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名:周树人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绍兴县(今绍兴市区东昌坊口)人
  • 出生日期:1881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其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开始使用的笔名,绍兴县(今绍兴市区东昌坊口)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幼年受过诗书经传的教育,稍长又喜杂览,读了许多野史杂记。因经常随母探望在农村的外祖母,故熟悉农村社会,了解农民的痛苦生活和勤劳朴素的品质。十三岁时,祖父因科场案下狱,父亲又长期患病,家境“坠入困境”,经常出入当铺与药店中,深受侮蔑与歧视,切身感到社会的冷酷与势利,形成最初的反封建意识。1898年到南京求学,初就读于江南水师学堂,后转入江南矿务铁路学堂,接触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和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赴日本留学,在东京弘文学院学日语,后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爱好拜伦、海涅、普希金、裴多菲等人诗作,从此弃医从文,藉以改变国民精神。此间还加入革命团体“光复会”,站在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一边,与康有为等改良派展开大论战,发表了《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极富战斗精神的论文。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授课之余辑录唐以前亡佚的小说(后结集为《古小说钩沉》) 。1911年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出于强烈的反封建愿望,在故乡积极参加宣传活动。后到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任部员、佥事等职,同时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兼教。 “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改组后的《新青年》编委会,站在反帝反封建的最前列。1918年5月用鲁迅笔名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人吃人的制度,为新文艺奠定了基石,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至1916年止,还陆续发表了二十多篇小说和不少杂感、散文、散文诗,并先后结为《呐喊》、 《坟》、 《热风》、 《彷徨》、 《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出版。其中,1921年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其代表作之一,也是现代文学史上一座丰碑。他的小说多取材于病态的现实社会,旨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冷峻之中包含着热切,富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动人的艺术力量,展示了辛亥革命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广阔的生活画面。1926年8月因支持女师大学生运动,受北洋政府的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次年初,在大革命胜利形势的鼓舞下,至广州中山大学任教。 “四一二”反革命改变后,因要求学校当局营救该校被捕学生而无结果,愤而辞去该校一切职务。 “五四”运动以来,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彻底放弃了进化论思想,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1927年10月起,定居上海,参加“左联”的领导工作,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艺运动的主将。还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和反帝反战同盟,积极投入反法西斯暴政的各种社会活动和革命文艺运动,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粉碎反动派的“文化围剿”,成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此期写作除《故事新编》中的一部分短篇历史小说外,主要是杂文。分别结集为《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 《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等。这些作品以不拘一格的形式、纯熟多样的手法、简炼生动的语言,从社会各个方面写出了复杂的斗争及阶级力量的变化,形象而典型地表现了从“五四”到抗战前的整个历史进程,是社会思想和社会生活的艺术记录,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已逐步成为工人阶级代言人的全部思想历程。此外,在支持和指导进步文学社团,关怀和培养青年作者,译介世界进步文学及绘画、木刻作品,整理研究中国古代文学遗产等方面,均作出了巨大贡献。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他一生以文艺为战斗武器,著译近一千万字。现有1938年版、1958年版和1981年版《鲁迅全集》20卷,以及《鲁迅通讯集》和《鲁迅日记》各2卷行世。

附: (1) 鲁迅故居——在今绍兴城东昌坊口19号周家新台门内。鲁迅从诞生(1881年)后至外出求学(1899年)一直生活于此。 1910—1912年, 回乡任教,也居于此。1918年,鲁迅家随同新台门内的周氏族人一起将新台门整座房屋连同屋后的百草园卖与东邻富户。房屋易主后,新台门改建,但鲁迅故居的主要部分幸存。临街的两扇黑油石库门,是鲁迅家出入的大门。进石库门,穿过一间平房,即鲁迅家当年的居处。前面一进已非原貌。西侧楼上是鲁迅的卧室兼书房,后面一进二间楼房,今室内存放器具多为原物。东首楼上小堂前,是吃饭、会客之处。后半间是鲁迅母亲房间。西首楼上的前半间是鲁迅祖母的卧室,后半间作过道。出过道一个天井往北是平房,为鲁迅家的灶间,房屋系当年原样。灶间之北三间平屋,为周家存放杂物之处。周家新台门约建于10—1813年间,是周家聚族而居的地方。解放后,几经修缮,恢复旧貌。

(2) 百草园——在鲁迅故居后园,原是周家与附近住户共有的菜园,后荒芜,是鲁迅少年时代常去玩耍的地方。百草园连同周家房产易主后,大部分园地还保持原样。鲁迅作品中描写的“短短的泥墙”仍然留存如故。

