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月(?~1241),南宋天台宗僧人。俗姓方,字光远,号柏庭,明州定海(今浙江镇海)人。12岁即通《春秋》大义。后依正觉寺道并出家,15岁受具足戒。早期依止草庵道因、梓庵有伦,后参学月堂慧询,听闻如来不断性恶之说,豁然达悟。继往当湖礼侍竹庵可观,颇受赏识,受命分讲。曾住持东湖辩利寺、慈溪宝严寺、月波寺等刹,道誉日隆。绍熙二年(1191),应郡守何澹之请,迁至南湖寿圣寺,讲天台教观13年。旋退隐衍庆精舍,专心著述十载。嘉定六年(1213)再住持寿圣寺,未逾月,奉敕入主上天竺寺。嘉定八年夏旱,奉诏祈雨于明庆寺,宁宗亲临道场,以显验而悦,特补左街僧录。嘉定十二年请辞,退隐城南祖关。翌年秋,移西山资教寺。绍定五年(1232)再奉敕住上天竺寺,四年后请老退居东庵。淳祐元年正月入寂前,顾谓左右勿为请谥,以污一生素业。著有《金刚般若经会解》二卷另有《大部妙玄格言》二卷、《法华经文句格言》三卷、《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疏神宝记》四卷、《台宗十类因革论》四卷、《金刚錍论义解》三卷、《山家绪余集》三卷等书。
佛典注疏。南宋理宗绍定三年(1230)善月撰。四卷。是隋智顗撰《仁王护国般若经疏》的注释书。内容分总说和释经两部分。总说又分为二:(1)“悬谈大义”,即申之以“五重玄义”;(2)“依文申释”,即析经文为序、正宗、流通三分,并依次疏释。见载于明《永乐南藏》、《永乐北藏》及《嘉兴藏》等。 查看详情>>
凡三卷。宋代天台宗僧善月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册。宋代之天台宗分为山家、山外二学派,四明知礼之门下以正统山家派自居,而善月乃山家派中广智系之论师,本书即其论集。全书由教、观二篇合成,教篇内含:开权通论、声闻化源、无量义经同异体论、性恶义等三十一论题。观篇内含:观境真妄论、三千总别义、十种境界义等八论题。 查看详情>>
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会解》。佛典注疏。南宋嘉定四年(1211)柏庭善月述。二卷。是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经》的注释书。作者自序称本书“合诸论以成一家之言”,故曰《会解》。目的是“因解以得论,由论以了经”。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