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云南昆明
  • 出生日期:1912年2月15日
  • 逝世日期:1935年7月17日

聂耳(1912年2月15日~1935年7月17日),祖籍云南玉溪。生于云南昆明,卒于日本藤泽市。1918年聂耳入当地县立师范的附属小学,1922年转入私立求实小学。聂耳从小就显露出对文艺和音乐的爱好,并学会了笛子、二胡、月琴等民族乐器。1925年春考入云南省立第一联合中学,开始参与学校的进步活动。l927年秋,考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高中部,主修英语。1928年他加入了该校的中国共产党青年团组织。当年冬,背着家庭去投军(云南军阀范石生招募的学生军),曾到湖南郴州进行新兵训练。1929年春转赴广州,预备投考黄埔军校,未成。当年5月回到昆明,继续在省立第一师范上学。l930年春夏之交,因躲避反动政府对进步学生的镇压,只身取道越南至上海,在一家小店做店员为生。


1931年,聂耳考入由黎锦晖领导的明月歌舞剧社,作为其小型乐队的提琴手兼各种杂务。当年9月,该剧社正式与上海联华影业公司签约,他成为联华歌舞学校附属乐队的一员。他曾师从该乐队的小提琴首席王人艺学习小提琴演奏。不久,王人艺离开该社,聂耳又自费师从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第二小提琴首席、意大利籍小提琴家J.帕杜施卡学琴。1932年4月,聂耳结识了上海左翼剧联负责人、著名戏剧家田汉,并通过田汉参加了左翼剧联的电影小组。同年秋,聂耳公开表示与明月歌舞剧社在思想上存在分歧,并退出该社。同年8月,经上海左翼剧联介绍,他北上北平谋职。在那里他热情参与了北平左翼剧联和左翼音联的有关活动,同时向当时在北平的俄籍小提琴教授R.托诺夫学习。同年冬,他又回到上海,正式进入了“联华影业公司”工作(先做场记等剧务,后任音乐股主任等职)。1933年春,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开展上海的左翼音乐运动,在田汉的推动下,他与任光、安娥、张曙、吕骥等,组织了上海“苏联之友社”音乐小组及发起了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又称“左翼剧联音乐小组”),当时主要是为进步电影和戏剧写插曲和配乐。他先后为电影《母性之光》、话剧《饥饿线》、电影《一个女明星》等创作了《开矿歌》(田汉词)、《饥寒交迫之歌》(董每戡词)、《一个女明星》(安娥词),以及著名的儿童歌曲《卖报歌》(安娥词)、《小工人》(安娥词)等。


1934年4月,聂耳进入东方百代唱片公司音乐部,同时接受上海各电影公司及进步文艺单位的约请进行音乐创作。先后创作了电影插曲《走出摄影场》(安娥词)、《雪花飞》(柳倩词);为田汉的舞台剧《扬子江暴风雨》写了《码头工人》(孙石灵词)、《苦力歌》(后名《前进歌》,田汉词)等;为电影《桃李劫》写主题歌《毕业歌》(田汉词),为电影《大路》写主题歌《大路歌》(孙瑜词)、插曲《开路先锋》(施谊,即孙师毅词),为电影《飞花村》写主题歌《飞花歌》(施谊词)、插曲《牧羊女》(施谊词)等。1934年,聂耳与任光等还发起组织了百代国乐队(又称“森森国乐队”),他为此创作了国乐合奏曲《金蛇狂舞》《翠湖春晓》等。


1935年1月,聂耳任联华影业公司二厂音乐部主任,为该厂拍摄的电影《新女性》写主题歌《新女性》,为田汉的话剧《回春之曲》写插曲《告别南洋》《梅娘曲》《慰劳歌》等,为影片《逃亡》写插曲《逃亡曲》(后名《自卫歌》,唐纳词)、《塞外村女》(唐纳词),为电影《风云儿女》写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插曲《铁蹄下的歌女》(许幸之词),以及《打长江》(田汉词)、《采菱歌》(田汉词)等。他的音乐创作为中国左翼新兴音乐的发展和中国抗日救亡歌咏活动的蓬勃展开起到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除音乐创作外,聂耳还参与了文艺评论的工作,主要有《中国歌舞短论》(笔名黑天使,1932)、《一年来的中国音乐》(笔名王达平,1935)等。1935年4月,为躲避反动政府的逮捕,在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帮助下去日本考察,并准备赴欧洲及苏联深造,不幸溺亡于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的鹄沼海滨。


聂耳作品

聂耳日记 [ 聂耳 ]

本书收录的是聂耳1926年6月至1935年7月间的日记,它既忠实地记录了一个青年音乐家的真实情感和艰难的人生旅程,又反映了30年代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读这本日记会使我们看到一个更真实的聂耳!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