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名: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清萧山城厢镇人
  • 出生日期:1623

毛奇龄(1623—1716),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齐于,号西河,学者称其西河先生,清萧山城厢镇人。他4岁识字,由其母口授《大学》,即能琅琅成诵。少时聪颖过人,以诗名扬乡里,10多岁就中秀才。明亡,清兵南下,他与沈禹锡、蔡仲光、包秉德避兵于县之南乡深山,筑土室读书。毛奇龄生性倔强而恃才傲物,曾谓:“元明以来无学人,学人之绝于斯三百年矣。”评判言词过激,得罪人多,因此仇家罗织罪名,遭几度诬陷。后辗转江淮,遍历河南、湖北、江西等地。赖友人集资向国子监捐得廪监生。清康熙十八年(1679),毛奇龄中博学鸿儒科,被授翰林院检讨、国史馆纂修等职。其间以《古今通韵》1卷进呈,得到赞赏,诏付史馆。二十四年离馆回乡,专心从事著述。

毛奇龄博览群书,经学词章,各擅胜场。遇有异说,必“搜讨源头”、“字字质正”,好持自己独特见解。其所撰《四书改错》是针对朱熹四书集注》之抨击。毛奇龄一生以辩定诸经为己任,力主治经以原文为主,不掺杂别家述说。他在少林寺写的《大学知本图说》,为其得意之作。以及其他众多著作,均阐明他的治经思想。除潜心经学外,对地方志也有研究,著有《湘湖水利志》3卷、《萧山县志刊误》3卷等。此外,毛对文学、音乐颇有造诣,好诗词歌赋,著有《西河诗话》、《西河词话》多卷;又曾教授乐律,著有《竟山乐录》4卷、《乐本解说》2卷等。

毛奇龄70岁时,自撰墓志铭,提出死后“不冠、不履,不易衣服,不接受吊客”。康熙五十五年(1716)在家病逝。他的遗著由学生编为《西河全集》,共493卷。有40余部著作收录于《四库全书》。

毛奇龄作品

仲氏易 [ 毛奇龄 ]

清毛奇龄撰。三十卷。《西河合集》本。此书训解《易》旨,以为《易》兼“五义”:为变易、交易、反易、对易、移易,立说颇有新意。《四库全书提要》指出:“初,奇龄之兄锡龄邃于《易》,而未著书,惟时时口授其子文辉;后奇龄乞假归里,锡龄已卒,乃摭文辉所闻者以己意润饰成是书。或传奇龄假归之后,僦居杭州,一日著一卦,凡六十四日而卦成,虽以其兄为辞,实即奇龄所自解。以理断之,或当然也。大旨谓《易》兼五义。 查看详情>>

古今通韵 [ 毛奇龄 ]

音韵学书。清毛奇龄撰。成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共12卷,卷首另有疏、表、序首、序、缘起、论例、韵表、图、韵目、古韵目合一卷。此书考证律韵(指唐宋官韵)和平水韵的源流,并讨论古韵的分部和通转。毛氏以为平水韵应为108韵,在通行的诗韵106韵外,另增上声拯韵、去声证韵。全书按108韵列字。有关韵目下注明礼部韵独用、通用之例,以恢复律韵206韵的面貌。每韵收字、反切、释义在诗韵基础上有所增删修改。是书为排斥顾炎武《音学五书》而作。创为五部、三声、两界、两合之说。五部是:东冬江阳庚青蒸为一部、支微齐佳灰为一部、鱼虞歌麻萧肴豪尤为一部、真文元寒删先为一部、侵覃盐咸为一部。三声指平上去三声相通,而不与入通;与入相通者谓之叶。两界指有入声的东冬江阳庚青蒸真文元寒刪先侵覃盐咸十七韵为一部,无入声的支微齐佳灰鱼虞歌麻萧肴豪尤十三韵为一部,谓两部互不相通; 查看详情>>

论语稽求篇 [ 毛奇龄 ]

七卷。九十一条。清毛奇龄(1623—1713)撰。毛奇龄字大可,一字齐于,号初晴,又号西河,清经学家、文学家,浙江萧山人。曾任翰林院检讨、明史馆纂修官。学识渊博,贯通群经。其治经重在以经解经,而不自立己说,以此经质诸彼经,无可索解之时,方取汉、唐、宋诸儒之说以解之,其中又重汉儒不重宋儒。于朱子攻击颇力,认为宋人依归道学,实非圣学。毛氏学问淹博,然而喜标新立异,于前人多有非诋,自己考据失实之处亦甚多,因而屡遭后人非议。采摘古义以攻驳《论语集注》,因成该书。其中有强生枝节的,有半是半非的,有全然无理的,但也有考证特精,持论甚正的。自叙云:“今之习《论语》者未尝于新旧两注有所窥见,一遇引经辄墨守《章句》,以为功令所在,不可逾越,是徒以一时肄业之故而反欲废千圣百王之所学,不可也。” 查看详情>>

