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清世宗胤禛第四子。
二十五岁即帝位,年号乾隆。在位崇文尚武,先后弭平准噶尔部并大、小和卓木割据势力,底定西部疆域。乾隆二十年(1755),申鸦片烟禁。五十八年(1793),严拒英国特使马嘎尔尼之蛮横要求,挫败其殖民主义侵略图谋。开馆纂《四库全书》,命修《清通志》、《清通典》,续修《清会典》、《大清一统志》。又大兴文字狱,诛连之广,犹甚康熙、雍正时。晚年宠信和珅,纲纪日弛,而清王朝亦由极盛而中衰。在位六十年,自号“十全老人”,谓文治武功,为古今帝王之最,实乃自炫过甚之辞。后传位太子,仍主要政。嘉庆四年(1799)卒,庙号高宗。
弘历效法玄烨,于乾隆十六年(1751)、二十二年(1757)、二十七年(1762)、三十年(1765)、四十五年(1780)、四十九年(1784)六次南巡,扬州为必经之地。究其本意,当在深化满汉融合,彰显政通人和之乾隆盛世。而其心目所注,一在经济,一在文化。
经济。厚农重商,尤重盐业营销。乾隆年间,两淮灶户逢灾之年,循例每予赈济,而营运有卤耗,则额定食盐每引(当时约350斤左右)折去损耗50斤。总商资金匮乏,间亦充发皇帑白银低息借贷。于是灶户无忧,盐商滋利,两淮盐业趋于极盛,盐商资本较明代增值10倍之多,总量7000余万两,与户部存银大略相当,为朝廷财经大厦之主要支柱。自乾隆十三年(1748)至六十年(1795),两淮盐商因军需之捐,即输银1510万两;而康熙至嘉庆年间,总计输银近4000万两。“盐课居赋税之半,两淮盐课又居天下之半”,其“损益盈虚,动关国计”。而扬州之繁华,亦得力于盐业之盛。以盐商资本之多项投入,扬州之农业、商业、交通、运输、建筑、工艺、文化、教育、戏剧、曲艺、医药、印刷、饮食、休闲、园林诸业,亦由兴旺而鼎盛。当是时,扬州市井相连,舟车辐辏,生齿蕃滋,商贾云集,于世界十大城市中位居第六。有统计云,当日清廷国库之入,占世界总量之32%,扬州独占8%,为其他城市之莫可比并者。而扬州园林之美,更为盛极一时。城郊大小园林凡110余处,泰半为盐商所建。由北门至平山,两岸十余里,楼台相接,步移景换,有“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之说。弘历尝谓,自“行在以来,莫若扬州适意者”。由是可知,以扬州为中心之两淮盐商,演绎着康乾盛世之百年辉煌,而当日之扬州,乃康乾盛世之辉煌缩影也。
文化。正反两手,交互为用。弘历首次南巡,曾道经江宁,往祭明太祖陵。驻跸扬州之日,每派员于史公祠致祭史可法,四十一年(1776)赐谥忠正。时户部侍郎彭元瑞以所得之史可法像及其家书合卷进呈,弘历亲题“褒慰忠魂”四字,制诗一首于卷端,令勒石史公祠壁,以垂久远。其诗有云:“凡此无非励臣节,鉴兹可不慎君纲。”祭明朝开国之君,祀明朝死节之臣,泯去满汉形迹,唯存君臣之体,为其君临天下正名也。乾隆四十五年(1780),于天宁寺西侧建文汇阁,先后颁藏《古今图书集成》并《四库全书》各一部,谕令派员司其事,俾士子得抄录传观。四十六年(1781),又于扬州设词曲局,修订古今曲剧1013种。每至寺观园林,或题匾赠联,或吟诗纪行。举其要者,匾如:天宁寺之“大观堂”、“静吟轩”;高旻寺之“邗江胜地”、“江表春晖”、“罨画窗”;法净寺之“蜀冈慧照”;康山之“康山草堂”。联如:“众水迴环蜀冈秀,大江遥应广陵涛”(高旻寺);“窗意延山趣,春工鬯物情”(天宁寺);“淮海奇观,别开清净地;江山静对,远契妙明心”(法净寺)。南巡期间,在扬州留诗180余首。