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化若(1904年8月10日—1995年11月26日),1904年8月10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一个破落的书香之家。郭化若5岁那年,曾祖郭继昌去世,生活资助随之中断,全家的生活失去了依靠。郭化若8岁时,父母被生活所迫,忍痛出卖了7岁的妹妹,此事对郭化若震动很大。
14岁那年,郭化若在叔父的资助下,进了福州崇实小学,开始高小学习生活。次年,叔父失业不能再资助学费,为了不致辍学,郭化若拼命用功,各门功课都获得了最佳成绩,争得了免费升级。这年旧历年时,郭化若凭一手好书法,租了一家小店的柜台写春联出售,除每天可供家里一些柴米外,自己还积存了几个钱。14岁的郭化若,生平第一次用自己挣的钱穿上了新衣服。
郭化若高小毕业时,校长和教师愿意保送他进基督教会办的培元中学,将来有希望到清华大学深造。就在此时,父母在贫穷的折磨下,又被迫把从小由他们抚养的侄女卖给了人家当童养媳,这对已步入青年的郭化若以莫大的刺激,他咀嚼着用卖表妹的钱换来的饭,悲愤难忍,无法下咽,终于做出了离家出走、寻求革命道路的选择。几十年南征北战,成为了人民军队的高级 将领。
郭化若是位集诗人、学者与书法家于一身的将军,是国内外公认的研究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权威。他从1938年起便研究精深的孙子兵法及其他古代兵书。解放后,他将大量论文汇集成册,成了我军研究军事辩证法的专家。
郭化若撰。198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本书原名《孙子今译》(197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对原书作了全面修订以后再版。校勘上,以宋十一家注本为底本,参照《武经七书》和银雀山汉墓出土的汉简本。对三种版本中有重大出入之处的,加以注明。在注释上,将从前以“字”注为主,改为以“句”注为主,并添加篇名注释和内容提要。对句中某些重要的命题则加试笺,即从战略理论上给以详细的解释。本书除正文以外,前言和再版的话也是比较重要的。前言最早是1961年中华书局影印本《十一家注孙子》的代序,后来用作前言。前言对《孙子兵法》产生的时代背景、孙子的战争思想、治军原则、知己知彼的作战指导方针以及《孙子兵法》中的军事哲学思想都有较详细的论述。“再版的话”有作者对《孙子兵法》的成书问题的重新认识。作者指出:“《孙子兵法》的思想体系属于孙武无疑,而其成书时间大概是春秋末或战国初。”“当阖闾去世,伍子胥被伯嚭排斥时,孙武见机引退,总结过去的和亲身经历的战争经验,整理成较有系统的军事理论,从事讲学,经由许多门徒、学生和专门前来请教者们的口传笔录,代代相传,从春秋末到战国初,逐渐形成一部丰富而比较完整的兵法。”“《汉志》所说的八十二篇,可能就是许多口传笔录的门徒们,各自把自己大同小异的记录辗转抄录于简上,以后综合起来,才有八十二篇之多。”作者还指出:“银雀山竹简《孙子兵法》的出土,对我们研究《孙子兵法》具有重要作用,但不宜过于夸张,以为《孙子兵法》成书问题等疑问都已解决了。”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