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名:字遐龄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相州(今河南安阳)人

李延寿,唐史学家。字遐龄。相州(今河南安阳)人。大约生于隋文帝开皇中(581—660),卒于唐高宗仪凤中(676—679),年约八十余。史学家李大师之子。自幼受到史学熏陶,有志于史学著述,官至符玺郎,兼修国史。参加编撰过《五代史志》、《晋书》,著有《太宗政典》,又继承其父遗志,以一人之力整理南北朝史事,经十六年编成《南史》、《北史》共一百八十卷。为“二十四史”中两种,并被认为是仅次于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的佳作。《南史》、《北史》为纪传体史书。《南史》记宋武帝永初元年(420)至陈后主祯明三年(589)间宋、齐、梁、陈四朝一百七十年史事,《北史》记北魏道武帝登国元年(386)至隋恭帝义宁二年(618)间魏、齐(包括东魏)、周(包括西魏)、隋四朝二百三十三年史事,是在对南北八书(魏、齐、周、隋、齐、梁、宋、陈八代正史)作删繁、增补、订正的基础之上撰成的。把南北朝看成两个平列的历史整体,无所偏袒,行文简洁,条理分明,叙事部分突出,史事翔实可信。此书不足是少数有删节不当之处;补充资料中也有消极内容,如对鬼神怪诞之事记载过多;个别列传,两书均立传,重复繁杂;《北史》详赡而《南史》疏略。尽管如此,《南史》、《北史》仍不失为我国史籍宝库中的佳作。通史和国别史揉合为一的写法,也为薛居正的《旧五代史》、欧阳修的《新五代史》等采用。

李延寿作品

白话南史 [ 李延寿 ]

《南史》,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唐李延寿撰。高宗显庆四年(659)成书。八十卷,分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记事起自南朝宋永初元年(420),迄于南朝陈祯明三年(589)包括宋、齐、梁、陈四朝一百七十年历史。此为《南史》白话文。 查看详情>>

北史 [ 李延寿 ]

这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有100卷,为唐代李延寿编著。书中所收录的内容从魏登国元年(386年)到隋义宁二年(618年),共记载了包括后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四个朝代232年的历史。李延寿根据其父亲遗留下的编年旧稿,参照各朝史书,并收集各种杂史千余卷,于唐代贞观十四年(643年)开始编写,到唐代显庆四年(659年)成书,历时16年之久。有本纪12卷,其中魏本纪5卷,齐本纪3 卷,周本纪2卷,隋本纪2卷;列传88卷,无表志。纪传顺序,按朝代先后按列;类传人物,按时间先后排列于一传。宋人曾以此补《魏书》、 《北齐书》、 《北周书》之缺。据清代钱大昕等考证,传世本中《隋炀帝本纪》系后人根据《隋书》所补。列传亦有脱误。今有中华书局校点本。 查看详情>>

南史 [ 李延寿 ]

中国南朝史著作。李延寿撰。现存最早版本为元大德本,后又有明南监本、北监本、汲古阁本、清武英殿本、金陵书局本等,中华书局1975年出版的点校本。80卷,约116万字。包括本纪10卷,列传70卷。记载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至陈后主祯明三年(589年)共4代170年历史,按朝代先后顺序编排,一朝为一部分。本纪分为宋本纪3卷,齐本纪2卷,梁本纪3卷,陈本纪2卷,记述南朝24帝生平要事。列传中同一家庭人物和类传人物,则不分朝代,集合一处。本书以《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为基础,加以删节、增补而成。所删掉的主要是本纪中的册文、诏令,列传中的奏议、文章,以及记载重复之处,尤以《宋书》所删最多,删掉一半以上。增补资料亦不少,在专传和循吏、文学、隐逸、恩倖等类传中均有一些新补的整篇传记,增加附传或在原有传记中增补史实之处也较多,尤以齐朝史增补最多。新增史料多取材于杂史,较为生动具体,更能反映当时真实情况,有较高的价值。本书文字简练,故能删繁补漏,事增而文省。叙事能直书无隐,纠正了前史许多隐讳和错误。因此,本书具有新的史料价值,可与宋、齐、梁、陈各书互为补充,作为研究南朝历史的一部重要史籍。本书缺点主要是在删节时重要资料删削过多,官名删削不当,甚至造成史实错误,文辞晦涩;在新增资料中掺入了不少鬼神符瑞之类内容;刘昶、萧宝寅等传亦与《北史》重复。 查看详情>>

白话北史 [ 李延寿 ]

《北史》,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唐李延寿撰。高宗显庆四年(659)成书。一百卷。分本纪十二卷,列传八十八卷。记载起自北魏登国元年(386)迄于隋义宁二年(618),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等朝二百三十三年历史。此为《北史》白话文。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