诗多理学气,间亦掺入禅意,偏于说教,大多枯涩乏味,然短制如七绝,犹有可观者,如《小金山》二首:“俯仰烟霞尽可招,试求高处只三霄。客来正值新秋景,白日凉颸天泬寥。”(其一)“嵚岖嶻嶪许谁攀,想象罗天咫尺间。不必扬帆过扬子,小金山胜大金山。”(其二)并非工笔细描,而于“想象”中作心灵感悟,别具审美情趣,诚扬州风物之一助也。然弘历之于汉文化,固有推衍弘扬之功,亦有戕害摧残之行,犹其所佩之双刃剑也。乾隆四十三年(1778),扬州东台县故举人徐述夔《一柱楼诗稿》中,有“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举杯忽见明天子,且把壶儿搁半边”之句,为户部右侍郎刘墉所举发。时徐述夔及其子徐怀祖皆已故去,弘历盛怒之下,下令开棺戮尸;其孙徐食田、徐食书及诗集之校对者均斩监候;已故礼部尚书沈德潜,曾于诗集前为徐述夔作传,命夺官、罢祀、削谥,仆其墓碑,此即耸动一时之“一柱楼诗案”。由康熙、雍正而乾隆,文字狱愈演愈烈,天下士子如惊弓之鸟,朝不保夕。龚自珍《咏史》有云:“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梁谋。”然中国文化之发展,固有其自身之规律在,亦有其前驱先路之俊彦在。乾隆后期,稍晚于吴派与皖派,扬州学派又巍然崛起。斯派博大而通,汇而能融,融经学、史学、文学、天文、舆地、历算诸学科为一炉,以“致用”为锐器,光大学术,探讨国是,关注民生,执学界牛耳凡数十年。此扬州人引为自豪者,亦弘历宜所乐见者也。
弘历有诗集《御制诗》传世,总41800首,固有臣下代作,而己作宜有过半之数。
《初集》四十八卷。《二集》一百卷。《三集》一百十二卷。《四集》一百十二卷。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撰。弘历所著之诗甚富,号称一生写有十万余首诗。其古今体诗以编年为次。已刻者凡四集。《初编》四十四卷,目录四卷,所收自乾隆元年(1736)至乾隆十二年(1747)有诗四千余首;《二集》九十四卷、目录六卷,所收自乾隆十三年(1748)至乾隆二十四年(1759)所作之诗,共八千余首。均为大学士蒋薄所校刊。《三集》一百卷,目录十二卷,所收自乾隆二十五年(1760)至乾隆三十六年(1771)所作之诗,共万余首。为大学士于敏中所校刊。《四集》一百卷,目录十二卷,所收自乾隆三十七年 (1772) 至乾隆四十八年(1783)诗作共九千七百余首。乃协办大学士尚书梁国治、侍郎董诰所校刊。总计收诗三万余首。乾隆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又雅爱巡游,故国内各地多有其题咏、对联和手迹。然其诗多为君臣唱和与题赠大臣之作,艺术价值不高。其五言古诗与七言歌行成就较高,颇有汉魏风致。亦有一些关心民生疾苦,抒发政治感受之作,写得清近、沉婉可人。 查看详情>>
清中央政府整顿、改革西藏地方事务的重要文献。乾隆五十八年(1793)清廷出兵击败廓尔喀入侵者后,鉴于西藏地方事务废弛、弊病种种,大将军福康安与驻藏大臣会同西藏地方高级官员酌议,拟定各方条款,汇总奏报中央政府核准后正式颁布执行,总计29条。对西藏地方官制、军制、行政人事、司法、边防、财税、户口、差役、涉外事宜和宗教等方面全面详细地做出了规定,大大提高了驻藏大臣的职权。它的颁行标志着清政府在西藏的施政发展到了最高的阶段。客观上对于发展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密切各族联系,巩固西南边疆,安定西藏社会秩序,发展生产及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条件,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查看详情>>
