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石(1902年9月28日-1931年2月7日),本姓赵,名平复。笔名除柔石外,还用过赵少雄、赵璜、金桥、刘志清等。浙江宁海县市门头(今并入象山县)人,1902年9月28日(清光绪二十八年八月二十七日)生。柔石的家庭前几代都是读书的。到他父亲时,家境衰落,后开一小店,由于苛捐杂税,家境仍很困难,柔石十岁才上小学。
1917年夏天,柔石毕业于宁海县正学小学。同年秋天,到台州浙江省立第六中学上学,因对学校教学不满意,中途退学。1918年暑期,考入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这里,他除努力于学业外,也很留意阅读一些有关苏俄和社会主义的书刊。他在一封家信中曾说:“俄国为实行社会主义之一国,其目的在打破万恶之政府,以谋求世界之大同,改革贫民之经济,以求人道之实现,欲人人安乐,国国太平。”“五四”运动爆发时,柔石积极响应,在学校和一些青年组织文学小团体“晨光社”,出版刊物,宣传新文学。
1923年夏,柔石在第一师范毕业。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没有继续升学。1924年春至慈溪县普迪小学任教。这时,柔石利用教书之余,开始文艺写作。1925年1月,在宁波自费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疯人》。作品反映争取个性自由、婚姻自由的思想,表达了作者对旧社会的不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五四”时期的一些社会问题。但是,作品中的人物多数带着伤感和虚幻的情绪,缺少积极上进的精神。作者自己后来也说当《疯人》“装订完毕后,自己就很愿意它立即灭亡,因为发现内容之幼稚和丑陋。那本书,以后我是送给我底开着一家小店的哥哥拆了包货用了”。1925年春天,柔石到北京,在北京大学当旁听生,常去听鲁迅的课。当时他的生活颇为艰苦,有时吃不上饭,但仍然很乐观,曾写信给家里说:“虽然没有早餐的钱,也不过一二天,我正可以从这种时候多读几句书”,“读书人更应该从苦中磨炼出来,才能够懂得比书中深一层的道理”。
由于经济窘困,无力继续在北京学习,柔石应友人的聘请,于1926年3月回到浙江,在镇海中学教书,不久任教务主任。他一边教课,一边从事文艺创作。1929年10月出版的长篇小说《旧时代之死》,就是这一时期写作的。这本书初稿完成于1926年上半年,正是北伐战争的前夜,打倒军阀、打倒侵略者的革命烈火渐成燎原之势。作者在本书的自序中指出:在本书内所叙述的,是一位落在时代的熔炉中的青年,八天内所受的“熔解生活”的全部经过。那时,正是段祺瑞在天安门前大屠杀北京学生的时候,我滞留在上海。那时内心的一腔愤懑,真恨得无处可发泄。加之同住在上海的几位朋友,多半失着业,叫着苦。这部小说表现着“时代病”的传染与紧张。作者号召人们为新社会的诞生而努力战斗。这是作者进步思想的一个表现。然而,黑暗社会怎样才能死去,未来的新社会应当是怎样一个社会?对于这些,作者还是朦胧不清的。
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了。当时,柔石不顾军阀对学界的镇压,和镇海中学进步师生一起,到群众中去,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号召群众响应北伐。那年秋天,柔石患病咯血,但他还是坚持斗争。后来病势严重,不得不回家养病。在养病期间,他仍然帮助宁海县的青年筹办宁海中学。1927年春天,北伐军到达杭州,浙江全部光复,柔石到宁海中学任教。他和学校几个朋友一起组织“消夏社”,办义务补习班,帮助贫苦青少年学习;又组织“教育储金会”,资助贫寒子弟升学。不久,他担任了宁海县教育局长。当时,教育界的保守势力还是很大的。柔石不顾新旧官僚的威胁和阻挠,致力于全县的教育改革,清除教育界里的保守势力,把全县小学校长和教员作了一次大的调整,注入了新鲜的血液。1928年5月,宁海县农民在本县旁亭(今属三门县)举行起义,反对当局统治,宁海中学二三十名师生参加了这次起义。由于当局的镇压,起义不幸失败,宁海中学被解散,一些师生惨遭杀害,柔石也被迫出走上海。
在上海,柔石着手修改他的小说《旧时代之死》。不久,经友人介绍,他认识了鲁迅。从此直至柔石逝世,他始终和鲁迅在一起,从事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工作,在共同的战斗生活中,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柔石是鲁迅的“一个唯一的不但敢于随便谈笑,而且还敢于托他办点私事的人”。1929年初,经鲁迅的推荐,柔石担任过半年之久的《语丝》的编辑。
