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儒(1913年11月—1989年2月6日),当代著名作家。曾用笔名黎莺。1914年3月16日生于河北保定清苑县李家桥村一个中农家庭。七岁进私塾,读了四书五经和唐宋八大家的文章。后考入保定市志存中学,半工半读。1937年高中毕业后,到北京补习数月英语。“七七”事变后回到家乡,在晋察冀边区冀中地区做地方工作。1938年1月参加八路军后,做过编辑、记者,主编过游击队的《火星报》,后调任步兵团长,1940年开始从事文艺创作,经常在冀中地方刊物上发表小说、散文、通讯和诗歌。同时,编辑冀中文艺刊物《文艺学习》,负责《冀中一日》的初审和该书第四卷《战斗的人民》的编辑工作。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五一”大扫荡时期,到保定从事地下工作,深入敌伪军中进行分化瓦解,并组织工人、学生和市民与敌伪斗争。1946年在华北军区政治部任科长。1947年在华北局联络部任第一处处长。北京解放后,调任天津某医院政委兼党委书记。从1953年开始,从事部队文化工作,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1958年调任宣传部副部长,自1962年从事专业创作,1963年任总政文化部创作组长,现任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顾问。1954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战斗在滹沱河上》(1959年,作家出版社)发表后,受到读者好评。其中个别章节,如《地下的战斗》于1955年被选入《文学初步读物》,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沿河村的血迹》,则于1956年由通俗读物出版社印成单行本。1958年12月,出版了代表作,优秀长篇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作家出版社)。作品以他自己的生活经历为素材,描写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省城的地下工作者同敌人进行斗争的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党的地下领导干部杨晓冬、革命妈妈杨老太太、党的好女儿金环和银环等英雄形象。作品情节曲折,结构紧凑,朴素、自然。在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小说出版后被译为日、英、俄、朝、保等多种文字,被改编为话剧和多种地方戏上演,还改编为同名电影搬上银幕。还在《人民文学》、《解放军文艺》、《新港》、《北京文艺》等刊物上发表《政治委员》、《三进五窑村》、《万人敌》、《敢叫敌血染刀红》等短篇和长篇小说《还我河山大地春》的部分章节。“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诬陷迫害,被监禁八年。在狱中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写作,创作描写女游击队长凌雪晴成长过程的长篇小说《女游击队长》(上、下集;1979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和以土改和武装斗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一代青春》。1975年5月出狱后,又创作了描写贺龙于1939年在冀中坚持对敌斗争的长篇小说《深水活龙》(河北人民出版社),发表长篇小说《还我河山》(《钟山》杂志;人民文学出版社)。此外,还写有电影文学剧本《女游击队长》(与李晓龙合作)和《还我河山》(与人合作),并编《李英儒短篇小说选》(河北人民出版社)等。
当代长篇小说。李英儒著。作家出版社1954年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在1959年出版第2版时,作者写了《后记》。小说以1942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对冀中地区的“五一大扫荡”为背景,描写滹沱河岸沿河村的抗日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日本侵略者进行浴血奋战,支援部队,粉碎敌人的屡次包围和“清剿”,保全抗日革命力量的艰苦斗争历程。书中塑造了村长王金山、农会主任赵成儿以及青年民兵二青等共产党员形象,同时勾勒了地主汉奸、维持会长张老东的阴险狠毒的嘴脸。作者在《后记》中说:“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依照真人真事写成的,情节的组织结构方面,大体也吻合当时的具体情况。”这是作者主要依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出版后,被译为朝鲜文和日文本。作品中的若干章节,曾定名为《地下的战斗》、《沿河村的血迹》等作为通俗读物出版了单行本。 查看详情>>
当代长篇小说。李英儒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小说以作者自己当年在河北保定做地下工作的生活经历为素材,描写了1943年作为华北日伪指挥中心的河北省保定城内,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在敌伪组织内部进行政治攻势,为争取、瓦解和分化敌伪军以孤立日寇所进行的一系列艰苦复杂的斗争。小说着力塑造了杨晓冬这个具有丰富地下斗争经验,坚定刚强、沉着机智的党的地下工作领导人的形象。他只身深入虎穴,与伪省长谈判;为了破坏敌人抢粮,他化装大夫借口给商会会长治病,进入商会,严厉警告商会会长不许以交通工具支援日本侵略者;他以迅雷不及掩耳的行动,出其不意,袭击了敌人防守省城的治安军司令部,使正在围剿根据地的日伪军不得不迅速撤回;被捕后,他仍坚贞不屈,利用宴乐园的盛大酒筵场面,作了大义凛然的演说,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与斗争精神。小说还描写了金环和银环这两个性格迥异的同胞姐妹的形象。金环泼辣、勇敢,对敌人嫉恶如仇,对同志热情如火,她忍受着丈夫牺牲的痛苦,为了革命工作压制住对梁队长的感情,奔走于党的内线与外线工作之间,最后不幸陷于敌手,受尽酷刑,临牺牲前依然想的是党组织、革命事业和同志。银环性格与姐姐相反,她沉静温柔、善良朴实,严格要求自己,忠心耿耿为革命而忘我工作,出入魔窟而毫无惧色,寒冬腊月,当掉毛衣为周伯伯治病。金环牺牲后,她更积极活动,大胆地劝说日伪军官关敬陶夫妇反正。她的性格在斗争中一步步从软弱走向坚强。小说“紧张的情节和惊险的场面,是通过真实生活的反映被表现在朴素的艺术形式里”(李希凡《也谈〈野火春风斗古城〉》)。这部长篇被译为日、英、俄、朝、保等多种文字,并被改编为同名电影,搬上银幕。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