唐宋诗总集。四十七卷。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敕编。高宗性好诗文,常与沈德潜等谈论诗文,曾于乾隆三年(1738)编定《唐宋文醇》。后有感于“文有唐宋大家之目,而诗无称焉者”、“有文醇不可无诗醇”,因选唐宋诗成就突出者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苏轼、陆游六家,“以见二代盛衰之大凡,示千秋风雅之正则”。此书认为,李杜一时瑜、亮,千古稀有;乐天平易,最近乎情;奇创而不诡乎理者,莫过昌黎;录此四集,足以观有唐一代之诗。而宋诗不足以匹唐,仅选两集,因山谷多生涩,而选苏诗以示北宋诗坛之功;录放翁诗以见南渡以后诗之大成。谓六家为唐宋诗中之醇醪实不为过。全书有太白八卷,少陵十卷,乐天八卷,昌黎五卷,东坡十卷,放翁六卷。未作笺注,然每诗后皆有评点语,有引前贤之评,亦有时人所评,均极精炼中意,于理解体味诗作皆有点化作用。此书流传很广,多用于家塾学习之课本,故版本颇多。有乾隆十六年武英殿刻本(《四库全书》据以著录),此为初刊,台湾大学有藏。乾隆二十五年内府又刻有四色套印本,圈点品评则更为显目,台湾故宫博物院有藏。后世多次重刊,有乾隆二十五年书业堂重刻本,光绪七年(1881)浙江谭钟麟重刊本和江苏局本,等等。 查看详情>>
五十八卷。清爱新觉罗·弘历(清高宗)(1736—1795)选编。卷首有弘历序,作于乾隆三年 (1738)九月。据序称,明代茅坤编《唐宋八家文钞》,清初储欣编《唐宋十大家全集录》,均系为科举选文,所选不精,评论亦或未为公允。故取“储欣所选十家之文,录其言之尤雅者若干首,合而编之,以便观览。”其中,有经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的评论者,以黄色恭书篇首,爱新觉罗·弘历的评论则用朱笔书于篇后。至于前人评跋及姓名、事迹,有资考证者,则各以紫色、绿色分别系于篇末。集中选入唐宋八大家。其中,韩愈十卷,收各类散文九十九篇;柳宗元八卷,收各类散文八十八篇;李翱二卷,收各类散文十三篇;孙樵一卷,收各类散文十篇;欧阳修十二卷,收各类散文八十一篇;苏洵四卷,收各类散文二十七篇;苏轼十三卷,收各类散文八十四篇;苏辙三卷,收入各类散文二十三篇;曾巩四卷,收各类散文二十二篇;王安石一卷,收入各类散文十八篇。因此书是在 《唐宋十大家全集录》基础上选编而成,又集中了数代文人的评跋,加之有皇帝御笔,必然在清代颇为流行,成为最有影响的唐宋散文选本。有乾隆三年(1738)御定本。另有若干清代坊刻本。 查看详情>>
史书。120卷。乾隆三十二年 (1767) 傅恒等奉敕编修。《御批历代通鉴辑览》是乾隆时期在《资治通鉴》基础上,兼采《通鉴纲目》体例编纂而成的一部重要官修史书。以明正德年间李东阳撰《通鉴纂要》一书为基础,重加编订。起自伏羲氏止于明代,依时间次序,通叙历代之事。因官撰、御批之故,清代科举考试皆以其为典范。现存满汉合璧乾隆年间抄本525册。清亡之后,吴兴王文濡重加纂辑,增入清代各朝之事20卷,题为《增修补注正续历代通鉴辑览》。1918年上海文明书局排印刊行。 查看详情>>
