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克宽,元学者。字德辅,一字仲裕,号环谷,学者称环谷先生。安徽祁门人。6岁学《孝经》、《论语》、《孟子》,10岁其父中山处士导之学饶鲁之书,入理学之门,成为朱门第四代弟子。后取朱熹《四书》,自定句读,昼夜诵读,复遍习《六经》、《通鑑纲目》及历代史籍,学业大进。延祐五年(1318),新安学派大家胡炳文(云峰)于邵学开堂考试,克宽屡试屡中。 至治二年(1322),侍父往饶之浮梁,拜吴仲迂(可堂)于州学,得吴氏指点,遂笃志于“圣贤之学”,于居室之东辟书斋,题曰思复。泰定三年(1326),克宽闻严陵吴朝阳以《春秋》登进士第,任鄱阳县丞,特专程往访,与吴朝阳切磋商讨,吴称克宽之见,深知《春秋》之心法。是年秋,应江浙乡试,名列前茅。第二年参加会试,因论《春秋》与主考官观点不合,且对策切直,遂被黜落。克宽归里,以道不行于当时而弃科举业,隐居著述,教书授徒,四方学者从之者甚众。当时著名学者交相举荐于朝,克宽笃志著述,不动利禄之心。时值元明之交,克宽居室先焚于火,复毁于兵,家资荡尽,但仍不废读书著述。战乱后返归故居,于洪武二年(1369)正月被聘入朝,同翰林宋濂删修《元史》,被称为明朝史局布衣第一人。九月事毕,御旨史局人员悉留仕,克宽以年老且疾固辞,礼部特设宴赐金给驿而送还。逾三年而卒,享年69岁,葬于盛村先塋。克宽学术,《六经》皆有钻研,而《春秋》独盛,是新安学派中治《春秋》的名家,为新安学派著名代表人物之一。著有《春秋经传附录纂疏》,是书以胡文定公(安国)《传》为主,博考诸说之异同,荟萃而成。另有《易传音义考》、《诗传音义会通》、《左传分纪》、《经礼补逸》、《周礼类要》、《四书音证考异》等书,今多散佚不存。《四库全书》收录了《环谷集》八卷。
诗文别集。八卷。元汪克宽撰。汪克宽(1304—1372),字德辅,一字仲裕,祁门(今属安徽)人。曾从胡炳文、吴仲迁等人学。元泰定帝泰定三年丙寅(1326),中江浙乡试。次年会试,论《春秋》与主司之见不合,被黜,南归,弃科举业,聚徒讲学,尽力于经学,笃志著述。以所居山谷环绕,称为环谷,人称环谷先生。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召至京师,与修《元史》,书成,将授官,以老疾辞。洪武五年卒,年六十九。汪以理学名世,当时推为史局布衣第一人,其学以朱熹为宗。其文持论谨严,词意明达,无支离迂怪之病;诗留存极少,而其中七言古诗数首,造语新警,颇近温庭筠、李贺之格。其集系清圣祖康熙(1662—1722)初其裔孙汪宗豫所辑,前列行状、年谱、墓表,又有孙枝蔚序,称《祁门三汪先生集》,系与其孙之集合为一编,因时代各异,四库馆臣分别著录。此集有清康熙中刊本,收入《四库全书》。 查看详情>>
元末明初人汪克宽勾辑中国古代礼制的著作。9卷。洪武二年 (1369年) 曾鲁序称,朱熹曾谓 “《周礼》为礼之纲,《仪礼》其本经,而《礼记》其义疏”。属门人黄氏辑录丧、祭二礼,未能有成。汪克宽亦称 “《礼记》乃《仪礼》之传,《仪礼》乃《周礼》之节文。而三礼之要,则在乎吉凶军宾嘉五礼之别也” ( 《自序》,下同) 。他认为古代吉礼12,凶礼5,丧礼4,宾礼8,军礼5,嘉礼6。然 “周之叔世,礼典多散逸,盖不特火于秦而亡于汉也” 。因而遍考《仪礼》、《周礼》、大小戴记、《易》 、《诗》 、《书》、《春秋》三传、《孝经》、《家语》及汉儒记录之合于礼者,列为五礼之篇,次第为吉礼4卷、凶礼2卷、军礼1卷、宾礼1卷、嘉礼9卷。此书不独体例参差无绪,亦多杂春秋诸侯失礼之事,与西周礼制多不合。程敏政跋称,此书曾为人改窜,窃为己有。清人辑《四库全书》,所收此书,或系改窜之本。有通志堂经解本。 查看详情>>
三十卷。元汪克宽撰。此书模仿孔颖达《左传正义》,专为胡安国《春秋传》作疏。其《自序》称此书“详注诸国纪年谥号,可究事实之悉;备列经文同异,可求圣笔之真;益以诸家之说,而裨胡氏之阙疑;附以辨疑权衡,而知三传之得失。”但其大旨终以胡传为宗。汪氏自称:“《春秋》传注无虑数十百家。至子程子始求天理于遗经,作传以明圣人之志,俾大义炳如日星,微辞奥旨,了然若视诸掌。胡文定公又推广程子之说,着书十余万言,然后圣人存天理,遏人欲之本意遂昭焯于后世……元统甲戌,教导郡斋,讲劘之暇,因阅诸家传注,采摭精语疏于其下,日积月羡,会萃成编。”汪氏认为,“《春秋》一事之笔削,一言之增损,一字之同异,无非圣心精微之攸寓,而酌乎义理之至当。如殊会一也,而会王世子则书‘及以会’,以卑会尊之辞也,所以尊储君也;会吴则书‘会以会’,以此会彼之辞也,所以外裔夷也。同盟一也,而新城鸡泽独于公会诸侯之下书某日同盟盖新城乃赵盾主盟而鸡泽单子与盟,故皆书目以采同盟之上,所以谨其渎君臣之分而异之也。楚成使宜申献捷、战泓、围宋皆贬书人,所以贱僭窃;而会盂书爵于陈蔡郑许曹君之上,以着其争霸之实,盖不书爵则疑非楚君。昭公失国,会陵、如齐、如乾侯,其返虽不告庙,皆书公至,所以存君;而必系居于郓,盖不言居郓,则疑于复国。通诸二百四十二年,于例中见法,例外通类诸如此者,遽数不能终。”可见其臆度不下胡氏。此书之惟胡氏为宗,前人已有讥之,如明陈霆《两山墨谈》讥其此以鲁之郊祀为夏正,又以周之烝尝为周正,是其迁就《胡传》,不免骑墙之证,明初胡广奉敕编《五经大全》,于《春秋大全》一书几乎全抄袭此书,有明二百余年之科举,于《春秋》则宗此书。此书撰成于元至元十四年(1277)。现存元至正八年建安刘叔简日新堂刻本。 查看详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