竟山乐录 [ 毛奇龄 ]

乐学著作。清毛奇龄撰。是书据明宁王权《唐乐笛色谱》为准,以四、乙、上、尺、工、凡、六字循环成七调。如四为领调,则乙为变宫,上为商,尺为角,工为徵,凡为变徵,六为羽。又除羽无清声,置乙、凡二字不用,复从六而推。高四为宫清,高上为商清,高尺为角清,高工为徵清,合之宫为九声。盖箫笛色字谱及金元曲调,其动荡曲折,总不出此九声之环转。伶官递相授受,称为唐乐之遗法。奇龄遂据以解五音十二律还相为宫,以攻司马迁《律书》、蔡元定《律吕新书》之说,欲举古来所渭“三分损益、隔八相生”者一切废之,并伶州鸠所对亦斥为妄言。夫宁王《笛色谱》果否为唐人之旧,未可知也。即真出唐人,而唐之雅乐固未闻能与三代比。乃执其优伶剩谱以定天地之元音,举汉氏以来诸儒授受去古未远者悉指为谬。揆以事理,似乎未然。惟宁王《谱》今已不传,存录是编,俾唐以来教坊旧调,金以来院本遗音,犹有考焉,亦技艺之一种也。是书本奇龄作,而托於其父镜所传,故题曰《竟山乐录》。竟山者,镜之字也。末一卷为《采衣堂论乐浅说》十四条,称出自其兄仁和教谕万龄,而词气亦宛似奇龄。无可佐证,亦姑妄听之焉。有《丛书集成》本,《中国古代乐论选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收入其中《声律》、《乐器不是乐》、《乐书不是乐》、《乐不分古今》等章节。 查看详情>>

易韵 [ 毛奇龄 ]

四卷。清毛奇龄撰。《周易》的 《系辞》及爻象多为韵文,吴棫《韵补》很少征引《周易》文字,至明张献翼始作《读易韵考》七卷。然张氏不懂古音,往往随口取读,或牵引附会,颇庞杂无绪。至毛氏此书与顾炎武《易本音》,方对《周易》中有韵之文加以分析归纳。毛氏此书条理清晰、征引赅洽;“至于通其可通而阙其所不可通,则奇龄之书又不及炎武之详慎,如乾卦上九用九为一节,本奇龄臆说,而此并牵古韵以实之,则尤为穿凿”(《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此外,毛氏所制定之古今通韵之例,一如《古今通韵》 一书往往自相矛盾,远不及炎武偶杂方言之说为通达而无弊。是书有《西河全集》本。 查看详情>>

西河词话 [ 毛奇龄 ]

词学专著。二卷。清毛奇龄撰。成书于清初。多记明末清初词坛见闻,论述词韵和体制,间附自己所作词、以及同时诸人唱和的词。书中材料,大都是当时词坛实录,具有宝贵的史料价值。如卷一云:“予少不检,曾以度曲知名,凡坊曲使人争相请教,且尝以己词令唱,故云间徐西厓赠词有云:‘晨消魂,一曲新词,雪儿争唱神仙句。’……皆是实赋。”卷二又云:“建平吴博士送予之江宁,有《念奴娇》词,尝藏之袖间。暨十年后重过其庐,出词读之,则已漫灭不可认矣。其词曰:‘五更初起,装成未,把酒送君烛下。挥手出门正月落,满屋光流如泻。此去江南,他时江北,回首无多话。驱车行矣,可怜独步归舍。 试看地荆榛,君今卜何处?能超罟获。无节望门去路远,天下朱家皆假。田舍粗安,壶浆堪掩,意气长相藉。天涯何限,一时去此秋夜。’”毛奇龄精通音韵、工于度曲,所以书中有许多关于词韵问题的论述,兼以具体例证,对于研究词的音韵颇有参考意义。卷一云:“词本无韵,故宋人不制韵,任意取押,虽与诗韵相去不远,然要是无限度者。予友沈子去矜,创为《词韵》,而家稚黄(毛先舒)取刻之,虽有功于词甚明,然反其古意。”随后,他举出苏轼《念奴娇》调与张孝祥《念奴娇》调,加以具体说明。《西河词话》还记载了笛色谱,如《锦缠道》、《普天乐》、《古轮台》、《尾声》等,因极少见于他书,故很可贵。该书的缺点在于,所记条目,不按时序,不分细目,颇难检索;同时,考证亦有失误之处,如云“宋末有安定郡王赵令畤者”,其“宋末”二字即不确。因为赵令畤生于皇祐三年(1051年),卒于绍兴四年(1134年),并非“宋末”。有《西河合集》本、《词话丛编》本。 查看详情>>

