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名:字汝中,别号龙溪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 出生日期:1498年

王畿[jī](1498年—1583年),中国明代思想家。明学者、心学家。字汝中,别号龙溪。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于孝宗弘治十一年,卒于神宗万曆十年。明阳明学派主要成员之一。年轻时豪迈不羁。嘉靖二年(1523),因试礼部进士不第,返乡受业于王守仁。五年会试中武,未参加廷试,协助王守仁指导后学,时有“教授师”之称。为王守仁最赏识的弟子之一。八年赴京殿试,途中闻王守仁卒,奔广信料理丧事,服心丧三年。十三年中进士,官至南京兵部主事,进郎中,因其学术思想为当时首辅夏言所恶而被黜。罢官后,来往江、浙、闽、越等地讲学40余年,所到之处,听者云集,年过80仍周游不倦。其思想以“四无”为核心。认为心、意、知、物只是一事,若悟得心是无善无恶之心,则意、知、物皆无善无恶。主张从先天心体上立根,而不注重“致良知”的功夫,强调自由自在的处世态度。

曾与王门另一得意弟子钱德洪就王门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展开争论,与德洪以为定本、不可移易的看法不同,认为此是“权法,体用显微祇是一机,心意知物祇是一事,若悟得心是无善无恶之心,则意知物俱是无善无恶”(《明儒学案·浙中王门学案二》)。其为学宗旨“以正心为先天之学,诚意为后天之学。从心上立根,无善无恶之心即是无善无恶之意,是先天统后天。从意上立根,不免有善恶两端之抉择,而心亦不能无杂,是后天复先天”(同上)。提出“圣学原是无中生有”,断定“良知一点虚明,便是入圣之机”(《留都会记》),认爲“良知二字,是彻上彻下语。良知知是知非,良知无是无非,知是知非即所谓规矩,忘是非而得其巧,即所谓悟也”(《云门问答》)。“良知不学不虑”(《答徐存斋》),但“万物之变备于吾之良知”,“吾之良知自与万物相为流通而无所凝滞”(《宛陵会语》)。提倡“易简功夫”,指出“有在事上用功者,有在念上用功者,有在心上用功者”,“事上是遏于已然,念上是制于将然,心上是防于未然”,祇有在心上用功,“惩心忿,窒心欲,方是本原易简功夫”,而“在意与事上遏制,虽极力扫除,终无廓清之期”(《留都会记》)。坚持王守仁“知行合一”之旨,强调“天下祇有个知,不行不足谓之知。知行有本体,有工夫,如眼见得是知,然已是见了,即是行;耳闻得是知,然已是闻了,即是行。要之,祇此一个知,已自尽了” ( 《华阳会语》)。有销行以归知的倾向,“知非见解之谓,行非履蹈之谓,祇从一念上取证,知之真切笃实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即是知。知行两字皆指工夫而言,亦原是合一的”(同上)。对于理与心、性之间的关係,指出“理一而已,性则理之凝聚,心则凝聚之主宰,意则主宰之发动,知则其明觉之体,而物则应感之用也。天下无性外之理,岂复有性外之物乎?”(《致知议辨》) 主张“大彻大悟”、“以无念为宗”的顿悟方法,进一步将王守仁“良知”说引向禅学,黄宗羲评其“谈本体而讳言工夫,识得本体,便是工夫”(《明儒学案·浙中王门学案五》),指出“阳明先生之学,有泰州、龙溪而风行天下,亦因泰州、龙溪而渐失其传。泰州、龙溪时时不满其师说,益启瞿昙(释迦牟尼)之秘而归之师,盖跻阳明为禅矣”(同上书,《泰州学案一》)。其著作《龙溪全集》由其子应斌、应吉编定,包括语录、杂著记说、诗文志状表传等。另有《龙溪语录》、《大象义述》。

王畿作品

王龙溪先生全集 [ 王畿 ]

明王畿著,20卷。是集为其子王应斌、王原吉合编。凡语录8卷,书、序、杂著、记、说9卷,诗1卷,祭文、志状、表、传2卷。其门人萧良幹初刊,丁宾重刻增《大象义述》1卷、传、志、祭文1卷。王畿师从王守仁,虽宗良知学说,但又与佛教学说相融会。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