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名:字长卿
  • 性别:
  • 朝代:春秋
  • 出生日期:约公元前545年
  • 逝世日期:约公元前470年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春秋末期著名的军事家,生卒年月不可考,约生于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与孔子同时。名武,字长卿,齐国人。祖先原居陈,又因战乱避于齐。祖父名田书,因征战有功,赐姓孙。孙武是将门之后,从小习武练兵,善于击剑。后流寓于吴,隐居不出,专心务农与兵法研究。在春秋各国纷争的历史时期,他总结前代及当时的战争经验,著兵法十三篇,用以指导军事斗争。约公元前512年,结识了楚国亡臣伍子胥,二人过从甚密,建立了友谊。后吴王阖闾取得王位后,采纳伍子胥的建议,拜孙武为大将。孙武任大将后,助吴王发展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并与伍子胥共谋伐楚,五战五胜,攻破楚国都城郢城(今湖北江陵北),吴国因而成为春秋末期重要强国。吴国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声威大振,显名诸侯,称霸中原。吴国强大之后,孙武不愿做官,功成身退,隐居乡村,不知所终。

孙武留下的《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的军事名著,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全书共十三篇,论述了“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等问题。对于战争的看法,孙子首先指出:“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即战争关系着国家存亡,须予以足够的重视。接着提出“五事”、“七计”,强调必须掌握战争的一般原则,制定正确的作战计划,才能预见战争的胜负,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从战争的实际出发,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作战指导思想。这是他军事思想的精华,是他指导作战的基础。只有确切了解敌我双方的全方面的情况,然后进行周密的比较分析,从而制定正确的作战方案。孙武还强调作战指挥上要“求之于势”,注重指挥官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即“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形”等。《孙子兵法》中也反映了朴素唯物论和原始辩证法思想。这部书经过长时间的流传和不断的润色加工,到战国中期才成书。《汉书·艺文志》载该书82篇,曹操作注时,削其繁剩,取其精粹,还其旧制。这部书历来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成为历代军事家必读之书,在世界也有广泛的影响,有很高的声誉,至今仍有其实用价值。美国把《孙子兵法》列入“国家战略”课程。孙武以其显赫的战功和著名的兵书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孙子兵法》所阐明的理论原则,今天已被运用到政治、经济、外交、体育等众多领域,创造了奇迹。

孙武作品

孙子兵法 [ 孙武 ]

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春秋末年齐人孙武编撰的我国古代一部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又称《孙子》、《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共十三篇。有《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事》、《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共约五千九百字。该书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春秋时期的战争经验,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和最有影响的兵书。书中对于战争的各个方面,均有系统而精辟的论述。作者认为,战争是国家大事,必须认真研究。他提出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五项基本要素:道——对人民有无恩信,即战争与民心向背的关系;天——是否上知天时;地——是否下知地利;将——能否委贤任能;法——是否法律严明。在这里,他把“道”,亦即政治列为第一位的决定性因素。他还认为战略战术在战争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而提出两条指导原则:①实行速决进攻的运动战,反对域塞战。②争取主动,使敌人陷入被动;消除自己的弱点,使敌人陷入被动;消除自己的弱点,造成敌人的弱点。总之,该书对于军事领域里的许多基本矛盾,都进行了很好的论证。它不但为我国历代军事家所推崇,而且也深得世界各国军事家的高度重视和崇高评价,被誉为“东方兵学之鼻祖”,影响极为深远。自古以来,该书版本不下五十余种,主要有曹操、杜佑等十一家注。现存重要的版本有南宋宁宗时刊刻的《十一家注孙子》三卷足本,《续古逸丛书》影宋本等。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