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名:字正甫,号庐山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泰和(今属江西)人
  • 出生日期:1517

胡直(1517-1585)明学者、心学家。字正甫,号庐山。泰和(今属江西)人。生于武宗正德十二年,卒于神宗万曆十三年。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初授比部主事,出为湖广佥事,领湖北道,晋四川参议,寻以副使督其学政,又起湖广督学,移广西参政,广东按察使,转福建按察使。少时骀荡,好攻古文词,曾著《格物说》以驳王守仁之说,及二十六岁从欧阳德问学,语之以道艺之辨,得其本心之学,怃然汗背。三十岁又从学王守仁另一弟子罗洪先,以后乃著书“专明学的大意,以理在心,不在天地万物,疏通文成之旨”(《明儒学案·江右王门学案七》)。

其学着重疏通和发挥王守仁“心即理”思想,指出:“理者,气之流行而不失其则者也。太虚中无处非气,则亦无处非理。孟子言万物皆备于我,言我与天地万物一气流通,无有碍隔,故人心之理,即天地万物之理,非二也”(同上)。认为“理”在于心,而不在天地万物,说:“吾心者,所以造天地万物者也,匪是,则黝没荒忽,而天地万物熄矣”(同上)。指出儒佛之别在于儒讲尽心,佛讲明心,“释氏虽知天地万物不外乎心,而主在出世,故其学止于明心。明心则虽照乎天地万物,而终归于无有。吾儒主在经世,故其学尽心。尽心则能察乎天地万物,而常处于有。祇在尽心与不尽心之分”(同上)。在认识论上,认为“反求诸其身”、“反求诸己”,“万物皆备”,“反身而诚”,均格物疏义,释穷理爲“极夫天理之谓也,诚极夫天理,则人欲灭矣”(《胡子衡齐·格物》)。对于心、性、情的关係,提倡“二五之气,成质为形,而性宅焉。性者,即维天之命,所以宰阴阳五行者也,在天为命,在人为性,而统于心。故言心即言性,犹言水即言泉也”(《胡子衡齐·续问》),认爲“心犹之火,性犹之明,明不在火之表;性犹火之明,情犹明之光”,故“谓心性情三者异文则可,谓为异物则不可也”(《胡子衡齐·心性》)。提出“觉即性,非觉之外有性也;性即理,非性之外有理也”(同上),反对“能觉者心,所觉者理”的观点,强调“人心惟觉则生,弗觉则弗生,惟生则理,弗生则弗理。……是以捨人心之觉,则无性矣,又焉有理哉?”(同上)肯定人性纯善,不承认有“气质之性”,说:“性无弗善,后虽汩于气质,存之则善复矣。由是观之,性是性,气质是气质,又乌为气质之性哉?且古未闻有两性也。性之文,从心从生。今夫物毙矣,其质犹存,而生奚在?人之初死,其气犹存,而生奚在?然则谓气质有性者,赘也,亦舛也。”(《胡子衡齐·续问》)其文章颇为雅健有格,笃实近理,未至王学末流之诞放,亦无钞撮语录之习。著作有《胡子衡齐》、《衡庐精舍藏稿》、《续稿》。

胡直作品

胡子衡齐 [ 胡直 ]

明胡直撰。门人郭子章、邹元标校,曾 凤仪、王继明于万历十一年初刻。凡八卷。卷一为《言 末》、《理问》,卷二为《六锢》,卷三为《博辨》、《明中》,卷 四为《徵孔》,卷五、六为《谈言》,卷七为《续问》,卷八为 《申言》。共九篇,篇有上下。此书为其与门人讲学之语汇编。其旨在疏通王守仁之学,但与王守仁亦有差别,特别是对王学泰州学派有所批评。书名衡齐,意谓凡谈理者,当皆以此书为准。《胡子衡齐》表明胡直的思想有家学渊源。其父受王守仁的影响,而驳斥程颐的学说。 查看详情>>

衡庐精舍藏稿 [ 胡直 ]

诗文集。明胡直(1517—1585)撰。三十卷,续稿十一卷。直字正甫,号庐山。泰和(今属江西)人。嘉靖进士。官至福建按察使。直少攻古文词,后从欧阳德、罗洪先学,为王阳明再传弟子。尝与门人讲学螺水。他公开接受佛教“三界唯心”之观点,反对程朱“穷理致知”之学说。有《胡子衡齐》。是集为其门人郭子章所刻。直家泰和,西距衡山不千里,北距庐山亦不千里,故取“衡庐”名其书屋,亦因以名集。约万历间成书,三十八万二千余字。卷首有子章之原序与《衡庐精舍藏稿》及续稿目录。正文含赋一卷,古乐府一卷,古近体诗五卷,序、记等十九卷,杂著四卷,续稿含诗、赋一卷,文十卷,收其诗赋《双松赋》,《枯鱼过河泣》、《昭君怨》、《嘲梦四绝》,文《太极图说辨后语》、《游峨嵋山记》、《念庵先生行状》等作品。大抵雅健有格,无抄撮语录之习。部分诗文颇含哲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文“笃实近理”,然亦指摘其部分文章“疾恶太严, 嬉笑怒骂”,“言之过欤”。有《四库全书》本。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