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诗别集。杭淮(字东卿,号双溪)著。是集为杭洵所编,于嘉靖年间刊刻行世。前有嘉靖十四年(1535)王慎中序及林东海跋,题名《杭双溪先生诗集》,凡8卷。此刻本朱彝尊曾收藏,而且《四库全书》著录的底本正是朱彝尊收藏本,并交代了朱氏用过此本的情况:“卷未有彝尊手题两行,称康熙辛己九月 十九日,竹坨老人读一过,选入诗综十四首。各诗内亦多圈点甲乙之处,盖其辑明诗综时所评骘。今诗综本内所录淮诗篇数,并与自纪相同。中如《打牛坪》诗第 三联,原本作‘碧嶂自云生’,而彝尊改作‘蔓草自春生’。《王思槐过访》诗第三联,原本作‘野竹过墙初挺秀’,而彝尊改作‘挺拔’,亦间有所点定,皆较原本为善。”但随便更改他人之作、实不足为训。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评其诗说:“双溪诗极其遒炼,如茧丝抽自梭肠,似涩而有条理。五言尤擅场,可亚少谷。”《四库全书总目》则认为:“其诗格清体健,在弘治、正德之际,不高谈古调,亦不沿袭陈言,颇谐中道。”陈田《明诗纪事》同样指出:“东卿诗,不事叫嚣,自饶古格。在七子派中,与大复、昌穀为近。” 查看详情>>
一卷。清李怀民撰。据《石桐先生墓志铭》载:“先生名宪噩,字怀民,号石桐,山东高密人。御史李元直之子,李氏三世以宦绩显赫,而怀民及其两弟皆以诗文著名一时。怀民幼时即喜为诗,其天资敏慧,常与好友、知名人士交游,流连唱酬,由于屡试不利,则一意于诗,至晚年好作画,得意者则自题咏。”怀民曾著有诗若干卷,多不传世。 此诗钞一卷, 为同里单鉊选订、 王宁㷆校。 分《石桐草堂集钞》、《秋䈉集钞》、《种瓠集钞》、《后轩集钞》、《观海集钞》 (上中下)、《东斋集钞》、《芸磵集钞》、《还山集钞》(上下),共辑诗三百八十八首。前附《石桐先生墓志铭》。有清光绪十二年(1886)刻本行世。《石桐先生诗钞》十六卷本,有光绪十二年 (1886)刊丛书 《李氏三先生诗钞》本行世。 查看详情>>
诗别集。一作《石田先生集》。十卷。明沈周撰。沈周集最早刻本当是明宪宗成化二十年甲辰(1484)刻本,当时周尚在世。此本前有章轩序,全书已不可见,亦未见清人著录。第二次刻于明孝宗弘治十六年(1503),此时周亦在世,前有彭礼序,版心上书口正面刻“弘治癸亥”四字,背面刻“集义堂刊”四字,分二卷,录诗不分体,只以时代为序,存诗不多,此编曾见残本。三刻于武宗正德元年丙寅(1506),此时周已至垂暮之年,其友华汝德为之编选,次为十卷,按类编排,分作天文、时令等三十一类,前有吴宽序。全书所录诗超过集义堂本数倍,可能为接近全集之本。《四库全书》所收即此本。神宗万历四十三年(1615)陈仁锡刻其先人《白阳山人集》罢,又请钱允治编辑沈集。钱氏自称,他访之于旧家,获沈集一二善本,按体分类(见钱《序》),凡五古二卷,七古一卷,五排、七排共一卷,五律二卷,七律三卷,五绝一卷,七绝一卷,凡十一卷,由书贾翁氏刊刻出版。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瞿式耜又刻《石田先生诗钞》九卷。此为诗、词、文合编之选本,诗词八卷、文一卷,附事略一卷,据钱谦益序中称,此本乃他与程嘉燧互为评定、选录,按写作先后编排,可以见其诗境之变迁。此刻版心有瞿式耜书斋名“耕石斋”。此本入《四库全书》存目。沈集最常见者为《四库全书》所收十卷本。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查看详情>>
宋诗别集。6卷。戴复古著。卷首有其父戴敏(号东皋子)诗10首。作为江湖派中成就较大的诗人,戴复古的作品题材比较广泛。其中,有浪迹江湖的恬谈生活的写照:“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阁岸斜。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江村晚眺》)也有“簦笠相随走路歧,一春不换旧征衣。雨行山崦黄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夜宿田家》)的漂泊四方的凄苦心情的反映。最有价值的是忧国忧民之作,如《江阴浮远堂》:“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抒发了山河破碎的愤慨。在《织妇叹》中,以“春蚕成丝复成绢,养得夏蚕重剥茧。绢未脱轴拟输官,丝未落车图赎典。一春一夏为蚕忙,织妇布衣仍布裳。有布得着犹自可,今年无麻愁杀我”,写劳动人民的苦况,极似晚唐杜荀鹤体。此外,尚有部分仿乐府民歌的小诗,亦能取得以情动人的效果。这些都说明了作者诗歌思想内容的丰富性和艺术风格的多样性。戴复古还写了《论诗十绝》,探讨诗歌创作艺术,提出抒写性情,主张独创,强调作品的现实性和社会作用,对那些不关心国事,只抒写闲情逸致的诗人表示了不满,其见解高过一般四灵派和江湖派诗人。 查看详情>>
