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囊·彻辰。蒙古族政治家,学者。名萨囊,号彻辰,尊称洪台吉。鄂尔多斯(今属内蒙古)人。系成吉思汗第二十三世孙。十一岁时即以祖荫袭“彻辰·洪台吉”的称号。十七岁时成为西部三十部要员,“位列大臣之职,任以政事,大加宠眷”(《蒙古源流笔记》卷八)。多次参加当时蒙古地区的重大事件。鄂尔多斯蒙古部臣服满族统治者后,被迫退出政治舞台,回到家乡埋头于著述。他一生经历了蒙古封建割据战争和满族统治者吞并蒙古地区的沦桑变化。政治上主张维护成吉思汗氏族汗权的正统地位,希望图借汗族的力量抑制封建割据战争,抵御满族统治者的入侵,实现蒙古的团结统一。哲学上以“喇嘛佛教为纲,以各汗统之世系为纬”,把蒙古族固有的“天汗合一”的天命论思想同喇嘛教轮回转世和化身说相结合,将“天、佛、汗”三者合而为一。认为历史上的蒙古诸汗与喇嘛教的诸佛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认为成吉思汗是“天神”的后裔。在《蒙古源流》一书中他沿袭了喇嘛教的宇宙生成观,认为世界万物的本源是“空”,一切生灵都是由“因缘而成的”。还进一步阐述了宇宙生成的顺序:空——风坛——水坛——土坛——外象包罗者。认为世界是不断变化、逐步形成的,而这种运动变化的产生是由于“十方风起,相互撞击”,不间断地相互作用的结果。指出这种变化是有阶段的变化:“风”的相互撞击产生“云”,云层又开始“降澍大雨”而渐渐形成“底海”,又形成金粉似的尘埃,再慢慢成了乳油状的东西,从此世界就形成了。这一思想不但看到宇宙是一个有阶段的不断变化的过程,而且初步猜测到矛盾相互转化的原因。主要著作为《蒙古源流》,成书于清康熙元年(1662),后收入《四库全书》史部杂史类。
蒙文名《额尔德尼脱卜赤》,汉文译名或题《珍宝史纲》、《宝史纲》等。记述元明两代蒙古族历史的著作。彻辰萨囊著。乾隆四十二年(1777)转译成汉文刊印,收入《四库全书》。后有沈曾植笺证、张尔田增补并校的孱守斋校补本及各种手抄本流传。在国外,1829年在圣彼得堡出版原文本和德译本。1961年蒙古人民共和国出版蒙文本。另在日、美、德等国也有影抄本或译本出版。彻辰萨囊(1604—?),中国清初鄂尔多斯(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的一个蒙古贵族,喇嘛教徒。依据多种史书和佛教经籍,撰成本书,意在写一部蒙古通史。共8卷,依喇嘛教为纲、各汗传统世系为纬、按年纪事,著述体例颇近于《蒙古秘史》。第1卷首讲佛教的“运数”,作为本书的缘起。第2卷记额纳特(又作卫拉特)、土伯特(又作图伯特)蒙古汗传世次序及崇尚佛教事迹。第3卷以后,则记蒙古族的发源和发展,兼述蒙古各部的兴衰治乱和遗闻佚事。本书最有价值之处,是提供了14世纪后期至17世纪前期蒙古社会生活的多方面珍贵史料。对蒙古地区的行政区划,封建领地的分割,蒙古族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以及喇嘛的传布等,也叙述的颇为清晰和详瞻。书中有许多韵文体记述,所记录下来的17世纪以前的蒙古语,有助于研究蒙古语言的历史。书末所附《红册》、《大黄册》等蒙文史料,亦颇珍贵,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因此,本书与《蒙古秘史》、《蒙古黄金史》被称为有关蒙古民族的3大历史著作。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