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厥(1914年8月13日-1966),现代作家。原名郑挚。生于江苏省吴县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共有兄妹五人,生活穷苦,十六岁失学,当过学徒,做过菜贩,卖过烧饼;后经自修考入江苏省测量学校,毕业后在江南各县做测量工作,业余常和青年朋友们讨论文学创作。1936年为宣传抗日,在江苏宜兴和曹辛之、吴伯文等创办文艺周刊《平话》。抗日战争爆发后,又在宜兴编辑《抗战日报》,参加上海文化界战地服务团。1938年到延安,进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曾一度到前线实习,回延安后留在鲁艺文学研究室工作。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后,经常下乡参加群众的实际斗争,在《解放日报》发表小说《调查》、《老会长》和《一个女人翻身的故事》等,结集为短篇小说集《受苦人》(1947年,河北新华书店),长篇唱词《刘志丹》(1943年,延安新华书店)、说书《一家人》(1944年,延安新华书店)。《受苦人》、《父子俩》和《一个女人翻身的故事》是他这个时期的优秀作品,真实地反映了边区农村的斗争、新旧变化和解放区涌现的新人新事新气象,人物生动,语言活泼,风格质朴,生活气息很浓,使他成为解放区较有成就的作家之一。1945年调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创作组。1947年到河北冀中文协创作组,在基层深入生活,参加当地的土改斗争,和袁静合作写出反映农村阶级斗争的中篇小说《血尸案》和歌剧《兰花花》(1947年,河北新华书店)。经过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积累素材,两人又合作写成章回体长篇小说《新儿女英雄传》,1949年在《人民日报》连载后,引起轰动。小说以冀中白洋淀为背景,比较全面地描绘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在八年抗战中的斗争和胜利;“人物的刻划,事件的叙述,都很踏实自然,而运用人民大众的语言也非常纯熟。”(郭沫若:《新儿女英雄传·序》)尤其是小说形式的大众化和强烈的故事性,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成为中国新文学史上长篇佳作之一。多次再版,并改编成同名电影,先后被译成英、法、日等十多种外文,在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许多国家出版。1949年在北京参加全国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翌年调文化部电影局剧本创作组任编剧。1951年春,和袁静赴朝鲜前线访问,回国后合写中篇小说《生死缘》(又名《中朝儿女》;1953年,新文艺出版社)。1952年受到批判,调北京通俗读物出版社任编辑,完成《新儿女英雄续传》四卷本,写成数种短篇小说和反映西北解放战争生活的多幕话剧《红旗漫卷西风》。“文化大革命”初,含冤而死。1980年冤案得到平反,遗著陆续发表和出版,主要有短篇小说《荷花女》(《当代》1979年第3期),《小阿飞日记》(《哈尔滨文艺》1980年5月号),《青春交响曲》(《钟山》1980年第3期)和《两女子》(《十月》1980年第5期),长篇小说《新儿女英雄续传》(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现代长篇小说。孔厥、袁静合著。1948年出版。在冀中平原白洋淀农村的背景上,描写广大农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日寇、汉奸进行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的故事。作品以牛大水和杨小妹两个青年农民在抗日的熔炉里锻炼成长为主线,交织着牛大水、杨小妹和张金龙三人之间的婚姻关系的曲折矛盾,生动地反映了抗日战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揭示了人民武装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壮大过程以及敌伪力量的削弱与衰亡。全书共二十回,是一部农民抗日游击战士的群英谱;每回又有相对独立的小故事联贯成篇。作品把主人公牛大水、杨小妹安置于各种生死险夷的困境中构成曲折的故事,刻画人物的性格。除了牛,杨两个主人公外,其他人物如汉奸张金龙、党的干部黑老蔡等都写得个性鲜明。语言通俗简洁,情节生动,富有地方色彩和乡土风味。小说以富于革命战争的传奇性和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而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是解放区新英雄传奇小说的代表作。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