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安(1315年~1368年),元末明初诗文家。字主敬。当涂(今属安徽)人。少从名儒李习游,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举乡试,授明道书院山长。元末大乱,避地家居。至正十五年(1355),明太祖渡江,安与李习率父老出迎,陈述攻取天下之谋略。留置幕府,授左司员外郎,出为黄州知府,坐事谪桐城知县,迁饶州知府。太祖自立为吴王时,召为翰林学士,即帝位后,命知制诰,兼修国史,寻迁江西行省参政,卒于官。赠姑孰郡公,追谥文宪。安尤长于易学,善卜筮。明初议诸礼,率由安裁定,故太祖赐以亲书门帖曰:“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安亦工诗,其诗多写其处于乱世的感受与建立功业的志向,如:“英雄逐秦鹿,诸兵日相侵。义师独缟素,感动天下心。三杰功名显,亚父终陆沉。时方求善策,不计陈平金。”“孤桐倚绝壁,长养材质奇。截为焦尾琴,奏成白雪辞。傥非爨下声,知者复其谁?物固有佳遇,待时何足悲。”(《次韵刘彦炳典签》)诗中借写秦末群雄逐鹿之争以喻元末局势,并表达了有抱负的士人积极用世的热情。其诗清新而有劲健之气,律诗联语多佳句,如:“树头烟浪沉浮日,水底星河上下天”(《三湖》),“浔阳九派疑无地,庐阜千峰直造天”(《泊江天》)等。有《陶学士集》。《明史》卷一三六有传。
二十卷。明陶安 (1315—1371)撰。陶安,字主散,安徽当涂人。元至正四年 (1344)举乡试,授明道书院山长。朱元璋置翰林院,首召陶安为学士,并亲制门帖 “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赐之。洪武元年 (1368)命为知制诰,兼修国史,官至江西行省参知政事。著有《辞达集》、《知新近稿》、《黄岗寓稿》、《鹤沙小记》、《江行杂咏》等。后合为《陶学士集》二十卷。此书分体编次,收所作词、赋共为十卷;其文亦为十卷,而送人之序引居其半。人人以得其赠言为荣,故求之者多,可见其文名之盛;同时安还以儒臣司著作,于郊社、宋朝典礼,皆有奏议。如明初分祭南北郊,及四代各一庙之制,皆定于安,刑律亦安所裁定。然集中均不载此类之文,殆以朝廷公牍,同署者并非一人,故不复列入私集。世人言祝寿之序,自归有光始入集。考此集已有二篇,则此种作法非自归有光始也。陶安声价亚于宋濂,然学术深醇,其词皆平正典实,有先正遗风。一代开国之初,应运而生者,其气象固终不侔。是集收入 《四库全书》。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