二十卷,清乾隆著。成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其书训释多参考古义,对汉以来各家之说的得失、异同,进行辨析。根据《毛传》、《郑笺》,不同意将《郑风》诸篇概作淫诗之说。书中分章多以郑玄为说,征事主要依据《诗序》。其书的编纂,实由儒臣完成。 查看详情>>
文别集。清高宗弘历(1711—1799)撰。四集,九十二卷。于敏中、梁国治、沈初、彭元瑞等奉敕编。弘历有《唐宋文醇》已著录。此集成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约四十七万字。初集三十卷。经筵御论二卷,论、说、记五卷,序、后序六卷,跋、书后、问、碑文、赋、颂、赞十七卷,凡五百七十篇。按年编次。二集四十四卷,经筵御论二卷,论、说、解、谕、记十三卷,序、题、跋五卷,考、辨、碑文、书事十七卷,赋、铭七卷,凡四百余篇。三集十六卷,经筵御论一卷,论、说、谕、诏、训、记七卷,序、题辞、跋、辨八卷,凡一百九十四篇。余集二卷,含诏、谕、记、序等文三十六篇,共计一千三百九十一篇。所论广涉政治、军事、经济、历史、水利、农桑诸多方面,倡导德、宽、信、仁、敬、孝、义、礼等儒家思想,强调“圣人”要养贤以及万民,“君子”以自强不息,治国要“思其艰以图其易,民乃宁。”主张文章“各以己意和之,不必拘体赓韵。”有《四库全书》本,《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 查看详情>>
三十六卷。此集乾隆五十五年(1790)奉敕编成。清康熙皇帝以海甸承平,咸登仁寿,曾以康熙元年(1662)召开嘉宴,以千叟为名。康熙四年(1665)正月六日,为张扬天下承平,海内一心之盛世,亲临赐宴,式继前规。儒臣排次成编,得诗凡三十六卷,多为颂扬之作。有《四库全书》本。 查看详情>>
十二卷 此书为清高宗弘历御批《资治通鉴》,凡七百九十八条,由大学士刘统勋等人于乾隆三十六年(1777年)编次而成。弘历所批,大抵撰者占十分之三,改佥者占十分之七。《四库全书总目》著录此书时以为:“论世知人,无不抉微而发隐,所谓斥前代矫诬之行,辟史家诞妄之词,辨覆舛伪,折衷同异,其义旨皆古人所未发”,颇多溢美之词。而此书考订辽、金、元人名、官名、地名之误,则有一定的价值。 查看详情>>
30卷,清高宗弘历撰,蒋溥等奉敕编。该书为作者早期所作诗文之合集,初刊于乾隆二年(1737)。其写作成书过程是,先有文钞本。雍正八年,即庚戌年(1730)作者原序说:“余生九年始读书,十有四岁学属文,今年二十矣。其间朝夕从事者四书五经、性理纲目、《大学衍义》、《古文渊鉴》等书,讲论至再至三。顾质鲁识昧,日取先圣贤所言者以内治其身心,又从身心所得者措之于文,均之有未逮也。日课论一篇,间以诗歌杂文,虽不敢为奇辞诡论,以自外于经传儒先之要旨,然古人所云文以载道者,内返窃深惭恧。每自思念受皇父深恩,时聆训诲至谆且详,又为之择贤师傅以受业解惑,切磋琢磨,从容于藏修息游之中,得以厌饫诗书之味。而穷理之未至,克己之未力,性情涵养之未醇,中夜以思惕然而惧。用是择取庚戌九月以前七年所作者十之三四,略次其先后,序、论、书、记、杂文、诗、赋,分为十有四卷,置于案头便于改正。且孔子不云乎:言顾行,行顾言。《书》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常取余所言者以自检所行,倘有不能自省克,以至于言行不相顾,能知而不能行,余愧不滋甚乎哉!”此编并未刊刻出版,可称为庚戌文钞本。可知这是作者青少年时作品选集,亦可见当年作者律己甚严,写作一丝不苟并精益求精之精神。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