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丘方远(约西元839─西元902),唐末五代道教学者。沈汾续仙传》、《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十等载:字大方,舒州宿松人。年十六,精通诗书。二十九岁,问大丹于香林左元泽。后师事仙都山隐真岩刘处靖,学修真出世之术。三十四岁,受法箓于天台山玉霄宫叶藏质,尽得真文秘诀。方远守一行气之暇,笃好子史群书。常自言葛洪陶弘景是其师友。铨《太平经》为三十篇,备尽枢要。其声名传播于江淮间。唐昭宗景福二年(893),钱塘彭城王钱镠礼谒他于大涤洞,筑室宇以安之,列行业以表之。昭宗累征之不就召,乃赐号妙有大师、玄同先生。弟子二百余人,或升堂奥,或受思真炼神之妙旨,或藏迹名山。所节录的《太平经钞》今存《正统道藏》太平部,共十卷。

闾丘方远作品

太上洞玄灵宝大纲钞 [ 闾丘方远 ]

太上洞玄灵宝大纲钞,原题「玄洞先生闾丘方远述」。此人为唐末著名道士。原书卷数不详,今《正统道藏》本仅存序文一篇,收入洞玄部神符类,本篇概述灵宝经法源流,宣称天尊于龙汉劫初演说灵宝自然天书五篇真文,经三皇五帝秘传,至春秋时吴王阖闾取出此经,是即《灵宝五符经》。又称三国时太极法师徐来勒以灵宝诸法授东吴道士葛仙公(葛玄)。仙公据此合成七部科戒威仪斋法。南朝陆修静「更加增修,立成仪轨,于是灵宝之教大行于世」。文章最后称天尊所说灵宝经凡五十八卷,其经旨在《度人经》一卷中,其余五十七卷皆演说科仪斋法、教戒缘起。按本篇对了解六朝隋唐道教《灵宝经》源出传播过程,有参考价值。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