(3) 周家老台门——在今绍兴城东昌坊口9号。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与三味书屋隔河相望。老台门是鲁迅的祖宅,相传称覆盆桥周家,建于清代。后周氏家族多支分住三个台门,但婚丧大事皆在老台门办理。太平天国时期,曾以此作为慕王谭绍光的行宫。今为绍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和鲁迅图书馆所在地。

(4) 土谷祠——即土地庙,旧以祭祀土地神,鲁迅名作《孔乙己》中提到的“土谷祠”,似指此。在今绍兴城塔子桥南堍,坐东朝西,北临东咸欢河,祠前是跨街台亭,斜对面是长庆寺。旧时常为乞丐和无业游民的栖身之处。祠中塑像已毁,庙房改作他用,现今祠门为1981年重修。

(5) 咸亨酒店——在鲁迅故居斜对面,原为清末绍兴城内的普通酒店,由周氏本家会资开设。因生意不好,仅二年即行关闭。由于鲁迅名作《孔乙己》是以它作背景的,故酒店也就驰名中外。1981年重新开设此店,店堂的格局和酒食菜肴,均仿《孔乙己》中的描述,因而顾客盈门,为到绍兴的中外游客所向往。

(6) 长庆寺——在今绍兴城新建南路塔子桥南端。坐西朝东,建于唐代。原名竹园寺,五代时改称广济院,北宋大中年间又名长庆寺,为绍兴寺名刹之一。寺门临街,与土谷祠隔街相望。鲁迅一岁时,曾拜主持和尚龙祖为师,取法名长根。因而鲁迅幼时也常到寺里游玩。他在《我的第一个师父》一文中对此即有叙述。

(7)绍兴府中学堂鲁迅工作室——在今绍兴城胜利路绍兴第一中学内。1910年7月鲁迅应邀回乡,在此(即绍兴府中学堂,一中前身)任监学(即教务长)兼博物教员。他的寝室和工作室在一所砖木结构三开间楼房东首楼上。鲁迅的《会稽郡故书杂集》和《南方草物状》等书即在此完成。

(8) 朝北台门——在今绍兴县孙端乡安桥头村,鲁迅外婆家宅。坐南朝北,砖木结构,三开间二进平房。鲁迅外婆家姓鲁,早年曾迁居绍兴城内昌安街,后又移住皇甫庄旗杆台门。1893年底鲁家开始分居,鲁迅的大舅父迁往小皋埠,小舅父与外祖母仍回安桥头。鲁迅十三岁避难时寄住在此。安桥头临曹娥江,有镇塘殿,可登临观潮,为当地一胜景。鲁迅曾作《镇塘殿前观潮》一文。他也曾住皇甫庄后范溇旗杆台门,村内河流纵横,村东贺家池边昔时有戏台,鲁迅常和村里小朋友在此看戏,《社戏》一文源出于此。

(9) 绍兴鲁迅纪念馆——即鲁迅生平事迹陈列馆。在今鲁迅故居东侧,是一座钢筋混凝土新建筑,坐北朝南,建于1973年。门楣上方镶嵌“绍兴鲁迅纪念馆”七个金字,为郭沫若手书。鲁迅的一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在绍兴度过,他在故乡的生活经历对其思想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是他重要的创作源泉。陈列大厅内,以鲁迅的思想发展为线索,陈列了他在各个时期的照片、珍贵手迹和实物、美术作品及各种版本的鲁迅著译和大量展品,既扼要地介绍鲁迅战斗的一生,又突出表现了他青少年时代的活动事迹,富有绍兴地方特色。整个陈列展览,不仅为鲁迅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文物史料,也是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的极好课堂。

鲁迅作品

[ 鲁迅 ]

论文和杂文集。鲁迅著。未名社1927年3月出版。收入1907至1925年的作品二十三篇。这些作品写作时间跨越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历史时期,是研究鲁迅前期思想和中国革命史的重要文献。其中《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和《摩罗诗力说》等四篇是用文言所写,是鲁迅参加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论争的记录。《我之节烈观》和《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揭露了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性和反动性,是“五四”运动时期反封建礼教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灯下漫笔》和《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等,表现了鲁迅的彻底革命思想和韧性战斗精神。 查看详情>>

故事新编 [ 鲁迅 ]