1928年秋天,柔石在鲁迅的帮助下,和殷夫、胡也频等爱好文艺的青年组织了“朝花社”。他们除积极创作外,还着力介绍外国文艺,尤其是当时东欧和北欧的文艺作品。“朝花社”出版了《朝花周刊》(后改为《朝花旬刊》),附出《艺苑朝华》(画集)。此外还出版了一些书籍,如:《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北欧文艺丛书》、《朝花小集》。在“朝花社”里,柔石是骨干,除写稿译书外,“大部分的稿子杂务都归他做”。
“朝花社”开始成立时,经费不足,虽有鲁迅的支持,由于刊物销路不大,经费一直困难。后来“朝花社”无法支持下去,不得不于1930年1月宣布结束。柔石在这个时期的作品有中篇小说《二月》和短篇小说集《希望》;译作有《丹麦短篇小说集》和高尔基的《阿尔泰莫诺夫之事业》(即《颓唐》)。
《二月》写于1928年夏至1929年底,正是中国革命暂时陷入低潮时期,知识分子队伍发生变化,有一部分人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处在彷徨之中。《二月》通过对青年知识分子萧涧秋寻找生活道路的描写,给当时尚处于彷徨状态的知识分子指出了一个方向:只有投身于社会变革的伟大潮流中,把自我这个小小的齿轮与社会革命的大齿轮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才能实现自己的革命理想。鲁迅对这部作品很重视,不仅有详细的口头批评,而且还写了《〈二月〉小引》。
《希望》收集短篇小说二十八篇,均写于1928年8月至1929年7月。作品多数直接取材于劳动人民或生活在底层的人物,反映了他们在苦难中的呻吟,控诉了旧社会对他们的残酷压迫。这是柔石创作转变的一个起点。
1930年1月,柔石创作短篇小说《为奴隶的母亲》,发表在1930年3月出版的《萌芽》月刊上。这是柔石政治思想转变的重要标志。作品直接触及到了封建社会中两个对立阶级——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从而揭示了产生一切罪恶的根源。
国民党南京政府建立后,当局大肆迫害进步作家,查封进步刊物,实行文化“围剿”。为击破文化“围剿”,中共团结进步文化人士,和国民党进行了顽强的斗争。柔石积极参加了中共所领导的一系列活动,表现了革命者的坚贞品质。1930年2月15日,“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简称“自由大同盟”)在上海举行成立大会,柔石是发起人之一。大会发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国民党的法西斯文化和思想政策的宣言。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在上海成立,柔石是筹建者之一,被推选为“左联”的执行委员,后来任常务委员兼编辑部主任,担任“左联”机关刊物《萌芽》月刊的编辑。同年5月,柔石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以“左联”代表资格,出席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的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筹备会,并向大会宣读了鲁迅等人署名的《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祝词》。6月,写《一个伟大的印象》一文,报道了这次会议的生动情景。
1931年1月17日晚,柔石参加在上海东方旅社召开的党的秘密会议时,因叛徒告密,同与会者三十余人一起被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逮捕。不久,由租界当局将他们“引渡”给国民政府当局。在狱中,柔石仍然坚持学习德文。2月7日,柔石和其他二十余人在上海龙华的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附近的荒野里被国民党当局秘密杀害。
柔石逝世后,鲁迅因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和自己失掉了很好的朋友,悲愤地写了《柔石小传》和《为了忘却的记念》等文来纪念他。
柔石著 1929年出版。小说以委婉的笔调,叙述章先生与姊妹三人的曲折恋爱的故事。章先生在杭州德行中学读书时,认识了像“三位天使”的三姊妹。他热烈地爱上了大姐莲姑,后到北京大学读书,四年后学成回校,但此时莲姑已下嫁给一个胖商人,章先生内心十分痛苦。这时章见莲姑的妹妹蕙姑已长得与姐姐一样美丽,遂开始与她热恋。正当两人准备结婚时,因军阀战争爆发,章先生转入军界,对蕙姑的爱又逐渐淡忘。过了四年,章先生随军回到杭州时,惠姑已被迫出嫁。他见到小妹藐姑,深受良心谴责,想以娶藐姑为妻以赎前愆,却遭到藐姑痛责,并将他赶出门外。小说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造成章先生的爱情悲剧在于社会的黑暗和混乱;而作品着意于对爱情与道德问题的思考。它深刻地批判章先生在爱情上的不能专一,以追求“美人”和“名誉”作为人生理想的个人主义思想;并对平民女子三姊妹寄予深切的同情。情节波澜起伏,对青年男女的恋爱心理刻画真切细腻,在委婉的叙述中带有抒情气氛。 查看详情>>