诗札 [ 毛奇龄 ]

清毛奇龄(1623—1716)撰。二卷。奇龄有《西河全集》已著录。此书乃《毛诗写官记》之姊妹篇。前书假设问答之辞以申明己说,此则又托名与写官书札往还,研讨诗义而缀辑成篇。凡八十四则。第二卷卷首有其门人题记,谓“此西河少时所作,故其立说有暮年论辩所不合者,其间校韵数则,尤所矛盾。行世既久,不便更易”。可见是编为其门人编成,所载有非奇龄最后审定者。但其旁征博引,考订名物训诂,颇有人所未见者。有《西河合集》本。 查看详情>>

大学证文 [ 毛奇龄 ]

四卷,清毛奇龄著。此书备述诸家《大学》改本的同异。首先列注疏本,次列汉熹平石经本(有名无文,因石经本不存,且经考验旧文,知石经本即今注疏本,故只列其名),次列魏正始石经本,次为明道(程颢)改本,次为伊川(程颐)改本,次为朱子改本,都全录其文。次为王柏改本,次为季本改本,次为高攀龙改本, 次为葛寅亮改本,这几个本子仅列其异同,而不录全文。这对于研究《大学》版本流变异同很有价值。奇龄认为,“《大学》无古文、今文之殊,其所传文亦无石经本、注疏本之异”,但河南二程(颐、颢)却疑其引经处参错不一,且变置其文而加以增补;朱熹又复为之割析之,迁徙颠倒,于是便“搜列旧文,略证诸说而全列四改文于其后,曰《大学证文》” 查看详情>>

经问 [ 毛奇龄 ]

十八卷,清毛奇龄著。为毛奇龄平日说经之语,由门人编辑成书,用一问一答的体例,故名《经问》。此书外附《经问补》三卷,为其子毛远宗所补。书中论褚师声子不解韈;论肃容、肃揖、肃拜三者之分;论妇人不称敛袵;论稽首、顿首之误用;论杜预注丘甲之非;论《仪礼》出二戴,《戴记》不出二戴;论《甘誓》不遯于荒野;论姓分为氏,氏分为族;论以字为氏,不必定用王父;论兄弟不相为后,破汪琬以弟后兄之说;以《史记》的《诸侯年表》正《赵世家》记屠岸贾之误;论卫宣公无丞夷姜事;论《孟子》记齐、楚伐宋时,宋犹未灭滕;论《春秋》记桓公多阙文;论公行子、有子之丧;论微子、微仲;论郑康成(玄)误注勦说为雷同;论孔子非摄相;论孔子适周非昭公二十四年;论畏厌溺;论鲁鼓、薛鼓非无词;论媒氏禁迁葬嫁殇;论子文三仕三已;论束牲载书等说,都佐证分明,可称精核。对先儒与清儒多有排斥,除顾炎武、阎若璩、胡渭三人指名攻驳外,余皆隐其名。大约以为三人博学重望,余者不足齿录。收入《四库全书》。 查看详情>>

尚书广听录 [ 毛奇龄 ]

五卷。清毛奇龄撰。奇龄尝语其门人:“《尚书》事实乖错,如武王诰康叔、周公居洛邑、成王宁周公、周公留召公,皆并无此事。”奇龄有见于此,欲注《尚书》而未及,乃取旧时杂记编为此书,凡一百四十五条,大旨在于辨证虞、夏、商、周之史事。作者笃信伪古文《尚书》及伪孔传,说解未免多穿凿牵合之处。然于名物典故,则援据考证,其说颇有可采者。此书初作于禹州,继撰于嵩山,屡易其稿。迨《古文尚书冤词》成书,始删订为五卷,并取《汉书·艺文志》“书以广听”以为书名。现存版本有《西河合集》本,另有严修能手写本五册。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