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名:字光弼
  • 性别:
  • 朝代:北宋
  • 出生地:鄱阳(今江西波阳)人
  • 出生日期:1088年11月28日

洪皓(1088年11月28日——1155年11月16日)字光弼,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北宋政和五年(1115)进士。宣和中,为秀州(治今浙江嘉兴)司录。秀州闹大水,百姓很多失业,他组织大家以织布自救。浙东运米从他的城下过,洪皓邀请郡守留住,郡守不同意,洪皓说:“愿以自己一身换十万人的命。”人们都感之切骨,外号叫他“洪佛子”。其后,秀州的军队叛变,纵掠郡民,没有一个得脱,只有过洪皓的门口时说:“这是洪佛子的家。”不敢冒犯。高宗建炎三年(1129),擢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命为大金通问使。适逢淮南骚乱,以知泗州,兼任淮南、京东等路抚谕使,羁縻李成,至境而还。寻出使金国,留太原一年,完颜宗翰(粘罕)逼仕伪齐刘豫,不从,被流放冷山(约在今吉林农安以北),历尽艰辛,复徙燕京,被金人羁留十五年,屡加威逼利诱,始终不屈。从建炎三年(1129)洪皓出使金国至绍兴十三年(1143)金熙宗获子大赦天下得以返回南宋。与张邵、朱弁同归宋,除徽猷阁待制,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出知饶州,遭秦桧党羽诬陷,责濠州团练副使,英州安置。居九年,复朝奉郎,徙袁州,至南雄州卒,年六十八,谥忠宣。

洪皓强记博览,书无所不读,虽食不释卷,在北地尝作诗千篇,北人抄写诵习,广为流布(《皇朝名臣言行续录》卷五)。现存诗词多作于被拘囚之时,就中以自明心志与怀念故国家乡之什最为感人。如《过穷头岭》“致命欲见危,委质复何悔”,《再寄孙文》“见危讵敢惜馀年,若欲全生义则骞”,均表现诗人临危不惧、舍生取义的精神品质。其馀如《思归》、《都亭驿》、《念母》诸诗也无不蕴含着家国黍离之情。其词以赋梅花为多,借咏梅寄托对南方故国的思念。《江梅引》四首尤为动人,以致北方士人争相传诵,(《容斋五笔》卷三),清王奕谓其铁面柔肠,不减宋广平之《梅花赋》(《历代词话》卷七)。其馀词如《临江仙》(冷落天涯今一纪)、《浣溪沙》(南北渝盟久未和)等亦为此类抒怀之作。著有《春秋纪咏》三十卷,诗凡六百馀篇(《宾退录》卷二),又有《帝王通要》、《姓氏指南》、《金国文具录》等书,均已佚。今存者仅《鄱阳集》及《松漠纪闻》二种。《鄱阳集》原为十卷,为其在北方时所作诗文集,原集已佚,清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出,重编为四卷;《松漠纪闻》二卷,记录其出使北方时事,今存明初刊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词》第二册收其词二十一首。《全宋诗》卷一七○一至一七○三录其诗三卷。《全宋文》卷三九二五收有其文。事迹见《宋史》卷三七三本传。清人洪汝奎编有《洪忠宣公年谱》一卷。

洪皓作品

松漠纪闻 [ 洪皓 ]

宋洪皓撰。三卷。成书于绍兴二十六年(1156)。皓字光弼,江西鄱阳人,政和(1111—1118)间进士。南宋建炎三年(1129),以征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出使金国,被拘留燕京15年,其间随笔录有关于金国之事,以惧被金人发觉而焚其稿。后归宋,复追忆金国历史、政治以至杂事而成此书,颇详实可信。绍兴二十六年长子洪适为之校刊,以正续2卷问世。乾道九年(1173),次子洪遵又为补遗1卷。四子洪迈撰《容斋三笔》,记有金国俘虏之苦,谓是《松漠纪闻》遗文。《纪闻》还记有关于回鹘之事。对研究金史、契丹史、回鹘史均有参考价值。作者别有《金国文具录》,为《纪闻》的姊妹篇,已佚,仅见《三朝北盟会编》引录。有洪氏三瑞堂刊本,其中附有《松漠纪闻考异》。通行有《国学文库》第四编所收版本。 查看详情>>

鄱阳集 [ 洪皓 ]

四卷。宋洪皓(1088—1155)撰。洪皓字光弼,鄱阳 (今江西波阳县) 人。政和五年(1115)进士。宣和中,为秀州司录。累擢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为大金通问使,被金扣留。副使龚投归刘豫,而洪皓独不屈节,遂流窜冷山,居雪窖中。陈王固新甚敬礼之,使教诸子八人。后兀术杀固新,迁浩云中。至绍兴二十年(1143)始归国,留金十五年。后为秦桧所嫉,安置英州。居九年,始复朝奉郎,内徙至南雄州卒,谥忠宣。《四库全书总目》称:“皓大节凛然,照映今古。虽不必文章为重,然其子适、迈承籍学家并掇词科、著述纷纶,蜚声一代,渊源有自,皓实开之。”著有《松漠纪闻》、《帝王通要》、《姓氏指南》等,传称尚有文集五十卷,今皆不传。《鄱阳集》四卷,乃清四库撰官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编次而成。今有《四库全书》本。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