短篇小说。柔石著。写于1930年1月。初载于同年3月由鲁迅主编的《萌芽》月刊。1947年2月由上海世界语编译社出版。它是柔石牺牲前留下的最后一篇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脍炙人口的名篇。作品以三十年代初期的浙江农村为背景,采用中国传统的白描手法,通过传神的心理刻画和朴实、深沉、凝炼的语言,描写了勤劳善良的连姓名也没有的农村劳动妇女春宝娘,因家中“境况总是不佳,债是年年积起来了”,而被丈夫典给邻村的一个秀才地主。作为传种接代工具的春宝娘,不得不离别三岁的儿子春宝,开始了一种屈辱的奴隶生活。后来,她又生了秋宝,而凶狠的地主婆在三年期满后,马上从她怀里夺走了秋宝,并一脚把她踢出门外。与秋宝的永诀使她的精神彻底崩溃了。她拖着“脸色枯萎如同一张干瘪的黄菜叶”般病弱的身体,重新回到自己的家中,而等待着她的是“沉静而寒冷的死一般的长夜”。小说以催人泪下的真情实感描写了当时浙江农村中发生的野蛮的典妻故事,通过春宝娘血泪斑斑的悲惨遭遇,鲜明地展示了一幅旧社会农村阶级对立的图画,生动地反映了旧中国劳动妇女遭受封建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重压的悲惨命运,沉痛地控诉了封建制度的野蛮和残酷,以及封建道德的虚伪和堕落。它从本质上否定了那个吃人的旧社会。小说显示了作者在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上的杰出成就,它是旧中国劳动妇女悲剧命运的一面镜子。 查看详情>>
长篇小说。柔石著。1929年10月上海北新书局出版。分上、下两册。上册为《未成功的破坏》。主人公朱胜瑀出身清寒,靠母亲苦苦撑持读到大学二年级,失学后便到C社当书记,但因不堪阔人的颐指气使,辞职不干了。借酒浇愁,精神几近变态。家乡媒人传来母亲口信,要他回去与从小订婚的谢家女子完婚,疯狂昏乱中他对房东女儿行动莽撞,在悔恨的心灵上蒙上一层自杀的念头。下册《冰冷冷的接吻》写朱胜瑀回到家里,辜负了母亲的一片心愿,为求心静,借居妙相庵,在一次与女尼的长谈中,似对人生大彻大悟,皈依佛门了。后来他得知谢家女子因他的拒婚而自杀的消息后,他又疯狂地闯入谢家,抱吻着她冰冷冷的嘴唇,然后服毒自尽。后两人合葬。小说末尾写朱胜瑀的友人在这两个旧礼教的牺牲者坟上,竖了一块“旧时代之死”的石碑,象征着这旧的时代与他俩同死的希望。小说描写了这样一个在黑暗社会深受封建礼教摧残的青年知识分子,他的死,是对吃人的封建制度及其文化的强烈控诉。小说不注重从社会的角度来反映其主题,而是通过主人公的病态心理来抨击旧制度、旧礼教。这是柔石的苦心经营之作,与他前期的创作相比,艺术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作品风格沉郁奇险、愤激而又清隽。 查看详情>>
短篇小说集。柔石著,商务印书馆1930年7月出版。收《一个春天的午后》、《人鬼和他的妻的故事》等小说、散文28篇,大多为揭露封建主义的罪恶,描绘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之作。1934年3月2日,国民党当局下令把它同丁玲的小说《水》一起作为“反动书籍”烧毁。 查看详情>>
中篇小说。柔石著。写于1929年11月。同年11月1日由上海春潮书局初版。小说以一九二六年前后中国社会一个普通小城镇——芙蓉镇为舞台,运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深沉感人的独白,清新浓郁的文笔,真实地塑造了当时几种不同类型的青年知识分子的典型,如愤世嫉俗,富有同情心而又缺乏斗争勇气找不到出路的肖涧秋;追求个性解放而得到的却是空虚、幻灭的陶岚;致力于教育救国,但对学校中教师的丑行听之任之的陶慕侃;将三民主义当作漂亮的空壳而终日挂在嘴边以充时髦的方谋等等。作品通过对几个各有主义、各有追求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的描写,真实地从一个小的侧面展示了风云激荡时代的生活画面,揭露了黑暗冷酷的社会现实,如实地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前后知识分子的思想倾向,提出了知识分子向何处去的社会问题。对于作品的影响和意义,鲁迅曾在《三闲集·柔石作<二月>小引》中作了精辟的论述。“我从作者用了工妙的技术所写成的草稿上,看见了近代青年中这样的一种典型,周遭的人物,也都生动,……大概明敏的读者,所得必当更多于我,而且由读时所生的诧异和同感,照见自己的姿态的吧?那实在是很有意义的。”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