现代短篇小说集。鲁迅著。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年1月初版,列为巴金所编“文学丛刊”之一。现收入《鲁迅全集》第2卷。书前有作者序。内收1922年至1935年小说8篇。作者说:历史小说有“博考文献,言必有据者”和“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的两种。而他所写的,除《铸剑》外,都属于后者。1922年所作《补天》,主要描绘女娲以“黄土作人”和“炼石补天”,歌颂了劳动和创造的精神。《铸剑》和《奔月》都是作者经历了所谓孤军奋战刚离开北京时所作,这在作品里留下了明显的痕迹。前者歌颂了向暴君清算血债的复仇和韧战的精神,后者抒写了以善射著称的英雄由于亲近者的叛离所引起的愤怒和伤感。为了刨坏种的祖坟,扬民族的正气,作者于1934年至1935年,又写了5篇。《非攻》写墨子反对强大的楚国进攻宋国的故事,《理水》则以大禹治水为题材。这两篇都歌颂了历史上的“中国的脊梁”,出现了前期小说未曾出现的光辉的、摆脱了孤寂情绪的正面形象。这体现了作者思想的重大进展,寄托着他对现实中的“中国脊梁”的祟敬。《采薇》、《出关》和《起死》都是批判性的作品。《出关》写老子西出函谷关的故事,批判他的消极无为思想。《起死》则以庄子路遇髑髅的喜剧形式,彻底批判虚无主义思想。这个集子一方面保持了作者在小说创作中的现实主义原则,真实地反映古代人物的精神;另一方面又大胆地驰骋浪漫主义的想象,在历史题材里注入强烈的爱憎和现实感,大量地吸收现代生活细节,采用“油滑”的笔墨即漫画化手法,以突出作品的现实战斗性。 查看详情>>

彷徨 [ 鲁迅 ]

短篇小说集。鲁迅著。北新书局1926年8月出版。收1924至1925年间创作的短篇小说十一篇。包括《祝福》、《在酒楼上》、《肥皂》、《长明灯》、《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离婚》等。这些作品揭示了农村复杂的阶级关系,写出农民深受政治压迫、经济剥削、精神奴役,从而根本上否定和批判封建社会制度和封建思想。书中还着重对接受民主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进行了探索,批判他们个人主义的软弱性,同时还讽刺和鞭挞了封建余孽。作者在此书扉页上引用《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现了他在寂寞孤独中坚持战斗、探求真理的精神和对中国社会问题和出路问题的思考。《彷徨》在艺术上比《呐喊》更臻圆熟,尤其是擅长用“画眼睛”的白描手法来塑造人物,寥寥几笔,神形毕现,显示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 查看详情>>

呐喊 [ 鲁迅 ]

短篇小说集。鲁迅著。北京新潮社1923年8月出版。收1918至1922年间创作的小说十四篇,包括《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风波》、《故乡》、《阿Q正传》等。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五四运动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生动描绘了辛亥革命前后广阔的中国社会的图画,成功地塑造了狂人、孔乙己、闰土、阿Q等艺术典型,着重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和封建势力的凶残、狡猾,控诉了封建礼教、科举制度和封建思想摧残和毒害人民的罪行,批判了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总结了它的经验教训。书名“呐喊”,表现了作者为革命“呐喊”,以鼓舞“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呐喊》以“表现的深沉和格式的特别”而著称于世,显示了五四文学革命的实绩,为中国新文学铺下了基石。 查看详情>>

集外集拾遗补编 [ 鲁迅 ]

一九八一年版《鲁迅全集》第八卷《集外集拾遗补编》,是继《集外集》(杨霏云编)、《集外集拾遗》(许广平编)以后,比较齐全地选编了自一九三八年五月以来新发现的鲁迅佚文。此编选材精当,体例严谨,它承继了过去编集鲁迅佚文的优良传统,确系此版《全集》中尤具特色的一卷。 查看详情>>

南腔北调集 [ 鲁迅 ]

鲁迅著。同文书店1934年3月出版。收入1932年至1933年写作的杂文51篇。本集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上都紧承《二心集》并有所发展,或直砭时弊,或借古讽今,或谈书论文,带有更鲜明的政论色彩。不少文章抨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寇的“不抵抗”政策(如《“非所计也”》、《论“赴难”与“逃难”》、《学生和玉佛》等),并揭露反动当局屠杀革命志士、围剿左翼文化阵营的暴行(如《为了忘却的纪念》等)。而《论“第三种人》、《小品文的危机》等文,则对所谓“中间派”的文艺思想及各种错误创作倾向作了及时的批判。《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批评了左翼文艺队伍中某些人的恶劣文风,《谣言世家》、《捣鬼心传》等揭露了政客文痞辈的阴险伎俩。《由中国女子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一文,构思奇异,立意不凡,巧妙地批判了当局鼓吹的中庸之道。还有一些文章论及萧伯纳的讽刺、金圣叹的昏庸及现实生活中妇女解放、儿童教育等问题,也颇有卓识远见。文集中也收入了一些为友人所作的书序题记,皆要言不烦、立论精深。《〈自选集〉自序》、《我怎么做起小说来》、《给文学社信》等文,回顾了自己的创作思想和艺术主张,总结了可贵的经验与规律。集名亦为回击无聊文人的诬蔑攻击而题。 查看详情>>

中国小说史略 [ 鲁迅 ]