宋诗别集。34卷。范成大著。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载,范成大有《石湖集》136卷。《宋史·艺文志》载《石湖大全集》卷数与《直斋书录》相同。原书已散佚。清康熙年间有黄昌衢和顾嗣立专刊行范成大诗歌创作部分刊行。《四库全书》和《四部丛刊》所据即顾嗣立本。全书按年代为序,编为各体诗歌33卷、赋及楚辞1卷。卷首有杨万里、陆游作序。杨万里序中赞扬范成大诗“清新妩丽,奄有鲍谢;奔逸俊伟,穷追太白”。《四库全书总目》曾对范成大的诗歌做过简要评述:“成大在南宋中叶,与尤袤、杨万里、陆游齐名。今以杨、陆二集相较,其才调之健,不及万里,而亦无万里之粗豪;气象之阔不及游,而亦无游之窠臼。初年吟咏,实沿溯中唐以下,自官新安掾以后,骨力乃以渐而道,盖追溯苏黄遗法,而约以婉峭,自为一家,伯仲于杨、陆之间,固亦直也。” 查看详情>>
元诗别集。2卷。艾性夫撰。艾性夫诗集《剩语》及《弧山晚稿》原本早已不传。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曾自《永乐大典》中辑出艾性夫诗两卷,分别出自《剩语》及《弧山晚稿》,《四库全书》编者因“题作《剩语》者较多,今故用以标名,不复更为分析”。《弧山晚稿》,原均作《孤山晚稿》。明人曹安在《谰言长语》中提到,他在成化五年(1469)见到一种艾性夫诗集,卷首有贯云石叙。并认为艾性夫“歌行多关世教”,曾引称其中3首诗的诗句,仅有《扑满吟》不见于《四库全书》辑本《剩语》。《四库全书总目》评《剩语》说:“性夫虽讲学之家,而其诗气韵清拔,以妍雅为宗,绝不似宋末有韵之语录。五七言古体笔力排荡,尤为擅长。”这一评语与曹安的感受显然不一致,曹安所论比较客观。由于《永乐大典》今已仅残存数百卷,不可能再就《四库全书》辑本《剩语》中所收入的诗一一辨别出究属原题《剩语》还是原题《弧山晚稿》。《四库全书》辑本《剩语》卷上为古体诗,卷下为今体诗。在明初抄本《诗渊》中,尚存有较多的《弧山晚稿》中的诗篇。 查看详情>>
诗别集。南宋人许纶(?—1209)撰。十八卷。纶本名及之,字深甫,永嘉(今属浙江)人。隆兴元年(1163)进士。知分宜县,迁宗正丞,宁宗时除吏部尚书,兼给事中。后谄事韩侂胄得同知枢密院事,又拜参知政事。韩被诛,降两官,贬泉州居住。其集《宋史·艺文志》及《国朝经籍志》均著录许及之撰三十卷,唯《永乐大典》题“许纶”,不知何据。此集世无传本,清四库馆臣摭拾残剩编为十八卷。以体编次,收五言古诗五十三首,七言古诗五十九首,五律一百又四首,七律三百十九首,五排十首,五绝一百六十九首,七绝三百二十四首,六言诗十三首, 总一千又五十一首。其诗师法王安石,《四库全书总目》以为“虽下笔稍易,未能青出于蓝,而气体高亮,要自琅琅盈耳,较宋末江湖诗派刻画琐屑者,过之远矣。”有《四库全书》本。 查看详情>>
诗集注。宋施元之撰,清邵长蘅(1637—1704)、李必恒补注,冯景续补遗。四十二卷,续补遗二卷。元之字德初,吴兴(今属浙江)人。官司谏。长蘅字子湘,别号青门山人。有《青门集》已著录。施注原本,乃嘉泰中其子宿刊行,多有佚缺。清康熙十四年(1675)宋犖属长蘅补其缺卷,以病未能卒,更李必恒续之。荦又摭拾遗诗为施氏所未收者四百余首别属冯景注之,重为刊版,是为此本。卷首一卷,有陆游、顾禧序二、注苏例言、王注正伪、本传、墓志铭等。施注苏诗四十二卷,计注诗二千一百八首。其中大字为苏诗,小字双行为施注。未有续补遗二卷,补注古体诗百四十四首,今体诗二百九十三首。大字为苏诗,小字双行为冯景注。施注苏诗,其中有其子宿注。后长蘅之补注,多诋王(十朋)注之非。再后清查慎行为之注,又斥邵之非。有《古香斋袖珍十种》本,《四库全书》本,《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 查看详情>>
诗集注。北宋黄庭坚撰,南宋任渊、史容、史季温注。《内集诗注》二十卷,外集诗注十七卷,别集诗注二卷。庭坚有《山谷集》已著录。渊字子渊,新津(今属四川)人。绍兴初,以文艺类试有司第,官至潼州宪,著《山谷内集诗注》。容,字公仪,号芗室居士,官至太中大夫,著《山谷外集诗注》。季温,字子威,容之孙,举进士,宝祐中官秘书少监,著《山谷别集诗注》。三家注文之意,不在于字句之细琐,而在于考核出处、时事,使读知其岁月而详其遭际,以推求作诗之本旨,故于考订行藏,证明时事所得较多。而山谷诗工于用典,剪裁鎔铸,点化无痕,注未必尽得所出。有《丛书集成初编》本,附清谢启昆辑《外集补》四卷,《别集补》一卷。另有《四库全书》、《四部备要》、《武英殿聚珍版书》(木活字)本,无谢氏补五卷。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