的浪子送往上海安置。小说是一曲旧时代弱小人物的挽歌。 查看详情>>

一个母亲 [ 沈从文 ]

现代中篇小说。沈从文著。初载1929年7月《新月》第2卷第5期,上海合成书局1933年9月初版,收《序》1篇。女主人公素出于少妇的任性,与幼年的朋友偷情并生下一个可爱的孩子。忠厚的丈夫对妻子的秘密浑然不觉,对贤妻娇儿倍加体贴、爱护。年轻的母亲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全部的爱,也隐约地发现对孩子的生父怀有一种难忘的情感,生活中的许多场景也经常触发她引起对过去的回忆。这种复杂的情感和对丈夫的愧疚,不断地折磨着她的心灵。她既不愿独自承受无情的痛苦,又明白这种痛苦无法由丈夫分担,为了求得丈夫和家庭的安宁,不得不将它隐藏在心灵一角。伴随着年轻母亲无法排遣的心理矛盾,天真无邪的孩子一天一天地长大了。作品通过刻划这对“富有人性慈爱的母亲”和“温和伟大的丈夫”之间的感情纠葛,表现了人类理智和感情的冲突。 查看详情>>

一个女剧员的生活 [ 沈从文 ]

现代长篇小说。沈从文著。上海大东书局1931年8月初版。女剧员萝既是本书主角,又是舞台上的主角。她出生中产阶级家庭,美貌多情,能言善辩,有极好的表演才能和社交能力,无数男子拜倒在她裙下。小说着重描述她与4个男子之间的恋爱纠葛。戏剧学校教授陈白,风度翩翩,是她舞台上的情侣,热烈追求萝,却经常同她在言语上争执生气。她们互相以个性征服对方,又互相在追逐中拉开距离。萝讨厌他太会做戏,终于使他成为情场上的失败者。导演士平稳重谨慎,老于世故,热恋着萝,却从不表露。萝一度为之动情。后因嫌他做作与虚伪,离他而去。大学生周,自作多情,爱萝爱得如醉如痴,却没有勇气表露心迹。在萝面前,他软弱得如同奴婢,觳觫如一只待捕的老鼠。这个缺乏起码青春生命力的怯懦者,只能在单恋中慢性自戕。最后,刚从日本回国的宗泽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和无法抵御的魅力,闯进她的生活,才相识三、四天,她就宣布同他订婚。 查看详情>>

一颗未出膛的枪弹 [ 丁玲 ]

短篇小说。丁玲著。发表于1937年《解放》周刊创刊号。写一个年仅七八岁的小红军萧森,在急行军时掉了队,被小村中的老婆婆收容下来,并把他认作孙子。不久,国民党军队进村,萧森被抓,从他身上搜出苏区纸币和红军帽。白军要枪毙他,但他镇静地对着连长说:“还是留着一颗枪弹吧!留着去打日本!你可以用刀杀掉我!”于是感动了国民党东北军。他们不仅不让连长杀他,还把他高高举起。作品通过一个小红军的凛然正气如何感染东北军中的爱国之士这一小故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军民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重大主题。情节单纯而前后富有变化:小红军在孤独中遇到热心的老婆婆;在对红军的思念中突然陷于敌人之手;正当身份暴露千钧一发之际,却出现了大义凛然的发言,终于化险为夷,写得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小红军写得富有孩子气,个性鲜明,具有亲切动人的艺术效果。 查看详情>>

不算情书 [ 丁玲 ]

《不算情书》是著名女作家丁玲的一部较为独特的创作,也是中国女性文学的重要收获.运用女性主义批评方法,分析蕴涵在文中的女性意识与女性欲望,以及在道德压力下,女性欲爱不能,欲罢不止的情爱纠葛.《不算情书》被视为丁玲女士一段独特经历的真实写照,这段独特的情感经历与文本创作之间存在某些微妙关系. 查看详情>>

风雨中忆萧红 [ 丁玲 ]

散文《风雨中忆萧红》作于1942年4月25日,是丁玲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之前继杂文《"三八"节有感》之后写下的最后一篇以个人絮语方式披露自我心迹的作品.一个多月前,她于三八节清晨写就杂文《"三八"节有感》 查看详情>>

杜晚香 [ 丁玲 ]

当代特写。丁玲著。初载《人民文学》1979年第7期。本文描写了一个普通农村妇女杜晚香成为省劳动模范的成长过程。杜晚香家境贫寒,5岁丧母,受尽后母的虐待。8岁时,“居然能担负许多家务劳动了”。生活虽苦,可是她却“在劳动里边享受着劳动的乐趣”。她13岁时由后母作主许配给李桂做媳妇。开始3个嫂嫂见她瘦弱都瞧不起她,后来她以辛勤出色的家务和田间劳动,使公公和嫂嫂们都改变了对她的看法。土改后她家分到了土地。她的丈夫李桂又参军赴朝作战。在土改复查工作队一位女干部的启发帮助下,“她打开了心中的窗户,她看得远了,想得高了。”她去县里参加了训练班,随后又参加了共产党。当参加抗美援朝的丈夫回来后,“她不再把他看成只是过日子的伙伴,而是能终身依靠的两个有着共同理想、共同言语的神圣关系的人”。李桂不久集体转业到东北北大荒。杜晚香不顾家人的劝阻,毅然从西北的黄土高原来到东北的北大荒平原。到北大荒后她看到了创业者的豪迈粗犷的性格,看到了新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到了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在新的环境里,她热心为公众服务,和小伙子一样干重活,用自己的言行教育知识青年。她先后被选为队、农场、全垦区乃至全省的标兵。本文行文流鬯,情感新切委婉,真实可信地再现了这位劳模的动人形象。曾得到评论界的好评。 查看详情>>

彭德怀速写 [ 丁玲 ]

丁玲撰。最初发表于1937年2月3日《新中华报·新中华副刊》第6期。这篇速写通过转述青年政治委员的话,抓住人物富有特征部分的描述及与老百姓的亲密关系,表现了彭德怀在战士中的崇高威望,对下级的真诚相待,同群众的水乳交融,刻划了红军高级指挥员的形象。全文以人物为中心,在粗线条的勾勒中显示出人物的肖像和神态,语言简洁,凝炼集中,堪称人物速写佳作。 查看详情>>

[ 丁玲 ]

丁玲的《夜》发表于一九四一年六月十日在延安出版的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署名晓菡.这一时期她还陆续写下了《我在霞村的时候》(1940),《在医院中》(1940),《三八节有感》(1942),《风雨中忆萧红》(1942)等一系列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夜》所蕴育的真正的价值却鲜少有人谈论,其实,它意义并不亚于其他的作品.本文试图立足于《夜》这一文本,给予进一步认识丁玲及其创作的可能性.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