文学史著作。鲁迅撰。1924年6日北京新潮社初版,见《鲁迅全集》。其第十九篇“明之人情小说(上)”专论《金瓶梅》,肯定它在明代“神魔小说盛行时”,“不甚言灵怪”而专“描摹世态”的“离合悲欢及发迹变态之事”,故在诸“世情书”中,“最有名”。并初步探讨其作者、版本、创作倾向、艺术成就、续书等问题。尤以对艺木成就的评价为人所称道:“凡所形容,或条畅,或曲折,或刻露而尽相,或幽伏而含讥,或一时并写两面,使之相形,变幻之情,随在显见,同时说部无以上之。”论《金瓶梅》的创作倾向,该文采取谨慎态度。认为它非专写市井间淫夫荡妇”,而是“著此一家,即骂尽诸色”,虽“时涉隐曲,狎黩者多”,但在当时,“实亦时尚”,有力地回击了封建卫道者对《金瓶梅》的扼杀。因受到历史条件限制,在有关《金瓶梅》的作者及版本问题上的个别观点,亦不无可商之处。 查看详情>>

集外集 [ 鲁迅 ]

杂文集。鲁迅著。上海群众图书 公司1935年出版。收1903—1933年所作诗文 四十六篇,序言一篇,附录《〈奔流〉编校后记(一 —十二)》十二篇。本书之作为至1933年止所 出版的杂文集未收者,故名。1934年由杨霁云 搜集编成,鲁迅亲自校订并作序。送检时,当局 将《编者引言》、《来信》、《启事》、《老调子已经唱 完》、《上海所感》、《今春的两种感想》、《帮忙文 学与帮闲文学》、《〈不走正路的安得伦〉小引》、 《英译本〈短篇小说集〉自序》、《译本高尔基〈一 月九日〉小引》等十篇抽去,后除《编者引言》外 均曾收入《集外集拾遗》。作者自谓“我对于自 己的‘少作’,愧则有之,悔却从来没有过”,它 “自有婴年的天真,决非少年以至老年所能有”。 查看详情>>

伪自由书 [ 鲁迅 ]

现代杂文集。鲁迅著。收入《鲁迅全集》第5卷。1933年10月,上海青光书局初版。收鲁迅1933年1~5月所作杂文《崇实》、《从讽刺到幽默》、《王化》等43篇。从1933年1月起,鲁迅因郁达夫的关系为《申报》副刊《自由谈》撰写杂文,鲁迅杂文的特点就是“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但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所谓“自由”不过是一句骗人的鬼话。不久,就不能在上面发表了,《自由谈》变成了“不自由谈”。因此,鲁迅便把这本杂文集定名为《伪自由书》,结集出版时,增加了《前记》和《后记》。集中的《王道诗话》等9篇杂文,大部分是瞿秋白在鲁迅家中避难时,两人相互交谈意见之后,由瞿秋白执笔,用鲁迅的名义发表的。作者在辑集此书时,还把一部分论敌攻击自己的文章,加上按语附入书中以便人们对照阅读,把握较为确切的结论。本书初版时,封面题字是《伪自由书——名“不三不四集”》。1936年11月上海联华书局发行的普及本初版,封面题词则为《不三不四集》,上方又有红色阴文拉丁化拼音的“伪自由书”4个字。 查看详情>>

准风月谈 [ 鲁迅 ]

兴中书局1934年12月出版。收入1933年6月至11月写作的杂文64篇。《前记》说明文集题名的来由,即因《申报·自由谈》刊出启事“吁请海内文豪,从兹多谈风月,少发牢骚”,作者便借谈社会“风月”而寓写政治“风云”,展开广泛的社会、文化批评,深刻揭露文化“围剿”下形形色色的社会陋习与文坛怪象。《诗和豫言》、《晨凉散记》等,或取材于历史记载,或借用译文典故,影射喻写了对人民施行疯狂镇压的统治者日暮途穷的没落心理;《华德焚书异同论》、《后记》等,抨击法西斯主义者查禁进步报刊、封闭书店、逮捕作家、杀戮青年的种种暴行;《二丑艺术》、《帮闲法发隐》等,活画出反动统治者的“帮凶”、“帮闲”们的无耻嘴脸;《吃“白相饭”》、《揩油》、《我谈“堕民”》等,批判了奴才无赖自甘堕落的恶习与小市民阶层愚昧落后的心态;《序的解放》、《登龙术拾遗》、《“商定”文豪》等,则嘲讽了投机无行的无聊文人。另有一组关于《庄子》与《文选》之争的文章,也表现了作者反对复古倒退、不断变革现实的斗争精神。集内作品多具有强烈的论战性和鲜明的形象性,由小见大,寓意深远,体现了广泛而深入的思想斗争的特色。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